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以“公车上书”力陈维新成名,1898年6月19日,康有为获光绪帝召见,随后开始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便告失败,康有为逃入日本,开始了海外之旅。
康有为脸谱之一:死里逃生的美食家
康有为,原名康祖诒,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因为出生地,时人称他为康南海。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初受宋明理学影响,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读过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的《瀛寰志略》等书,这些书建构了他的世界观。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以“公车上书”力陈维新成名,1898年6月19日,康有为获光绪帝召见,随后开始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便告失败,康有为逃入日本,开始了海外之旅。1898年至1913年的16年间,康有为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16年间,康有为效“耐苦不死之神农遍尝百草”,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缅甸、巴西、埃及等42个国家和地区。
后来,康有为在回忆这段逃亡经历时,曾将其总结为“十一死里逃生”:
吾先到上海办报,则上海掩捕立死。
皇上无明诏、密诏之敦促,迟迟出京必死。
荣禄早发一日,无论在京在途必死。
无黄仲韬之告,出天津必死。
从仲韬之言,出烟台亦必死。
搭招商局之少晏船,英人欲救无从必死。
是日无重庆之轮开或稍迟数时行,追及必死。
飞鹰快船不因煤乏还,必死。
莱青道非因有事往胶州,则在烟台,必死。
上海道不托英人搜,则英领事不知,无从救必死。英人不救亦必死。凡此十一死,得救其一二,亦无所济,而曲线奇巧?曲曲生之,留吾身以有待其兹,中国不亡,大道未绝耶?
出逃的经历对于康有为来说是思之后怕的,而真正的游历生涯还是值得怀念的。康有为周游世界当然不是旅游观光。他在《欧洲十一国游记序》中把自己比做“耐苦不死之神农”,游历世界是为了“遍尝百草”,寻找能够医治中国的“神方大药”。
在康有为数十年的海外漫游中,饮食文化亦是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印度的居留生活,使他深切感受到“印度无美食”背后的印度(东方)文明的衰落,而更加向往欧美世界。冠绝欧美的德国是他推崇的成功典范,味道绝佳的慕尼黑啤酒成为德国文明的符号和标志。然而,列国美食虽好,终不过源自中华,“西食中源”说折射出他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向往和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依恋。
他在各地频频出入豪华酒店,出行则马车、汽车代步,还经常雇佣译员(导游)、仆人和厨师。不过,康有为在印度的行程却牢骚满腹,不仅车马、食宿费昂贵,而且客店的设施陈旧落后。康有为试图寻觅当地的酒楼饭店,一解口腹之欲,但无奈印度城邦虽街市喧天,百货拥塞,“惟无酒楼食店,仅鸡卵羊肉,盖其王及士夫皆不出,惟市井首陀之贱族就食焉,故无美食也”。印度上流社会的王公富人们深居简出,极少在外就餐,而一般市井贱民又无力享乐,故遍游印度,难觅美食踪迹:“印人食无可取,惟糖物甚多。”国之将亡,食可果腹即为幸事,何谈美食。
1904年6月,康有为一行到达德国。他辗转穿梭于慕尼黑、柏林、波茨坦、汉堡、科特布斯、科隆、亚琛等各大城市,游览风景妙丽的莱茵河;参观工艺水平冠绝欧美的克虏伯兵工厂;访问政治清肃、秩序井然的联邦议院;触目所及,男士皆英武雄壮,女士亦秀倩可嘉,彬彬知礼;所到之处,文物殷赈阗溢,宫室奇丽闳畅……凡此种种,慨然有霸国之盛。康有为不禁由衷叹服:“今欧洲骤盛之国,武备、文学、政治、工艺、农商并冠大地者,莫如德矣。德国啤酒早已名满天下,慕尼黑啤酒尤为其中佳品。康有为自称生平不饮酒,但在喝了慕尼黑啤酒之后,每日必饮,连续半月后,再难释怀。以至后来他在荷兰、英国等地游历时,在饭店看不到德国啤酒专有的大玻璃杯,便怅然若失,犹日思饮猫匿啤酒,“不一饮之则喉格格索然”。康有为自诩遍尝各国啤酒,虽有夸大,但英国“尾士竭”(威士忌)、法国葡萄酒等,他确实不止一次地品尝过。
除了念念不忘的猫匿啤酒之外,可谓尝尽西洋美味,且多鱼羊腥膻,虽称不上甘之若饴,但也来者不拒,欣然领受,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如他在瑞典士多贡(斯德哥尔摩)品尝海鲜,赞其价廉味美:“多鱼虾异物,咸酸皆备,其价贱而品多,味亦新异,盖欧土所未见也。欧人之食水族多鲜食者,几与日本同,医者于卫生不禁之,想以其凉血易化耶?”海鲜自当以鲜活为上品,康有为将这一习惯与日本作比,得出其性凉易消化的结论。而比利时人则“好食马猫狗肉”,京城处处有专卖店售之,着实有些骇人。匈牙利人的生牛肉配酱,味道更是绝佳。康有为抱怨法国美食虽名满天下,但价格昂贵。一般饭店,三人一餐,一蒸双鱼,一白笋条,一鸡汤,一鸡与茶及红菩提酒,竟花费近百法郎。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突厥(土耳其)饮食,“突食品甚能调味,又能切碎,远过欧人,法、班、葡且不及,其他国无论也。其一切肉品并切粒片,且先下味,极类中国”。且每饭必加咖喱,牛羊鸡鸭、点心面食皆可口。这是康有为对国外饮食中评价最高的国家,想必是因为土耳其事物的做法与中国大致相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段解说词也许可以表达康有为在海外的心情:“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胃口与家乡在这时达到了统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67536.html
相关阅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