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谁是解放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从不满13岁参加红军闹革命开始,到25岁扬名章缝集大战,再到33岁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的师长,及至58岁高龄仍亲自挎着自动步枪在热带丛林中指挥部队进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被毛泽东盛赞为 “吴忠有忠”的吴忠,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参加红军闹革命从1735年开始,清政府为了开发经历明末清初农民大起义后人烟稀少的四川,平息各地的反清暴乱,采取了“湖广填川”的暴力人口迁移措施,从人口稠密的广东、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向四川强制移民。吴忠的祖上,也于此时从江西抚州府金溪县崔横村,迁移到了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的小龙山。至1921年10月21日吴忠出生时,吴家已经历了从江西迁到四川后的十代香火相传。

吴忠的父亲吴文勋是当地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他一共育有3子:长子吴光碧、次子吴光玉、幺子吴光珠(吴忠的原名)。吴父希望吴家能家道兴旺,子孙满堂,便取“碧玉珠宝”之意,预留“宝”字,希望能有四子吴光宝出世。然天不遂人愿,三子光珠出生后仅7个月,吴文勋便因病去世。

吴父去世后,家庭全靠吴母和祖父支撑。吴文勋一生辛辛苦苦教书攒下了一点积蓄,再加上吴家祖上传下来的家业,使得吴忠一家还算是衣食无忧。本着 “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吴母在吴忠7岁时便送其进入私塾。此后,一直到1933年参军闹革命为止,吴忠一共在私塾里度过了将近6个春秋。

当时的四川处于军阀割据时期,各路军阀为争夺地盘混战不已,胜者横征暴敛,败者则占山为王。小龙山也因其山大林密,成为土匪出没的地盘。

1930年的一天,一股土匪冲入吴家,抢走了家中所有的金银首饰和值钱东西。不久,驻防小龙山一带的军阀田颂尧部一名营长带着一个排的士兵包围了吴家大屋,一口咬定吴家串通、窝藏土匪,限期缴纳“罚款”1000大洋。为了保全全家人的性命,吴家只得卖掉所有田产,又东挪西借,才凑足了罚款。经历这两场变故后,吴家变得一贫如洗,生活异常艰难。

从衣食无忧到举步维艰,这一巨大的转折让吴忠逐渐懂得了世道的黑暗,他刚烈正直、嫉恶如仇、勇敢倔强的性情开始慢慢形成。

恰在此时,吴忠听到了一个消息:一支戴红星帽子、专打棒老二(指土匪)和田颂尧,还给穷人分田地、让穷人吃饱饭的队伍--“红军”出现在通江、南江和巴中一带,并即将来到小龙山。

吴忠从小就爱听祖父讲述英雄豪杰行侠仗义的故事,常常喜欢打抱不平,因而他萌发了弃学从戎来消灭土匪和军阀,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愿望。于是,他盼星星,盼月亮,巴望着红军的到来。

1933年春天,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期待后,吴忠终于如愿以偿地等到了红军。听到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木门镇宣传革命道理、招收新兵的消息后,吴忠饭也顾不上吃,就跟二哥吴光玉一起赶到了离家不远的木门镇。当时,在木门镇招兵的是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

吴忠的二哥吴光玉由于比吴忠年长好几岁,很快被列入红军的新兵名册。轮到吴忠时,由于吴忠还不满13岁,并且个头不高,便被负责登记的红军接兵干部拦住了。任凭吴忠怎么说,接兵干部就是不给吴忠登记。接兵的红军干部也有自己的苦衷:吴忠不满13岁,年龄太小,参军就有牺牲的危险,他于心不忍啊!

天天做梦都想参加红军的小吴忠见接兵干部死活不愿接纳他,急得号啕大哭。他先是向那位干部哭诉了家里遭劫难的经过,然后又哭着说:“在家时,我整天练武,为的就是参加红军,好打棒老二和田颂尧。如今我从家里跑出来投奔你们,你怎么能不收留呢?”

