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对当时36岁的金正日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三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金正日提出“我们朝鲜继续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口号,表达了对中国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更强调“自力更生”。
1983年6月2日—12日,金正日访问了中国。那是1980年金正日被确定为接班人之后的第一次海外活动,也受到了中国方面的热情接待,可以从接见他的中国领导人名单中国看出,邓小平、xxx总书记、赵紫阳总理、政治局常委李先念、政协主席邓颖超……金正日也带着他的亲信,人民武装部长、劳动党秘书、朝鲜驻中国大使……
因为金正日访华期间已经看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邓小平期待金正日能问一些与经济有关的问题。79岁的邓小平向41岁的金正日讲了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中一些政策出台的不易,改革失败的教训,还详细说明的中国解决农村问题的经验。邓小平希望金正日听完自己的介绍,能对改革开放感兴趣,因为关系到中国国境的稳定。
令邓小平失望的是,金正日再听完他的介绍后,只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国会援助朝鲜吗?”邓小平略微思考之后回答说:“这是那时候才考虑的问题。”
结束访华,回到平壤的金正日说:“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的领导人是修正主义者。”听到这些话的邓小平感叹说:“他(指金正日)是一个一无所知的糊涂蛋,将来会做出威胁中国命运的事吧!”
邓小平的忧虑几个月之后就变成了现实。1983年10月9日,时任韩国总统的全斗焕在仰光进行国事访问,准备到缅甸国父昂山的陵墓献花时,突然发生针对他的爆炸事件,导致陪同全斗焕的副总理徐锡俊、外交部长李范锡等17名韩国官员和4名缅甸官员共21人当场炸死,另有韩缅双方数十人受伤。全斗焕总统和夫人李顺子因为迟到,侥幸逃出鬼门关。
韩国总统期望能够改善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金正日认为是对朝鲜的威胁,于是做出这一举动“警告”韩国。对朝鲜来说,中国与韩国建交是不可原谅的。1992年9月,韩国总统卢泰愚访华,北朝鲜说中国是“向帝国主义屈服的变节者和背信者”。
金正日会成为北韩邓小平吗
2001年,金正日曾访问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市,参观了当地的股票交易所和合资企业。虽然中国官员透露他曾说中国关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金正日没有直接对他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做任何评论。这本身已经包含着一种恭维,因为在1983年访问上海时,他将刚刚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称作“修正主义”。
1月20日,北韩首脑金正日展开中国南方之行。尽管官方媒体对他此次之行闭口不提,但是他还是被海外媒体注意到在深圳等中国经济改革前沿阵地出现。随后,在北京,金正日这次“南巡”开始显现出其效用。他表示,他将首肯北韩走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
当然,他的先行者是中国的邓小平。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为中国带来了巨变。金正日能够复制他的成功吗?
金正日访华之旅与中朝新“兄弟关系”
休会数月的六方会谈,在金正日访华之旅后出现重要契机,外交界盛传新一轮会谈将成为中国春节过后的首要大事。作为东北亚地区神秘的核心人物,金正日每次曝光都引起世界瞩目,而此次非正式访问获得国际舆论高度评价。有媒体从朝鲜与美国关系角度,解读金此行是为争取中国,迫使美国解除对北韩的经济制裁。还有很多媒体从行程上判断此次是经济考察之旅,因而名之为金正日宣示“经改决心”之旅。
有学者认为,从外交技术层面,朝鲜可能借助与中国的亲密关系,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但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看,选择适合朝鲜发展的道路才是其背后的潜台词,而这也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根本途径.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本质是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的发展空间问题。
急于寻找发展道路的朝鲜,由于起步晚且受意识形态的限制,承受内外双重压力,步履维艰。幸而金正日已经务实地逐渐打开门户。而且,朝鲜有个明显优势,那就是近邻友邦的“中国经验”可以成为很好的参照。这样,朝鲜经济改革就可以避免弯路,直接从高点起步,有了快速跨越发展的可能。
金正日多次来华参访,亲眼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尽管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观念的不同,两国一段时期貌合神离,“兄弟”情谊出现裂痕,然而中国与朝鲜双方终究是经历了历史和战火的考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展现,金正日开始认同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并加以学习。因此北京观察家认为,此次金正日对中国南方开放前沿高度评价,可以视作两国“兄弟关系”的重建。
中国对于金正日此次来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亲自陪同金正日参访全程,这也是中国“共富”、“和谐”外交新思路的实践。观察家指出,中国愿意主动充当引导角色,协助朝鲜发展经济,对弥缝东北亚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亚洲板块整体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事实上,此次金正日“取经”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姿态,博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和期待,这无疑将对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起到正面作用。
金正日惊叹中国巨变「夜难眠」
了解朝鲜事务的北京消息人士今日向华尔街电讯社记者披露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访华行程的内情和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据悉,金正日这次访问中国,原定行程是到东北参观,后在朝方的建议下,金正日改道南下广州、深圳等城市参观取经。北京消息人士描述说,金正日对广州和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访问广州大学城时,金正日深为震憾,当晚他「入夜难眠」,长时间思考着如何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去推动朝鲜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五年前,金正日访问上海时,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的陪同下,曾经参观了上海外滩,原计划参观的时间仅半个小时,但金正日伫立在黄浦江边,远望对岸浦东新区璀灿的夜景,逗留了很久,迟迟不愿离去。当时曾他动情地说,今天的参观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不得不思考朝鲜未来的经济该怎么发展?
