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也许世界上的国家,再没有像这样剪不断的缘。中朝历史上,中国三次大规模无私保卫朝鲜的内情却鲜为人知。
第一次保卫朝鲜
十六世纪,日本一位巨人丰臣吉秀崛起,他统一了日本,担任了日本最高行政长官,在国内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后,日本三岛已不能容纳他的野心,他决定征服朝鲜。
1592年,丰臣秀吉统率海陆军十五万人,渡过对马海峡,在朝鲜半岛的釜山城登陆。朝鲜不堪一击,日军长驱直入,抵达首都王京(汉城)。王京陷落,国王李日公逃到北方的开京(开城)。开京又陷落,又逃到更北方的平壤。平壤又陷落,李日公于是逃到跟中国一水之隔的鸭绿江畔新义州。日本兵团自四月在釜山发动攻击,到六月夺取平壤,只不过三个月时间,朝鲜全国八省(道),全部失守,只剩下新义州一个孤城。李日公向中国告急,他认为复国无望,请求举族内迁。
明神宗朱翊钧派派遣精通日语的沈惟敬作为中国使节,前往日本占领下的平壤了解情况,日本大将小西行长表示:“日本无意跟中国为敌,我们愿跟中国共同瓜分朝鲜,以大同江为界。中国如果同意的话,日本就撤出平壤,退到大同江以南。”遭到中国拒绝,提出必须维持朝鲜领土的完整与主权的独立。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明朝中期自朝鲜的内附,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1592年9月,中国派大将李如松率援朝军队出发,12月渡过鸭绿江,跟国王李日公会合。1593年1月,李如松带领的明军进攻日军,日军节节败退。援朝军队追击三百余公里,克复平壤。再追击一百五十余公里,克复开京。日军节节失利后,在王京北十五公里碧蹄馆,布置埋伏,由间谍向李如松报告说:“日本人已放弃王京,向南逃窜。”
日本无力反攻,而且鉴于平壤之败,不敢固守后勤交通线有随时被切断危险的孤城,不久放弃王京,撤退到朝鲜半岛南端最初登陆地的釜山。车臣秀吉返回日本,留下小西行长:等候命令。这时除了釜山一城外,朝鲜全国光复。中国命国王李日公还都王京。
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平壤之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大振,可以说平壤大捷超过其父李成梁在辽东任何一次战役,奠定了李如松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
杨镐(?-1629年),明末将领,字京甫,号风筠,商丘(今河南商丘谷熟镇)人,万历年间进士。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日本侵略朝鲜,杨镐在次年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经略援朝军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768105.html
相关阅读: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