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朱元璋对手下的“公务员”有多狠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朱元璋手下当公务员,一来担心一个脑袋不够使(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空印案四大案,案案相接,环环相扣),二来担心那点薪水不够花(这年头养家糊口不容易)。因此,当时读书人都不愿意来朝廷效力,一时间人才凋零。对此,朱元璋出台了新的人才计划:

  一是选择大量的儒生来治理国家,并且逐渐形成以儒家学者为核心的幕僚集团。

  二是重视经书,同时加强经学教育,大力兴办各级学校,对经学的传播与发展有积极作用。三是颁令八股取士,尤其重视程朱理学的作用,要求生徒恪守儒家正统,从而以程朱理学来统一士人的思想(朱元璋以程朱理学为学术正宗)。

  就这样,知识份子又会被朱元璋的“引诱”吸引过来了。然而,他们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朱元璋一方面多举并措选拔和重用人才,另一方面又极尽全力打压人才。考虑到文人自古有手无缚鸡之力,因此,这一次朱元璋不再动用“血腥屠杀”,而是改为“文明引屠”,于是乎,很快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文字狱。

  其实,自有文字以来,文字狱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在历史长卷上。历朝历代,史不绝书。文网之密、处刑之重、规模之广,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都是浩劫。史学家评论焚书坑儒的积极意义是为了统一文化。百家争鸣也许是文化界的幸事,但绝对是政治界的大患。所以秦统一中国后不可避免的也要统一文化领域,包括统一文字和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作为统一文化的必须手段,于是这场惨无人道的文化毁灭被秦始皇“顺理成章”的实行,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文字狱。

  但文字狱的真正发明者却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不但对文武重臣百般猜忌,而且对文字也百般猜忌。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文官们总会呈上一篇篇辞藻华丽、文采飞扬的贺词贺表,让这个当年的小和尚读得津津有味。跟他一起马革裹尸的那帮武将们心里开始发酸了,便旁敲侧击。朱元璋说:“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非偏也!”天下大乱的时候,当然需要武将,但治理天下,还是用文臣好一些。

  勋臣们一听,哦,合着我们用枪杆子打出的天地,让只会动笔杆子的人这么轻易地就夺走了?这怎么行!于是,他们偷偷对朱元璋说,这帮动笔杆子的人坏着哩。“此辈善讥讪,初不自觉”。他们喜欢抠字眼,指桑骂槐,你小心中招!当年张士诚还叫张九四的时候,厚待文人,并请其为自己起个雅一点的名字,那些大儒就给送给他“士诚”俩字,张士诚还觉得很美。其实,《孟子》中有“士诚小人”之句,你看他们多坏,悄没声儿地就把张九四给骂了,张士诚这大傻B到死都没觉悟!

  朱元璋跟张士诚一样,都是泥腿子出身。这个发生在当年死对头身上的“屈辱”事,也许唤醒了朱元璋的自卑情结。尽管在先秦,“小人”一词并不具有道德意味,但时过千余年,却早已被追加了诸多不洁的因子。在朱皇帝看来,读书人巧断句读,活用词意,以达到“讥讪”目的,委实是一件可憎的事。

  第一次,朱元璋认识到了兵不血刃的厉害之处:语言文字,不光是表音、表意的工具,还是一座隐喻与象征的迷宫,一不留神,就会着了道儿。考察朱元璋屡次大兴文字狱,其规模,其严酷程度,其无中生有、疑神疑鬼的荒唐劲,都可推断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与伤害,是多么令他沮丧、物伤其类且怒不可遏:

  浙江府学训导林元亮为海门卫官作了一篇《增俸谢表》,内有“作则垂宪”一词。朱元璋想,这是说我呢,“则”“贼”同音,暗讽我当过贼啊,诛!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替都司作《万寿贺表》献给朱,内用“垂子孙而作则”一句。朱元璋想,还敢说我做过贼,诛!

  祥符县学教谕贾翥替本县县官作《正旦贺表》,内有“取法象魏”一句,朱元璋想,“取法”者,“去发”也,这是讽刺我当过和尚啊,诛!

  尉氏县学教谕许元为知府作《万寿贺表》,内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朱元璋想,“法坤”音同“发髡”,还是剃发的意思,诛!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生”与“僧”同,被视为骂太祖当过和尚,诛!

  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作《谢赐马表》中有“遥瞻帝扉”,被视为“帝非”, 诛!

  台州训导林云作《谢东宫赐宴笺》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法坤”与“发髡”同,“藻饰”与“早失”同,诛!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作《贺立太孙表》中有“天下有道”,“道”与“盗”同,诛!

  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被视为大不敬,诛!

  状元张信训导王子,引用杜甫诗“舍下荀穿壁”出题,被认为讥讽天朝,诛!

  ……

  杀杀杀,干掉干掉干掉!一时间人头落地,腥风血雨。表面看来,朱皇帝逐渐无法容忍任何谐音以及字词的联想义。仔细琢磨则不难发现,他所敏感的,正是有可能指向他出身的这些字词的同音或近义语:盗贼,和尚。从这点来说,贵有天下的朱元璋,终其一生,也自认为“盗贼”“和尚”这两种经历是他最不愿示人的疮疤。跟阿Q一样,他的身份焦虑,从来都是一个问题。更可怕的是,他的检察对象终于突破了“天下所进表笺”的范围,而直驱文学领域。

  陈养浩诗云:“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朱元璋嫌其“伤时”,将作者“投之于水”溺死;

  一寺院墙壁上题布袋佛诗云:“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放,放宽些子有何妨!”朱元璋疑其嫌法度太严,尽诛寺僧;

  高僧来复有诗云:“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朱元璋杀他的理由是:“殊”,同“歹朱”;

  状元张信,书录杜甫诗:“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芊芊。”朱元璋腰斩他以警示读书人:“堂堂天朝,何讥诮(苦难)如此!”;

  明初“四杰”之一的高启有诗《题宫女图》:“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朱元璋认为“有所讽刺”而假手另一桩案子将高腰斩八段弃市;

  张尚礼有宫怨诗云:“庭院深深昼漏清,闭门春草共愁生;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朱元璋认为作者“能摹图宫阃心事”,将其阉割了事……

  不仅有许多大臣因文字屡遭不测,就连藩国朝鲜也不能逃脱。朝鲜国王李成旦进表笺,有犯上字样。朱元璋当即下令将进贡物品全部打回,还要朝鲜交出撰写此文的郑总。朝鲜十分恐惧,将郑总押送至南京。太祖下令,发配云南,仍令辽东都司不许高丽人通界,也不许商客贸易。

  更有甚者,朱元璋连亚圣孟子也不放过。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先是将孟子牌位撤出孔庙,后来因为文星暗了,朱元璋做贼心虚,才恢复孟子牌位。但是朱元璋实行八股取士,孟子的“对君不逊”让难以他容忍。接着,朱元璋下令删节《孟子》,一律删去书中被认为言论荒谬的共八十五章,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删定后定名为《孟子节文》。被删的主要有七类:

  一、不许说统治者及其官僚走狗的坏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

  二、不许说统治者要负转移风气之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下)

  三、不许说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

  四、不许说反对征兵征税和发动战争的话--“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尽心下)“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上)

  五、不许说人民可以反抗暴君、可以对暴君进行报复的话--“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君也。”(梁惠王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六、不许说人民应该丰衣足食的话--“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七、不许说人民应该有地位有权利的话,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要禁止。如果孟子地下有知,定然会气的从沉睡了千年的地底下站起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02886.html

相关阅读: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