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1939年苏德签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心怀鬼胎?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939年,当战争的阴云密布于欧洲上空时,极度反共的第三帝国——德国,和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签定著名的互不侵犯条约。当回顾这段历史,人们无法理解两个意识形态极度对立的国家为什么会在那种历史关头签定这个将欧洲推向战争的深渊?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不仅有军事上的、政治利益上的、还有历史上的……

  苏联的考虑

  苏联,签定条约的主角之一,为什么会同德国签定哪个相互妥协,又相互纵容的条约呢?

  首先,认识一下当时的苏联。自1917年建国以来,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极快。即便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后苏联的发展速度仍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强大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虽然苏联人本身并不承认。这种变化就是打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进行一种侵略。这是沙俄时期带有明显大国“沙文主义”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复活。苏联将自己的利益范围进行了新的审视,不仅要求恢复当年的沙俄领土,而且对广大的斯拉夫国家也提出了利益要求。

  此外,苏联对波兰有着极大的仇恨。俄国革命后,波兰从当时的苏俄手中夺取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许多领土,这成为苏联对波兰仇恨的原因所在。但是,这些国家不仅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更是西方英法国家的主要盟国。它们担负着防止共产主义向所谓的西方民主世界扩张的任务。所以,英法不可能牺牲这些斯拉夫国家的利益,更不会容忍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利益扩张,双方之间有着重大的利益分歧,正如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9年5月19日的英国下院的辩论时所说“在两国(指苏联和英国)政府之间有一道幕,或者说有一道墙,极难穿过”。(《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美]威廉·夏伊勒,683页)德国则不一样,他的第一战略重点在西欧,东欧的斯拉夫国家对于纳粹来说则是次要的,虽然纳粹仍然希望侵占这些地区。但是,就当时而言德国是可以牺牲这些国家的利益的,或者说德国可以暂时放弃对这些国家的利益要求的。

  双方在东欧问题上的妥协可以从双方签署的秘密条约中看的更加明显,该条约如下“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等国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就自动成为德国、俄国利益范围的疆界,同时双方承认立陶宛对维尔诺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2:波兰国家的国土如发生疆界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利益范围将大体确定在那累夫——维瓦斯——桑线上,保证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将是适宜的,这是符合双方的利益,这一问题仅在政治事态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不论如何,两国政府本着友好谅解的精神去解决这一问题;3:在东南欧方面,俄方强调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同该领土完全无关;4:双方把本议定书看作绝密文件处理。”(1946年5月30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德国大方的将东欧“转让”给了苏联,当然德国也从苏联哪儿得到了瓜分波兰的权利。这些,是苏联无法从英法那里得到这样的利益,就连从这些国家借道参战的资格都无法获得(当然,这就我来看,是苏联人的假途灭国之计),就象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所说“。对比英法与德国的态度,再从苏联当时的利益角度考虑,与德国人签定和约是可以得到最大利益的。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联会在哪个历史关头与德国人签约。

  其次,再从当时国际局面考虑。当时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英、法、美等国他们标榜自己是自由民主的国家,二、德、日、意大利等国的法西斯专政的国家,三、就是苏联这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英法看来德国等国和苏联都威胁着他们的自由民主。当然,对苏联的仇视更大。所以必须消灭这些国家。但是,刚刚经历了大的经济危机之后,英法两国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武装力量都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美国在经历了危机之后同样大伤元气,也需要长久时间恢复。而且美国还必须处理好在太平洋地区与日本的矛盾,几乎无暇西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两大集团自己进行火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法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以换取德国的信任,在1938年逼迫捷克斯洛伐克签定了慕尼黑协议。到了1939年,英法又派出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希望和苏联签定一种军事条约。但是,英法的努力必定失败。他们的代表不仅级别很低,而且没有决定权;并且,英法只希望苏联对英法承担义务,英法则不对苏联承担任何责任。其实,英法只是希望苏联为他们打一场战争。苏联在德国的代办阿斯塔霍夫说过“英国能给俄国什么呢?说得最好也无非是参加欧洲大战与德国作对。”(《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美]威廉·夏伊勒,698页)对此德国的外交官舒伦堡对此也有着极为精确的评论“……我们因此深信,英国将再次遵循它的传统政策,让别的国家为他火中取栗”。苏联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更为了粉碎英法水东引的企图,同时也为了不做英法“二虎争食”之计的牺牲品,斯大林对此发表讲话说“……决不让那些惯于使他人为自己火中取栗的战争贩子把我国拖入到冲突中去……”。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只有让德国消除对苏联的敌意,哪怕是暂时的和表面上的。为此,苏联只有选择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再次,我们应该看一下当时苏联的战略环境。在西方不论是德国还是英法,都对苏联拥有敌意,在东方日本与苏联也有着很深的矛盾。衡量两个方向上的敌意,苏联必须作出选择,先与那一方面进行和解,以求避免腹背受敌。从当时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事态来分析苏联应该,也必须与德国签约。英法远离苏联的本土,而且面临德国的威胁,更加上经济危机的打击之后再无力威胁苏联。相对而言他们还有求与苏联政府。所以可以不把英法当作敌人,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对他们似乎无须防备。苏联潜在的两大敌人就只能是德国和日本。先看日本,日本不仅与苏联直接接壤,而且两国接壤的地区是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最为薄弱的地区。再加上日本国内推行强烈的反共倾向,两国已经在诺门坎地区发生过武装冲突。所以,苏联必须先防备远东的日本。为此苏联在东亚地区派遣了约25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和若干摩托化步兵旅。再看德国,德国与苏联中间相隔又好几个国家(指的是德国在中欧的主要领土,不单指东普鲁士地区)。而且,苏联在与德国靠近的地区不仅工业发达,武装力量也是相当强大的。苏联有时间,也有能力在欧洲地区进行有效的自卫和反击。当然,苏联同样忌讳德国的强大,不愿与德国及早的发生冲突,所以选择了与德国暂时和解,将目光转向了远东地区。苏联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不仅符合自己的利益,更符合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29880.html

相关阅读: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