吴忠的哭声惊动了接兵登记处的其他人,大家在听完吴忠的哭诉后,眼中都噙满了泪花,纷纷劝负责登记的那位干部收下吴忠。于是,在众人劝说下,负责招兵的红军干部终于答应收下他。吴忠终于跟当地百余名青少年一道,在木门镇参加了红军,成了红十一师三十三团二营四连的一名新兵战士。

三次历险意志坚吴忠编入连队的时候,正值红四方面军反川军“三路围攻”之时。当时,几场艰苦的战斗之后,为暂避敌人锋芒,红四方面军已经退到了川陕边界的空山坝地区,川陕苏区只剩下不足百里的面积。

鉴于此,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决定发起空山坝反击战,以一部兵力阻击正面进攻之敌军,集中主力在空山坝地区对川军冒进部队展开反击,进而全面反攻,彻底粉碎川军的围攻。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吴忠受到了其参军以来的首次生死考验。

当时吴忠所在的三十三团是空山坝反击战的主攻团,徐向前亲自向团长程世才部署任务,要求三十三团穿越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隐蔽插至敌军战线翼侧,出其不意发起进攻。程世才随即命令一营、二营12小时内必须在密林中开辟出一条通路,为部队奇袭敌军创造条件。

吴忠所在的四连是二营的突击连,接到任务后便强行军10多公里进入密林,用各种工具开辟道路。树林中荆棘丛生,密不透风,毒蛇、马蜂随处可见。战士们赶了一上午路,中午只吃了一点干粮,又要奋力砍劈荆棘和树藤,都感到疲劳难忍。年纪小的吴忠更是饿得两眼冒金花,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恰在此时,一阵闪电和几声炸雷带来了倾盆大雨,继而山洪暴发,山坡上泥水横流。

连长为了照顾吴忠,本来只分配给他宣传鼓动战士的任务。但吴忠人小脾气却倔强,硬是要跟着战士们一块砍树,边砍树边鼓动。没想到,在砍树时吴忠脚底一滑,摔倒在泥水中,在泥石流的裹挟下摔下山坡,向山涧滚去。

战士们都惊呆了。由于此时已经是晚上,林中一片漆黑,加之部队又逼近敌军,不许发出一点光亮,因此根本不知道吴忠落到了何处,也无从展开救援。何况任务紧急,时间也不容许连队停下来救人,战士们只好忍痛继续砍树前进。

也算吴忠命不该绝。在他滚下山涧的时候,幸运地被山沟边的一棵大树给挡住了。跟大树激烈的碰撞,使吴忠当时就晕了过去。待他苏醒后,便朝着响枪的地方爬。等找到连队时,吴忠已经满身泥水,脸上、胳膊和腿上被划得血痕道道。

此时连队已进至距敌人阵地不足100米的地方潜伏。见到吴忠归来,战士们个个兴奋不已,但当看到小吴忠满身挂痕,又满是心酸,纷纷为吴忠的坚强精神所折服。凌晨4时,空山坝反击战开始,红军大获全胜,吴忠在这次战斗中缴获了一支崭新的步枪。

空山坝反击战后不久,红四方面军总部在木门场召开军事会议,对军队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议。按照会议决定,扩编红军被提上重要日程,随后红十一师被扩编为红三十军,红三十三团被扩编为第九十师,吴忠所在的二营被编入九十师第二六八团。

鉴于吴忠作战勇敢,积极参加部队中的军事训练且表现出色,他被提拔为第二六八团二营四连的排长。同年秋,他又被吸收为共青团团员。也就在此时,吴忠将自己的名字由吴光珠正式改为吴忠。他希望用“忠”字来激励自己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人民军队。

改名后不久,吴忠便经历了其生命中的第二次危险:他差点被当作逃兵枪毙。

那是1934年3月,吴忠所在的第九十师转移到了万源地区,参加反“六路围攻”的关键一战--万源保卫战。是役,红四方面军集中主力,四川军阀刘湘也不惜血本,投入了所有的川军精锐部队。战斗激烈而残酷,双方都在拼锐气,拼士气。

在一次阵前冲锋时,吴忠的营长不幸中弹倒地,吴忠恰在其身旁,便停下脚步,为营长查看伤情。看到营长的肠子被子弹打了出来,吴忠十分悲痛,他当即撕下衣角要为营长包扎。孰料,营长却掏出手枪,朝吴忠的头顶就是一枪,大喊道:“你给我滚!往前冲!”

