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盘点古代最有佛缘的皇帝:梁武帝、武则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唐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胄贵族阶层流行,并伴随特权阶层的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最终融入到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历史上信佛、好佛、倡佛的帝王将相很多,这里列举的是与佛门最有渊源的五个。

  1萧衍(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出生于齐皇室家族,自幼博读经书,“洞达儒玄”。齐竟陵王萧子良在鸡笼山西邸集会名僧居士,讲经说法,当时年轻的萧衍就常游其门下,为子良门下“八友”之一。萧衍后来废齐建梁后,极力提倡佛教,且身体力行,使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时达到了鼎盛。

  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他的带动下,梁代王公贵族纷纷仿效,捐资建寺,一时寺院剧增,仅建康(南京)一处就有五百余座,全国则有二千八百余座,较大的寺院往往周宇环绕,延袤数里,有若天宫。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京城建康佛教盛况的形象描写。

  除修建寺庙以外,萧衍还热衷铸造佛像、举办无遮大会等活动,他曾为证明自己虔诚信仰佛教,还先后四次“舍身”佛寺“为奴”,脱下皇袍,穿起法衣,为僧众执役,自愿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每次皆需群臣苦劝,并“以钱亿万奉赎”,于众僧默许后,方还皇宫。

  萧衍对于汉地佛教的又一重要影响,即明令僧众禁断一切肉食,规定破坏此戒者将以僧法、国法处置。难得的是身为天子的梁武帝还身体力行,从此不吃肉、不喝酒,晚年时更是一天只吃一顿,肉食一丝不沾,只吃豆类的汤菜和糙米饭。自此以后,素食便成为汉地佛教生活的一大特色:寺院僧尼一律素食,在家信徒也自觉素食。

  梁武帝多才多艺,擅长诗词歌赋,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称,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这种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导致了他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最终亡国身死。如同后人对南唐后主李煜的叹息之语:“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2杨坚(隋文帝)

  杨坚出生于具有浓厚佛教信仰的佛化家庭中,他的父亲杨忠就曾营造过佛寺(栖严寺)。后魏大统七年(541)六月十三日,杨坚诞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县)的般若尼寺,出生之后,即由比丘尼智仙抚养成人。当杨坚七岁时,智仙曾对他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这种家庭的熏陶和幼时的佛化教育对杨坚的影响应当是非常大的。因此,杨坚即位后,“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

  汤用彤先生曾言:“宣、静二帝之复教,疑实出丞相杨坚之意。故佛法再兴,实由隋主也。”由于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的佛教,尤其是在中原,已经面临存亡问题。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佛教复兴,他也为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正式化、国家化、制度化方面出力。

  此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其成为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曾经一度毁于北周,经隋文帝重建,得以复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5381.html

相关阅读: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