北京消息人士披露,国际社会对金正日此次访华以及朝核六方会谈的议题十分关注,其实,金正日这次访问的主要行程是到中国各地参观、学习。当他结束南方之行抵达北京之后,金正日感触很深,据他自己对中方人士说,他不愿意看到朝鲜目前的发展现状,希望朝鲜的社会经济能够进一步向前发展,在保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吸纳市场经济的活力;同时结合朝鲜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向中国学习,希望未来朝鲜经济的发展能打一个「翻身仗」。
据官方报道,金正日一行自一月十日至十八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期间,金正日参观和考察了三峡大坝,以及广州、珠海和深圳等城市,这是他第一次到深圳访问,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据北京消息人士称,这次金正日访华,中共高层和中国政府均非常重视,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都专程陪同朝鲜客人参观或出席了会谈。据披露,金正日在京虽然仅停留了一天左右,但他在与中共中央高层会谈中就朝核问题和六方会谈作出了三点承诺。一是朝鲜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不变;二是朝方将履行第四轮六方会谈所发表的共同声明;三是朝方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的立场不变。金正日表示,朝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克服当前六方会谈所遇到的困难。不过,金正日反复强调朝鲜不能接受美国对其的所谓「经济制裁」,朝方不能戴着「制裁的帽子」参加六方会谈。
金正日早有意学习邓小平改革开放
外交界普遍认为,反应堆问题可能成为会谈的主要绊脚石。假如金正日愿意考虑水力发电,则六方会谈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无疑会提高。说到金正日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有兴趣,其实一直可以追述到1997年香港刚刚开始“一国两制”的时候。当时,平壤就委托一些与其关系比较好的西方人士,到香港秘密搜集香港“一国两制”的做法,以及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对“一国两制”的研究报告。
据当时可靠的内幕消息,金正日有意模仿香港在朝鲜境内建立一个“一国两制”的经济自由贸易区,这就是后来的新义州经济特区的最早来历。虽然新义州经济特区搞得不伦不类,其特首杨斌也因经济问题遭到中方逮捕,但至少说明金正日确实想迈出经济改革的步子,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做。
金正日有意搞经济改革,还体现在2002年5月对粮食价格的改革上。当时,平壤对军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加薪,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已平抑达四十年之久的粮食价格,虽然后来也未有更为明显的改革成果,但至少说明金正日一直试图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有所探索。2002年10月开始的朝鲜核问题打乱了金正日的部署,也转移了国际社会对朝鲜内部正在发生的和平变化的注意。此次秘密访华,金正日愿意重返六方会谈框架,以及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显示出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未来可以继续施展的战略空间。
中美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合作,坦率地讲就是互相借助对方之手解除朝鲜核武装。但朝鲜核武装解除之后,中美的终极战略利益将立刻不同:美国的终极目标是铲除朝鲜政权,继而导致产生一个由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而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利益。对中国而言,朝鲜是一道天然的战略屏障,但朝鲜由于长期脱离国际文明社会,也是一把双刃剑,若处理不好,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将对中国自身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而且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也有利于中国在美国面前保持较为独立的外交定位,一如1989年“**”事件后欧洲国家面对中国的态度,即着眼于在合作中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现代文明秩序。事实证明,欧洲的做法不但赢得了中国的更多好感,而且也在欧美关系中保持了欧洲的独立外交定位。现在看来,北京和平壤在这方面的互动开始走上较为良性的轨道。但金正日返回平壤后在实行改革开放方面一定还需要中国更多的指点,因此北京仍须随时缜密评估,步步谨慎。
朝鲜将实施新经济政策
《日本经济新闻》就金正日此次访华发表评论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通过对华访问,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经过多次的视察和会谈,朝鲜已经下定决心研究招商引资等新经济政策。中国似乎也向朝方保证积极提供援助,以支持北朝鲜自主的“改革开放”。