事后吴忠才知道,红四方面军有条铁的规定:部队发起冲击后,突击队员一律不准停下来救护伤员,更不准后送伤员,否则以临阵脱逃论处,任何人都有权执行战场纪律。幸好吴忠当时没坚持要留下来照顾营长,不然,日后的共和国开国将军里便会少了这颗亮晶晶的百战将星。

万源保卫战后不久,吴忠在1935年8月10日的黄猫垭战斗中再次遇险,险些牺牲。此役,红军以三十军第九十师一个师,阻击装备精良的川军田颂尧部1.7万余人精锐部队的疯狂进攻,战斗异常惨烈。敌军凭借武器精良和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在数次冲锋后已经突入了我军的防守阵地。吴忠所在的第二六八团二营防守的阵地亦被突破。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吴忠大喊一声抡起发烫的机枪向敌砸去。全排战士见排长带头拼命,也一跃而起,向敌人冲去。双方在黑暗中杀成一团。

吴忠在敌群中光着膀子,像头发疯的狮子,哪里敌人多,他就向哪里冲去。正杀得兴起,吴忠突然左腿一软,打了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他用手一摸左边大腿,满是鲜血,才知道自己负伤了。

此时,蜂拥而来的敌军已把红军压下了山顶,阵地上布满了敌我双方人员的尸体。吴忠见状,机智地就地一滚,趴在一个灌木丛中。他解下绑腿带简易地包扎了伤口,又从腰间摸出两颗手榴弹,揭开后盖,拉出导火环,准备必要时与敌人同归于尽。

几个敌人抬着一挺机枪走到树丛边,看了看满身血水的吴忠,以为其是死尸,将其踹到一边,架起了机枪。吴忠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吭。此时,红军的反击开始了,英勇的红军战士在团长熊德成的带领下抡着大刀冲了上来。一旁装死的吴忠见状,眼疾手快地将手榴弹扔向了刚刚架好机枪准备射击的敌人。

一声炸响,几个敌人飞上了半空。吴忠用尽最后力气,滚到了机枪旁,掉转枪口,对着阵地上的敌人一阵猛射。敌人猝不及防,当即倒下一大片,余部皆乱作一团。反击的红军趁势夺回了阵地,敌人重被压回了山谷。此时,吴忠的气力也全部耗尽了,见到战友,他欣慰地笑了笑,便头一歪,闭上了双眼。

团长熊德成紧紧抱着吴忠,含着眼泪喊道:“吴忠,我的小吴忠,你不能死啊!”摇了半天,吴忠也没反应,熊德成以为吴忠已经牺牲,只好站起身来,擦了一把眼泪,吩咐好好安葬吴忠。就在吴忠的同乡唐文典忍着悲痛,准备掩埋吴忠的“尸体”时,吴忠却又“活”了过来。原来,吴忠只是由于流血过多,昏死过去了。就这样,他又“捡”了一条命。

黄猫垭之战是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是役,红军共歼敌1.4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而红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大批优秀指挥员和战士阵亡,与吴忠一同参军的二哥吴光玉也在此役中壮烈牺牲。

掩埋了二哥的遗体,吴忠强抑着失去亲人的痛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的事业中去。吴忠的勤奋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在1935年3月陕南战役结束后不久,不到15岁的他便被调到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部任共青团书记,成为我军的一名营职干部。这年5月,他在吴孟等人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吴忠指挥的景阳冈战斗,以及在战斗中发明的“谷子战术”,令他声名鹊起,步入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之列。

那是1942年的8月,为发动对日军的秋季攻势,在冀鲁豫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吴忠所在的教导第三旅八团被赋予拔除楔入昆张根据地的徐楼据点,恢复与扩大根据地的艰巨任务。当时,吴忠任第八团作战参谋。

在仔细分析了侦察员搞到的详细情报后,肩负拟定作战计划重任的吴忠陷入了深思:徐楼据点驻有500余名伪军,装备精良,设防严密,且有公路通往阳谷县城,随时可以得到阳谷日军的增援。如果硬打硬拼的话,在装备、兵力上都处于劣势的八路军,是完不成作战任务的,而且自身必定遭受重大损失。如何才能巧妙地消灭敌人,拔除据点呢?吴忠把眼光投向了徐楼通向阳谷县城的必经之路--景阳冈。

景阳冈位于张秋镇以西不远处,传说是《水浒传》中英雄武松打虎的地方。岗上松柏葱葱,岗坡荆棘丛丛,岗下是茂密的谷子地。由于雨水充足,这年的谷子长得特别好,加之植株浓密,简直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吴忠望着这些浓密的谷子,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了。

