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这么一种人,天生仿佛周身罩着一圈神秘而严实的金刚纱帐,任你刀枪乱舞,流言纷飞,就是伤不着他。这种人天性随和,思维缜密,人格几近完美,喜怒不形于色,生来大多不愿做第一,却常被天王老子所倚重。成就他们的,岁月的磨砺只是其一,流淌在其血液里的那种纵横捭阖的智慧,才是令人莫不为之歆羡的地方。
萧何天生具备王佐之才,管家天赋,秘书长气质。
刘邦一路披荆斩棘杀到关中,秦王子婴设计杀了赵高,“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向刘邦交出国印,主动投降。
刘邦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咸阳城。宫殿巍峨,街市繁华,长年征战的将士们初次踏进这座壮丽的都城,一时不辨南北,兴奋得过了头,纷纷钻进王府豪宅大肆搜掠金银财物。沛公刘邦也恢复了当年的痞子相,一头扎进秦王宫,雕梁画栋,华屋锦帐,美女如云,这位生就“好酒及色”的泗水小亭长,当下便要尝一尝做皇帝的滋味,左拥右抱,在胡亥寝宫的龙榻上尽情耕云播雨,不亦乐乎。
沛公沉醉张狂如此,部下无不效仿,一时之间咸阳城作了汉家军得游乐场。在众人狂热地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只有一位在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个人就是萧何。萧何既无视府库大量的财宝,更无心后宫艳丽的女色,“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萧何走进咸阳城的第一件事,是调集人手进驻秦丞相御史府,将秦王朝的法令文书、地亩图册、行政户籍等档案资料,一一收集看管、造册登记、完好收藏。——这是只有俗语谓之“有心人”才能做到的事情。随大流是人的惰性,一举灭了暴秦大家乐一乐似乎也情有可原,而萧何身上与生俱来有这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气质,一种职业性的敏感和远见。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国手之所以棋艺高超,窍门就在于他已经看到了棋局发展的十步八步。
(剧照:萧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刘邦在咸阳城左一个冷梅枝右一个赵吹鸾,恣意淫乐,似乎忘记了项羽正率四十万大军日夜奔赴关中时,直肠子樊哙当面劝谏,军师张良婉转提醒,而萧何并不过问主公的事情,埋头去尽自己的职责。事后,固然刘邦会感念樊哙张良的忠诚,恐怕更为欣赏的是萧何的未雨绸缪。——做部下的,给上司必要的诚恳的提醒虽属必要,但积极主动地替上司超前做好成就大事的各项准备,较之几句劝谏的言辞,价值要大许多倍。
项羽得知已入关中,疑虑顿生,连忙带四十万人马挥师东进来到鸿门,对刘邦形成了饿虎扑食之势。刘邦不是不想独吞胜利果实,何况手中还有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但这时候他的实力还不足以跟项羽明火执仗地对着干,不得不暂时装出一副一切听凭项羽安排的样子。项羽大军进入咸阳,烧杀掳掠了一番,接着无视怀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三分关中,立秦三将”,把关中分封给秦的三位降将,而封刘邦为偏僻荒远的汉中、巴蜀作汉王。项羽如此行事,刘邦感到受了奇耻大辱,一时打算鱼死网破地跟项羽干一场。在这个极其关键的时刻,事后想来,决定汉家江山社稷生死成败命运的紧要关头,萧何的大局观、萧何的战略眼光,给予了刘邦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萧何属于那一类一般情况下不会急火攻心的人,不急火攻心,就不可能犯因小失大的错误,这是最难得的品质。
在气急败坏的刘邦面前,萧何是最冷静沉着的那个人。他首先提醒刘邦,被封去汉中,是有些令人难以容忍,但总比被灭了要好吧?主公想想看,眼下若与项羽硬拼,明显是以卵击石,逞一时之能,遭灭顶之灾。反过来想,假如我们暂屈居汉中,长养人民,招贤纳士,积蓄力量,伺机还兵平定三秦,进而图谋天下,不可以吗?一个人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业。
刘邦顿时眼前一亮,带着三万人前往汉中就国。萧何在汉中正式做了汉王刘邦的丞相。
大约半年后,刘邦率军离开南郑去夺取失去的关中。汉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秦之地,重归汉王。刘邦听取萧何的建议,暂都栎阳。
胜利看似来得容易,而决定性的因素则因为萧何。当时“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刘邦之所以顺利占领关中,对咸阳乃至关中的关口险要、兵力部署、户籍人口以及百姓疾苦程度,是从哪里掌握的呢?“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正是从萧何所收藏的秦朝档案中得到的。萧何的深谋远虑,不能不令刘邦刮目相看;这个人对未来创立大汉基业的不可或缺,从此深深地印刻在刘邦的心里。
(画作:萧何月下追韩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03140.html
相关阅读:汉文帝: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刘邦异姓王有几位 异姓王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吕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争宠
公孙敖怎么死的:四次为将的公孙敖因何被腰斩
清代《关羽族谱》被发现:他其实也是汉朝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