提到契丹人,我们的脑海中除了浮现那位因建立大辽而威名显赫的耶律阿保机,以及因辅助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而成名的耶律楚材外,似乎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印象了。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契丹人曾发出过狂暴的怒吼,他的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草原。只是,由于远离了中原故土,他在我们的史书中所占篇幅甚少。然而,在中亚文明史的浩瀚篇章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是耶律大石,西辽帝国的建立者,一个充满复国热血却最终遗恨西域的孤独的苍鹰。
关于耶律大石的出生,至今依然是历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有的说他生于公元1095年,这时的辽帝国已经盛极而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他应该生于1087年,在辽帝国的发迹地——上京,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
历史对于耶律大石早年生活的记载,是非常简略的,我们只知道他从小好学,善于骑射。通汉文、契丹文。后来,凭着优异的学识,他考中了进士,成为《辽史》中辽朝唯一一个契丹族的进士。再后来,他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等。除此之外,关于他生活的其他细节,就好比他的出生年份一样,让后世挠头不已。
也许是上天在开玩笑,凭着丰厚学识挤进帝国政治核心的耶律大石,最终却不是靠文采赢得掌声,而是靠一场场的战争攒下自己的无限威望。
公元1122年,快速崛起的女真人与北宋军队同时向辽发起了猛攻。北面,金兵把辽兵杀得目瞪口呆节节败退;南面,十数万宋军两次越过黄河,直逼辽最后的国都南京城(现北京)。然而,让人更加目瞪口呆的是,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居于绝对优势的宋军,居然被已经疲弱不堪的辽兵打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据称,这两次的军事失利,让北宋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的所有老底都输得精光。
让宋朝输得如此惨烈的,正是耶律大石。他凭着军事上的杰出才华,登上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不过,真正让他爬上顶峰的战斗,还在后面。
公元1124年,昏聩的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一时脑热,竟执意向金出兵。在当时的耶律大石看来,这个决定实在是荒唐至极。当年辽兵数十万都被金人杀得支离破碎,更何况如今的这些残兵败将?
在经过多次劝阻都无效后,绝望的耶律大石只好带着他的亲信200人夜遁西北,远走可敦城(今外蒙古土喇河上游)。此时的他不会知道,自己将来会开创一番远超父辈的丰功伟业。他只想逃,他想活命,因为只有活着才能重振大辽。这时候,要学勾践,不能学项羽。
不出半年,不能隐忍的天祚帝便被俘虏,辽朝灭亡。耶律大石对此痛心不已,他愤慨地对部将们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域。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语毕,众将激愤,无不动容,纷纷誓死追随,以重建大辽。
史料记载,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经过五年的休养,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精骑万余。他成功地拉拢西夏、北宋(此时已与金人反目)及白达达部(即后来的蒙古汪古部),与自己联手抗金。只是,他心里很清楚,与偌大的金国相比,自己依然小得可怜。
于是,当1130年金兵大举向可敦城攻来时,耶律大石很识时务地选择了继续西行。与东边那块啃不动的骨头相比,西边的情况好对付得多。一年后,他的人马穿过阿尔泰山北麓、叶尼塞河上游的黠嘎斯人、乃蛮人领地,在今天新疆塔城地区的额敏县扎下了根,并在这里筑了一座也迷里城。
凭借着也迷里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以及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环境优势,耶律大石逐渐壮大了起来。而他的到来,也让混乱不堪的西域形势顿时有了新的秩序。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阿西尔的《全史》记载,耶律大石来到也迷里之后,在这里修筑城池,招抚当地部落,使得部众人数增加到了4万户之多,成为雄踞西域的霸主。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部众的簇拥下,正式登基,称天佑皇帝,年号延庆。并根据当地部族的习惯,上尊号“菊儿汗”,意为“汗中之汗”。在耶律大石的心中,自己创建的政权是辽的正统延续,因此国号依然为辽。然而后世的史家们认为,这个政权应称之为西辽,因为中原正统的辽朝早在8年前就灭亡了。穆斯林的史料称西辽为“哈剌契丹”,即“大契丹国”之意。
登基不久,耶律大石就相继降服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王朝、葛逻禄人(突厥族后裔之一)与康里人(据说是古代高车人后裔)等,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附庸。后又将都城移到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境内),改其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而有力的宫帐。至此,耶律大石在西域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然而,他依然不能忘记自己来自中原,于是,他向部众发起了东征号令。杀青牛白马祭天树旗,并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久居之地……”旋即,统兵七万,誓师出征。
然而遗憾的是,这次东征却以失败而告终。他不是败给了金军,而是败给了茫茫的戈壁。“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辽史》)面对这样的失败,耶律大石不得不仰天长叹:“皇天弗顺,数也!”
东征不力,那就西征吧!于是,耶律大石的铁骑几乎踏遍了整个中亚,无论是西喀喇汗王朝,还是塞尔柱土耳其帝国,或者花剌子模王国,都被他一一征服;他在西域大力推行汉文化,汉字是西辽主要的官方书面语。不仅不量重用汉人工匠,还广泛传播中原的生产方式与技术工艺。在宗教方面,耶律大石也展现出极大的宽容性,无论伊斯兰教,还是佛教、景教、拜火教,都可以在他的帝国里畅行无阻。以至于后来《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误以为他秘密成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则认为他是一位摩尼教徒,甚至,几千里外的欧洲人曾一度坚定地认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国王约翰,他率领大军打败了基督徒共同的敌人。
根据学者研究,后来穆斯林文献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另外俄语、希腊语及中古英语则干脆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Kitay,Kita1a,Cathay)。这些,都是耶律大石所带来的附加影响。
公元1143年,这位不可一世的军事天才终于没能熬住岁月的侵蚀,客死在虎思斡耳朵,终年58岁。壮志未酬身先死,从此,他的复辽大业也跟着他一起走进了坟墓。
许多年后,辅佐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另一位契丹人耶律楚材,在途经寻思干(今撒马尔罕)时曾颇有感触地赋诗一首,“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以纪念这位同族的前辈。
只是,契丹人最终都没能打回自己的故土,而契丹这个民族,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耶律大石在西域的那一声怒吼,成了契丹族最后的回光返照。
耶律大石之后,再无耶律大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76261.html
相关阅读: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