吴忠的计划是以八团主力围住徐楼据点,但不急于进攻;八团余部在景阳冈利用茂密的谷子地,拦住并消灭由阳谷县城出援的日军部队。吴忠分析认为:景阳岗是阳谷援敌到达徐楼的必经之地,那里的地形适合我军打伏击战,而茂密的谷子地也有利于农民出身的八路军战士灵活消灭敌军;景阳冈又在徐楼守敌的视线之内,消灭了阳谷增援的日军,徐楼守敌的士气自然崩溃,那时再攻徐楼,将易如反掌。

团长夏德胜采纳了吴忠的作战计划,当即做出战斗部署:由自己与政委李仕才带一、二、四连包围徐楼,围而不攻;吴忠带三、五连设伏景阳冈,消灭阳谷出援的日军部队。

8月5日,徐楼战斗正式打响。夏德胜带领攻击部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将徐楼守军团团围住。在徐楼防守的伪军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急电向阳谷日军求援。

阳谷县城的日军指挥官接报后,立即率队增援。不仅城内的一个小队日军倾巢而出,还带上了两个连的伪军。骄横的日军以日军小队在前,伪军在后,向徐楼据点扑来。

得知日军援敌出动的情报后,吴忠当即决定:以五连部署在景阳岗前的郭卫陈庄,负责对付增援的伪军;他率领三连在岗上伏击日军小队。

中午时分,敌军出现了。五连依计行事,将前面开路的日军小队放到了景阳冈。此时,我军早已准备就绪:三连二排、三排埋伏在岗底的谷子地中,吴忠则带一排在岗顶阻击日军。

骄横的日军发现了岗顶八路军的身影,掷弹筒、迫击炮齐发,嚎叫着向岗顶压来。日军逐步逼近岗顶,吴忠带领一排抵挡了一会,便“仓皇”向岗下的谷子地里跑去。

日军指挥官见这一小股八路不是“逃”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而是弯着腰在半人高的谷子地里转圈,误以为是八路逃命时慌不择路,便想消灭这股八路。于是,日军指挥官将其指挥刀一挥,带着队伍杀下景阳冈,冲入谷子地,对吴忠紧追不舍。双方在谷子地里展开了追逐。

突然,跑在前面的几个日军接连摔倒在地。原来,他们穿的是“牛蹄脚”皮鞋,中间开口,敞口较大,平时走路透气防潮,但在谷子地里却举步维艰。由于地里的谷子密度高,被日军踩倒后,谷穗正好卡在皮鞋的敞口处,谷杆则将鞋紧紧缠住。跑得越快,缠得越紧。

所以,进入谷子地的日军,很快就被谷子缠得摔倒了一大片。倒下的日本兵有的坐在地上用刺刀割谷颗,有的在四处找被缠掉的皮鞋,根本顾不上再追击吴忠他们了。日军指挥官也被绊倒在地,急得乱叫乱喊。

这就是吴忠精心设计的“谷子战术”。吴忠在先前勘察地形时,曾亲自做过实验,知道日军的皮鞋在谷地里行走不方便,而八路军战士穿的布鞋则可以在谷子地里来去自如。因此,他才选择了利用景阳冈的有利地形,来与骄横凶残、装备精良的日军在谷子地里一决雌雄。

看到日军在谷子地里乱作一团,吴忠便令部队出击。隐蔽在郭卫陈庄的五连突然开火,截住了跟进增援的伪军两个连。而早已埋伏在谷地里面待命的三连二排、三排则突然从日军背后杀出,吴忠也带着一排转过头来向日军逼近。日军逐渐被压制在了谷子地的中央。

八路军冰雹一样的手榴弹炸得日军晕头转向,日军小队长也被击毙。渐渐地,日军火力越来越弱,八路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到后来,吴忠带领三连战士从四面八方端着刺刀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穿布鞋的八路军战士在谷子地中如履平地,而穿皮鞋的日本鬼子被谷子缠得动弹不得。一些日军眼睁睁地看着八路军战士的刺刀刺向自己的胸膛,但却毫无招架之力。

就这样,一场谷地里的歼灭战,只用了18分钟就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是役,日军一个38人的小队全被歼灭,而三连只有一人牺牲,一人负伤;五连也在郭卫陈庄击溃了伪军的两个连。

