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古代如何改革考试制度?汉代官员选拔首现笔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国务院日前出台高考新政,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其中的“文理不再分科”尤其引发了诸多热议。其实,在中国古代,各种考试制度改革一直没有断过,先秦时期已有“口试”,西汉时期出现“笔试”、“抽签考试”,唐代开始设“特招”,宋代曾精减“考试科目”,明清时期考试更加“标准化”……

  汉代官员选拔首现“笔试”

  汉文帝刘恒首推“策问”环节“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的国家。先秦时,齐国上卿管仲已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口试”模式,“设问国家之患”。到西汉,现代考试最主要、最普遍的模式?笔试已出现。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意识到了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上古三代时已存在的“察举制”,广招人才。刘恒当了皇帝(文帝)后,在察举制这种选人用贤手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策问”环节。

  所谓“策问”,又叫“策试”,系由皇帝亲自主持、亲自出题的考试,由应试者进行书面回答,即汉文帝所谓“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下诏,对所有经三公九卿、郡守荐举的应试士子进行统一笔试,选出成绩优异者。据《汉书?晁错传》,汉文帝很重视策问环节,所有答卷均严加密封,“周之密之,重之闭之”,不得泄露。

  汉文帝主张的“策问”,在中国考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笔试,也是世界最早的一次笔试。而且,开创了封建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风尚,为以后历代皇帝所效仿,科举时代的“殿试”模式或许就是受此启发而来。

  在中国这次最早的笔试中,获得最好成绩的是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的晁错,“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晁错也因此成为是史上“笔试第一人”,其答题格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这类考试的模板。

  在汉文帝之后,笔试成了通行检验水平和业绩的常规手段。如确立儒术在中国文化中统治地位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在汉武帝刘彻第一次诏举贤良的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其“天人三对策”,受到汉武帝的赞赏,考试成绩名列“上第”,出任江都相。

  更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不仅是笔试的受益者,还是“考试”这一词汇的首提者,他在《春秋繁露?考功名》一书中提出了“考试之法”:“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为上中下,以考进退……”

  汉代实施“五经课试法”

  汉桓帝刘志始设“抽签考试”考不好可以复试

  刘恒实行的“策试”,并不是针对普通的学子,汉代对在校生的考试模式则是“抽签考试”。

  汉代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力兴办高等学府?太学的时代,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兴太学”建议,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要求丞相公孙弘等人拿出设立太学的具体方案,不久即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建起校舍,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由此开始。

  此后,汉代的高等教育进入快车道,太学扩建,学生扩招,校园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均大大增加。在西汉末期王莽主政时,太学进一步扩建,建成的校舍能容万名学生,一直到东汉末年,汉代太学生的数量都常维持在3万名左右。

  汉代太学“宽进严出”,并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以甄别选送为主,但要想毕业拿到“学位证书”(以被选拔当官,即所谓“入仕”为标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学的学生每学年都有考试,即所谓“课试”。根据课试成绩好差评出甲、乙两科,成绩直接与仕途挂钩,优秀者可授以相应的官职。

  课试采用“射策”的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将考题(“策”)放在桌子上,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取(“射”)作答,根据答案的优劣评出学业等级,类似于现代的“抽签考试”。另有学者根据《后汉书?顺帝纪》注引《前书音义》,认为射策是一种“选题考试”。

  射策是汉代特有的学生考试模式,当时太学生主要学《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考试时便围绕五经出题,因此又称“五经课试法”。

  汉代的太学生考试制度先后有过多次调整,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由于太学生在校人数过多,旧的考试办法已不能适应扩招,于是汉桓帝刘志对考试制度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将原来一年考一次,改为两年考一次,录取名额也不再加以限制。

  据《文献通考?学校一》,在改“两年一考”的同时,又设复试制度,可以多次考试,第一次没考好者还有二次、三次……,只要通过考试都可以“补吏”;或者留校,等两年后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由于复试并没有次数限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1568.html

相关阅读: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