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府加强干预经济力度的所有举措,都简单看作是横征暴敛,这未免有些偏颇。王安石自然也不能苟同这一强词夺理的说法,他运用动态经济学的观点,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就是通过实施广辟财源、发展生产的政策,以增产增收的办法来充裕国家财政。王安石也搬出本朝的史实,来证明赏赐并不是症结所在,节用也不是解决症结的办法。他指出,本朝开国之初,宰相赵普等人常常受到太祖、太宗动辄万数的重赏,那些赏赐的数目通常都非常丰赡。而如今,群臣往往受到赏赐的数目不过区区三千,远不能和祖宗时代相比拟,又怎么能说多呢?所以,还是应该坚持赏赐群臣的老规矩。本朝以孝道治天下,故而最重视“祖宗旧例”,此乃国之法度。
搬出这顶大帽子,王安石认为足以压服司马光了。不过这点儿,他明显低估了他的老朋友司马君实,作为史学家的基本素养,就是对于相关史料的透彻解读。司马光的心中一定一阵窃喜,王介甫这回可撞到自己的枪口上了。他不慌不忙地历数赵普这些开国元勋运筹帷幄、平定诸国的历史功绩,告诉大家对这些前辈“赏以万数”是非常应当的。可是如今的群臣,谁又能为国家建立如此彪炳千秋的功勋呢?如今两府官员在参与助祭典礼的时候,不过是做些奏中严外,辨沃盥、奉?巾的事,有什么能与赵普相比的功勋?既然没有也不能,哪又凭什么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呢?无功不受禄,这是人之常情。未建尺寸之功,便受千万之赏。长此以往,必然使得世风日下、廉耻具废,而奢赏无度更造成国库亏空,谈什么拯救国家财政危机呢?
两位名满九州的翰林学士,在延和殿上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年轻皇帝也极力装出和他年龄不相符合的深沉老道来,稳坐于御椅之上,一言不发,认真倾听两人的唇枪舌战,丝毫没有表态的意思。这可真让参加集议的群臣们,一脑袋浆糊了,皇帝到底倾向于谁的意见呢?他们又该站在谁的一边,更能得到皇帝的圣眷呢?
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互不相让,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位执拗相公费尽口舌,既不能说服对方,也不能使得年轻的神宗皇帝有丝毫倾向性的表示。两人一时无语,正好喘一口气里,各自在一旁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招法。偌大的延和殿上,就这样死一般的静寂下来。静寂得好像“这里黎明静悄悄”的第171铁路会让站,哪么谁来做费多特“叶夫格拉维奇”瓦斯科夫准尉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67009.html
相关阅读: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