徐楼据点炮楼上的伪军得知景阳冈日军小队被歼灭后,吓得魂飞魄散,不待包围据点的八路军发动攻击,便丢弃据点,仓皇突围而去。夏德胜、李仕才指挥围攻据点的部队进行截击,吴忠也率领三连、五连冲杀过去,在两面夹击下,500余名伪军被全部歼灭。

景阳冈战斗吴忠所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极小的代价全歼骄横的日军一个小队,并击垮伪军两个连,为我军攻打徐楼据点创造了重要条件。景阳冈战斗成为冀鲁豫军区部队的模范战例,吴忠也因此战被人们誉为“活武松”,事迹传遍根据地的每个角落。就这样,吴忠因其创造的独特的“谷子战术”而声名鹊起,在同级指挥员中脱颖而出。

章缝集一战扬名抗战胜利后,吴忠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旅五十八团团长。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置战后全国人民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于不顾,悍然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再次挑起内战,吴忠又率部参加了保卫人民胜利果实、争取实现真正和平的解放战争。

他先是率部在吕庄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一八一旅旅部,毙俘敌1500余人,受到军区通令嘉奖,接着又在1946年10月的章缝集战斗中一战扬名,受到野司刘邓首长的通令嘉奖,成了闻名全军的英雄团长。

章缝集是位于巨野以南的一个大集镇,当时驻守的是国民党整编十一师十一旅三十二团。随着1946年9月2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以围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十一师为目标的巨野战役,吴忠所在的七纵作为野战军的主力纵队,被赋予了歼灭章缝集守敌这一战役中最为艰巨的攻坚任务。

-整编十一师就是后来的国民党第十八军,诞生于1930年8月,部队全套美式装备,并由美国顾问调教,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中建军最早、军史最长、实力最雄厚、影响最大的一支老牌劲旅。师长胡琏是黄埔四期毕业生,骁勇善战,号称“不败将军”,是蒋介石最宠爱的将领之一,毛泽东曾评论其“狡如狐,猛如虎”。

内战开始后,胡琏就率该师参加过进攻苏北鲁南解放区、围攻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诸多战斗。此时守章缝集的虽然只有该师的一个团,但兵力达3200多人,火力配置很强。在胡琏的指示下,敌三十二团在章缝集村外构筑了众多警戒阵地,在村内也沿街道构筑了许多地堡,整个村庄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相互支援的火力体系。我军由于缺乏重火器,接连攻击了好几次,都无法突入其阵地。

为了尽快消灭章缝集之敌,晋冀鲁豫野战军调整作战部署,调三纵、六纵支援七纵,以三纵、六纵对章缝集周围村庄的敌军实施攻击,并迂回敌后,彻底孤立章缝集之敌;以七纵攻击章缝集村内的敌军。七纵对章缝集的进攻遂成为战役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

接到任务后,七纵首长杨勇等决定:以二十旅担任主攻,从村西北角发起突击,以十九旅从村东北角实施助攻,对章缝集展开多路突击。10月5日凌晨,二十旅以五十八团、五十九团为突击队,以六十二团为预备队,对敌人发起攻击。

战士们在五十八团团长吴忠、五十九团团长晋士林的率领下,虽然奋力拼杀,无奈却被敌人牢固的鹿岸和壕沟水挡住,几次突击均未成功。一直激战到夜里,五十九团突击队才从北门突破敌阵,撕开了一个缺口。吴忠随即带领五十八团三营和六十二团参谋长张兴臣带的三个连队一起突进村里。

胡琏得知章缝集的寨墙被突破后,为免于整编十一师被分割包围,他立即命令十一师所有的榴弹炮、重迫击炮进行拦阻射击,封锁通往突破口的一切通道。同时,命令章缝集的三十二团不惜一切代价,对已突入的我军部队进行反扑,封闭突破口,截断村内外的联系。

在敌人激烈的炮火封锁下,我军打开的唯一的突破口被守敌封住了,突入村内的我军部队也陷入了守敌的反包围中。此时,突入村内的我军部队计有五十九团的二营、三营,五十八团三营八连、九连和团特务连所属警卫排、通信排各一个班,六十二团一营。

