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萧何为什么被刘邦选中为治国的丞相?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汉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萧何(?~公元前193),大汉开国功臣, 汉初“三杰之一”。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同汉高祖起兵,为沛丞。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忙于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使汉高祖得以掌握全国户口、民情和地势,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汉高祖被封为汉王后,萧何劝说汉高祖以巴蜀为基地,与民休息,招纳贤才。楚汉战争时,萧何以丞相专任关中事,他侍从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汉高祖屡遭挫败,失军亡众,军无现粮,萧何及时调遣关中兵卒驰援,并转漕供给军用,保证了前线兵员粮饷的供应,促使战局发生了根本转机。因此,汉高祖称帝后,以萧何功最高,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悉封其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汉高祖又以原订的三章约法不足以“御奸”,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萧何采摭秦法,酌加新律,作为《九章律》(见汉律)。高帝十一年(前196),因助吕后定计收捕淮阴侯韩信,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他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卒于孝惠二年。

  萧何是大汉的功臣。沛县起兵之后,萧何成了刘邦军队的后勤主管,经常坐镇后方,坚守根据地,为前线的队伍供应粮草,补充兵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队伍进入咸阳,秦朝灭亡。刘邦军队进了咸阳之后,诸将领都急于抢掠金帛财宝,而萧何却直接进入秦朝的丞相御史府中,抢先把秦朝的律令、户籍等文书档案收集了起来,这对日后建立全国政权都是必不可少的。 公元前206年,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迅速攻占了关中。当时,关中几经兵燹,残破不堪。萧何又开始协助刘邦收拾残局,稳定关中。他一方面申明法令,设置县邑,推选三老,教化民众,重新建立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开放秦朝的皇家园林苑囿,交给百姓耕种,还下令减免租税,恢复发展生产。在萧何的努力治理下,关中地区很快稳定下来,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和汉中一起,成了刘邦争夺天下的大后方。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役全军覆没,退回荥阳。多亏萧何迅速征发老弱以及不到服役年龄的少年,及时前来增援,刘邦才能够重整旗鼓,与项羽在荥阳、成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此后,在楚汉长达两年之久的相持中,刘邦几次败北,狼狈逃窜。每次都是萧何从关中征发士卒,运送粮草,才使汉军重新振作起来,逼使楚军始终不能越过荥阳一线,并最终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西汉建立之后,萧何还为巩固汉朝的统治立过一件大功,那就是计诛韩信。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居功至伟,但是在汉朝建立之后,却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刘邦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 公元前197年,刘邦亲自去征讨叛乱的陈?,韩信称病,没有跟随刘邦出征,却暗地里和陈?联络,想起兵谋反。吕后得到消息后,就找萧何商量。萧何为她献计,假称刘邦从前线派回使节,报告胜利的消息,让群臣都进宫朝贺,好借机杀掉韩信。吕后依计而行,萧何生怕韩信又称病不来致贺,就亲自去找他说:你虽然有病,可是这样的大事,你就是强打精神,也应该去祝贺。韩信听了萧何的话,就进宫去了,结果被吕后命武士斩于长乐宫,韩信三族也被夷灭。

  萧何与刘邦关系很是密切。张良是秦末起义后在投奔他人的半道上改投刘邦的,中间还曾因为要辅佐韩王成而选择过离开刘邦。在张良的内心里,韩王成永远排在第一,韩国复国永远是首要任务。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后,张良陷入绝望,这才彻底投靠了刘邦。曹参本来是沛县的“狱掾”,刘邦那时候是泗水亭长,理论上来说,俩人是同事关系,只不过当时并没有过多私交,关系逐渐亲密起来还是在反秦大起义开始以后。萧何就不同了,他早就是刘邦的知己,而且两人私下关系很密切。刘邦未入官道前到相关部门报到过好几次,每次都是萧何为他掩护解围;刘邦当了亭长后,萧何更是多方关照,不仅在他出差时多送钱,甚至在沛县县令宴请吕公时,公开袒护一个子儿都没拿、却口中喊着“贺钱万”的刘邦,间接地成全了刘邦与吕雉的婚姻。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需要萧何。刘邦为萧何争地争位,最终是为了达成一个重要目的:任命萧何为丞相。大汉建立了,需要有人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谁来担此重任最合适呢?是立下军功的功臣吗?理应是。但百官之首的丞相可不是一般将领当得了的,岗位职责要求这个人需要熟悉法律、懂得管理。这个人,是一直备受敬重的张良吗?不是。是战功显赫的曹参吗?看来刘邦也不大放心。是深受信任的周勃吗?刘邦很清楚,周勃只是一位将才。几经考量之后,萧何最终脱颖而出,被刘邦视为最合适的人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746783.html

相关阅读:清代《关羽族谱》被发现:他其实也是汉朝官二代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吕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争宠
公孙敖怎么死的:四次为将的公孙敖因何被腰斩
刘邦异姓王有几位 异姓王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
汉文帝:史上最“小气”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