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奏折,折上写道:
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
这句话,立即拨动了明治天皇的心弦。在辅政诸大臣的帮助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
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
从速!加快!日本人的“水磨”遇到洋流的冲击,立即疯狂地运转起来了。
沉埋多年的林子平的《海国兵谈》被“解放”了出来,成为谈海防、论练兵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位18世纪的仙台人还曾专门写了一部《三国通览图说》,里面记载了朝鲜、琉球和库页岛的地理、民风,以便在“日本勇士率领雄兵入此三国之时”当做指南。一同被送往皇宫的还包括从赤井东海的《海防论》、松平定信的《海防独语》,到吉田敏成的《海警妄言》、佐藤信渊的《海防馀论》等所有能搜集到的海防论著,甚至中国人魏源那本在故乡遭受冷遇与遗忘的《海国图志》,也成为天皇、大臣的必读之书。
明治政权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使幕府的海军全部转到了新政府制下,各藩所辖的军舰也几乎全部“献”给了新政府。很快,在天皇的旗帜下就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军使用的一切军舰。在日本兵部省炮制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日本未来的海军将要超过英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舰200艘。炮制这一计划的兵部大辅前原一诚,计划仅蒸汽铁甲舰就要装备50艘,他还把海军经费提到和陆军经费等同的高度,达15万石。
在东京,原来的广岛藩邸正加紧施工,准备把这里改为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的海军
在欧洲的几大造船厂,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这些矮个子的东方人,早就脱下了传统的和服和木屐,他们身穿燕尾服,头戴礼帽,到处深深地鞠躬,到处打听哪里有适合日本的舰船出售。他们的舰船和枪炮生意做得异常艰难,因为整个欧洲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儿,对他们的举动兴趣不大。但是,他们白天仍旧东奔西跑,到处活动,不放过一个可能的机会;晚上,他们聚在一起,重新按照在国内的身分品级次第坐好,激动地重温着天皇的谕旨,憧憬着飘扬太阳旗的舰队横行太平洋时的壮阔景象,这时,他们往往要泪流满面,把白天受到的屈辱和冷遇忘得一干二净。他们是用在海滩上做小买卖的精明,向世界购买着一个民族的尊严。
在皇宫里,明治天皇的眼睛里充满血丝,他处在极度的亢奋之中。
1874年的对台用兵,使他进一步看清了海军的重要性,而随着海军的兴建,百事待举,各处都在闹嚷嚷叫唤没钱。海军经费一加再加,用于海军建设的专门国债发行了,烟草税、药物税都投到了海军这个无底洞之中,最高时已达岁入的八分之一,还是缺钱。明治天皇东张西望,越过那些张手要钱的臣子的头顶,他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权臣贵族极尽奢华的府邸,通宵达旦的宴饮,依红偎翠的冶游,一掷千金的豪赌,充斥马厩的名马,镶嵌珊瑚宝石的衣装……
愤怒的明治天皇向他的臣子们扬起了无形的鞭子,发出了无声的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进餐时的四碟八碗撤了,入夜的笙管笛箫停了,什么锦衣玉带,什么钟鸣鼎食,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
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天皇要挥动自己无形的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并且在奔驰中从旧马车变成丰田、三菱跑车。
从明治初期起,天皇开始疯狂地聚敛财富,把持垄断日本新兴工业的开发权,控制三井、三菱、住友等大公司及日本的外贸、重工业、银行,并通过各种进献、投资,非法征用土地,使自己的皇室积累打着滚地增加。同时,他又多次为建海军率先节约开支,打开自己的钱袋,毫不吝惜地倾倒金钱,他甚至提出“虽国家力不能胜,既属必要之大计,亦只有断然行之”。
1887年7月,天皇发布谕令:
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三十万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谕令一发,举国华族富豪无不为之震动。在东京的街头,在豪富们摆放着精美插花的客厅,在围棋和剑道的道场,到处是感谢上苍为日本派来治世明君的眼泪和喧嚣,有钱人竞相效仿天皇,纷纷解囊捐款,不到三个月,海防捐款总额竟达103万之多。按照日本学者井上清的说法:“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中,军事费恐怕要占全部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1893年??甲午战争前一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而这,已经超过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到甲午战争前,据说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天皇恨不能把“圣岳”富士山变成金山、铁山、钢山、火药山,把濑户内海的每一块礁石都变成战舰。
他不要慢节奏的跋涉,他一开始就要求他的国家“冲刺”??尽管他知道他的国家和他病残的双腿一样,时时对这种“冲刺”感到力不从心。
据说,当时到日本去的中国人不少,有人带回了日本天皇靠牙缝里抠肉来供养海军的见闻,在京城里居然被传为笑谈。人们说:“东洋小夷,毕竟是东洋小夷,这么干,也不怕让人笑话!”
让人笑话,丢一国之主的脸面,似乎是非常可怕的;惟一不怕的,就是没有海军,没有国防,没有主权和尊严??这,就是上一世纪大清国的政治逻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73386.html
相关阅读: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