敌军经过侦察,发现我军突入村内的部队为数不多,且火力配置较弱,便仗着人多和装备上的优势,对我军突击部队疯狂发起反攻。几番拼杀过后,在敌军飞机、大炮等优势火力的攻击下,我突击部队伤亡严重,不仅同前线指挥所完全断绝了联系,而且处在章缝集敌人的心脏里。情况万分危急,但吴忠仍沉着镇定,一边指挥战士与敌死战,一边亲自端着重机枪扫射蜂拥而来的敌人。

突然,一颗子弹穿破了吴忠的颈部,他顿时血流如注,当即昏迷了过去。苏醒后,吴忠首先详细询问了战况。在他昏迷期间,敌军已经又发动了几次猛烈的进攻,我军战士在敌优势炮火攻击下,伤亡剧增,战斗力锐减,更为重要的是,弹药几近消耗殆尽。

面对此种情况,吴忠在心里做了最后打算,他叫来通信班长高继环,将随身携带的记有重大机密的笔记本交给了他,叮嘱他一定要将其送交旅首长,或者销毁,千万不能落在敌人手中。

高继环转身刚要走,又被吴忠叫住,吴忠将伴随自己数年的日记本掏出来,用他最珍爱的派克钢笔在日记本的封面上草草写下了四个字:“田涛(吴忠妻子)留念”。写完后,吴忠又细细端详了一会,才把日记本与钢笔交给高继环,说道:“这两件东西,你也想办法交给田涛,让她留个纪念吧!”

闻听此言,高继环哭了,周围的战士们也哭了。

此时,敌人的新一轮进攻又开始了,吴忠强忍着伤痛,带领着战士们先用手榴弹打击敌人。手榴弹用完后,又与敌人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在拼死一战的我军勇士面前,敌人畏缩了,丢下大批尸首,退了下去。此时,整个村内的我军突击部队已伤亡大半,幸存者也大多负伤。

关键时刻,我军村外主力部队的反击开始了。七纵六十二团和三纵七旅同时发动攻击,十九旅、二十旅随后跟进。吴忠听到村外枪声激烈,立即命令所有人员出击,接应主力。经过一番激战,我军重又撕开了被封住的突破口,两军合兵一处。

章缝集战斗于8日结束,此役,国民党军整编十一师三十二团大部被歼,遭受了自内战全面爆发以来国民党军“五大主力”最为惨重的损失。

在章缝集战斗中,吴忠与其率领的180名勇士,在四面受敌的险恶环境中,孤军奋战,坚守13小时,打退了火力绝对优势、兵力几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 20多次进攻,创造出了令人震惊的战绩,轰动了整个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全军上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伯承、邓小平为此特地签发通令,嘉奖以吴忠为首的章缝集战斗的180名勇士,赞扬他们“表现了超人的英勇和顽强”,“不愧为人民的英雄和模范”,并号召全军将士向他们学习。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发表了题为《龙凤之战的英雄团》的报道,报道了吴忠率领五十八团与兄弟部队坚守章缝集的事迹。吴忠一战成名,成了闻名全军的英雄团长。

首任机械化师长195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并任命吴忠为第一机械化师师长,龚纪明为师政委。

第一机械化师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机械化师,全师1.3万余人,辖属五六八、五六九、五七?3个机械化步兵团、2个榴炮团、2个坦克团、9个特种兵独立营,另外每团还编有1个坦克营,全师配有3架通信飞机,直属军委装甲兵指挥。

全师全部苏式装备、全部摩托化,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标兵部队,担负着为人民解放军机械化部队建设摸索经验的艰巨使命。刚刚参加完上甘岭战役回国、曾在南京军事学院系统学习了两年现代战争理论的新任师长吴忠,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为了使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不辜负党的期望,吴忠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发展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完成团以下分队的干部训练、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三年完成师的战役、战术合成。吴忠把文化学习、干部培训和技术训练确定为全师基础工作的重点。

当时,许多穷苦人家出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军官见到新装备就发懵,不要说学习操作,就连一些基本术语都听不明白。吴忠本人尽管在军事学院学习过军兵种知识,但要具体操作新装备、指导部队训练,也是一筹莫展。要尽快了解熟悉新装备,掌握新的技术战术,不攻克文化关是迈不进门槛的。

吴忠下了狠心:“学,就是拿出吃奶的劲头,也要攻下文化关!我带头,所有人向我看齐!”他制定了文化学习的日程表,并四处求助,聘请教员。每次上课,吴忠都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宿舍的墙上也贴满了各种数学、物理公式和外语单词。一有空闲,他就面壁默诵,硬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俄语。师长以身作则,众官兵当然不敢怠慢,于是,机械化师的文化学习蔚然成风。

吴忠在机关和部队建立了严格的主官和参谋人员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集训班。从毛泽东军事思想到人民军队作战原则,从现代战争理论到军兵种常识,从条令、条例到分队战术,集训班的授课内容无所不包。集训方式也不拘一格,有课堂教学,有分组讨论,有现场作业,也有实际操作。

军官的技术培训也是一道难关。吴忠要求全师各级干部一年内都要“学会使用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学会驾驶各种车辆,会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尤其是技术兵种的干部,必须每人都“会驾驶、懂电台、能射击、善管理”。

有人感到这个标准定得太高了,一年之内难以达到。吴忠把眼睛一瞪,说:“你以为手里拿的还是'七斤半'(指步枪)啊,现在你指挥的是坦克、大炮、装甲车,连手中的装备都不明白,怎么抓好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又怎么指挥部队打仗?

不懂技术,就不配做机械化师的干部,更不配做机械化师的指挥员!从我这个师长开始,一年之内,谁不会驾驶,谁不懂技术,卷铺盖滚蛋。机械化师不养混饭吃的闲人!”

吴忠本来就对新事物充满兴趣,遇到新鲜玩意必要动手摆弄一番,现在学习新技术、新装备,更是“磨刀霍霍”,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解放战争期间,他与国民党军的装甲部队交过手,吃够了坦克的亏。

现在自己手下已经有了坦克团、坦克营,而且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苏制T-34坦克,吴忠真是心花怒放,将其视若掌上明珠。他宣布:“两个月内,我必学会开坦克和射击。”他迷上了坦克,学驾驶,练射击。两个月后,他不仅学会了坦克驾驶和射击的技术,还获得了坦克等级驾驶员证书。

吴忠学技术的劲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每次到部队检查工作,见到新装备和设备他就问,就学,就亲自动手操作。无论是军官还是列兵,只要懂技术的,都是他的老师。他说:“要学真功夫,首先得有个厚脸皮,拜能者为师,不耻下问。”经过半年多的学习钻研,吴忠基本上掌握了机械化师配备的各种装备的操作技术。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命令使吴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吴忠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期间,因受命对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吊唁周总理的群众实行清场这一错误,被列为“揭批查”的对象(即清查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对象的运动)。中央军委决定免去吴忠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职务,开始对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进行清查。

临阵易将,这是兵家大忌。吴忠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接受中央军委的命令,那么就意味着自己要离开自卫还击战的指挥岗位,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与指战员在战前研讨了无数遍的作战计划,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如若违背中央军委的命令,那么就是公然与党作对,就会令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一心为党和人民事业着想的吴忠,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大局观,毅然选择了留在前线“以党性参战!”。

1979年2月17日凌晨,自卫还击作战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拉开帷幕。年近六旬的吴忠挎着自动步枪在热带丛林中指挥作战,成为世界军史上的特殊一景。随后,他指挥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全部、四十二军、五十四军各一部和两个坦克团协同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高平等6城,严惩了敌军,为?卫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贡献了力量。

回国后,吴忠以豁达、坦然的心境,从容面对长达8年的审查。直到1987年6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军区党委对吴忠作出最后结论:“经审查,吴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委书记,分管政法期间,没有参与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吴忠同志在 *** 中的错误,是执行问题。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经中央军委批准,予以结论。”

党和军委的结论出来了,吴忠也释然了,他感觉心上的沉重包袱卸下了,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并于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两个月后,鉴于吴忠的身体状况,中央军委批准他离职休养。

离休后,吴忠积极搜集资料,酝酿着写回忆录。后来,他撰写的《中原主帅刘伯承北渡淮河记》、《谆谆教诲寓深情--关于刘帅一封重要信件的回忆》等文章,成为我国党史、军史学者研究刘伯承的重要史料。在写回忆录的同时,吴忠还积极为部队的各项建设出谋划策,继续为我军的现代化和年轻化做出贡献。

1990年2月26日,吴忠将军在海南因车祸不幸逝世,走完了他69年的传奇一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8070.html

相关阅读: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