该评论还说,胡锦涛去年10月在平壤举行的中朝首脑会谈中,提出了“密切高层往来”、“推 进经济交流”等四项建议。不到3个月,金总书记就访问了中国。朝鲜从2002年7月开始实行经济改革,至今已3年半,鲜问题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该国今后将加快推进改革开放。韩国有报道称,朝鲜正准备在其西北地区建设一个“北朝鲜版的深圳特区”。
日本《产经新闻》1月18日的一则报道也认为,金正日此次访华期间,视察了改革开放第一线广东省,这会被视为朝鲜开始认真重建经济的征兆。 道说,1983年,金正日首次访华时,在邓小平的建议下视察了深圳。2000年5月,金正日就任总书记后首次访华,第二年1月视察了上海,他称赞中国改革开放,并在朝鲜也着手实施了价格改革。
《产经新闻》18日的另一篇题为《金正日“南巡”意在彰显改革决心 》的报道说,有分析认为,金正日是要通过视察深圳等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昔日的“南巡”故地,彰显改革决心。有报道指出,金总书记此次视察特意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学习目的不言而喻。可以预想,金总书记回国后必定会着手制定新的经济改革措施。
金正日会成为北韩邓小平?
纽约时报1月26日发表文章指出,金正日结束中国之行以后,关于他是否为其2002年就已经开始的经济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的争论甚嚣尘上。但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即使他愿意进行中国式的经济改革,但他是否具备这个能力?
金正日曾尝试带领他的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大多数分析家认为,除了将韩国带上更自由的道路,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当北韩2002年7月开始施行改革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Sejong学院研究中心的政治观察家Paik Hak-soon表示。
2001年,金正日曾访问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市,参观了当地的股票交易所和合资企业。虽然中国官员透露他曾说中国关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金正日没有直接对他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做任何评论。这本身已经包含着一种恭维,因为在1983年访问上海时,他将刚刚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称作“修正主义”。
金正日的2001年中国之行似乎对北韩2002年经济政策的出台形成了相当的影响。中央计划权力开始逐步下放至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商品的价格开始可以根据供需的情况自由浮动。同时,北韩政府和一家南韩公司合作建立了开城(Kaesong)经济特区,280名南韩管理人员和5670名北韩员工现正在这个经济特区一起工作。但是,去年秋天,政府似乎又在通过关闭市场及限制配额的方式重新恢复对经济的绝对控制权。这一后退使许多批评家开始质疑金正日是否有这个海量来承受经济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比如通货膨胀。但是其他人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而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改革中也曾有类似的举动.
在这次“南巡”中,金正日的随行人员包括了一些一直以来都急着在北韩复制中国式改革的经济官员。这次,他访问了中国经济特区,并特别在于胡锦涛的一次晚宴上谈到了这次访问,这不仅使外界猜想北韩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将包括建立类似的资本主义实验基地。分析家指出,除了扩张非军事区以北的2个经济特区以外,北韩可能将重新恢复与中国、俄罗斯接壤的两个经济特区。
2002年,处于中韩边境的北韩城市新义州(Sinuiju)被开辟为经济特区。但是在经济特区开放之前,被北韩指定作为新义州总裁的一位荷兰籍中国人因为贪污受贿被中国政府逮捕。“金正日似乎想得到市场经济的好处,但又不想冒任何风险”,一家政治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的分析师克林勒(Bruce Klingner)表示。“他最关心的是对其政权的绝对控制力。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北韩在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上与中国有着显着区别。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农业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而北韩几乎已经工业化,但其斯大林式的工厂大而无用。“除非有大规模的外来投资,如果工业崩溃,其全面的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庆南大学的北韩问题教授Yang Moon Soo表示。
刚开始,中国非常依赖海外华人的投资以及外国投资者19世纪以来就对中国庞大市场的强烈兴趣。北韩与中国和南韩的贸易额在近几年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分析家指出,如果北韩希望将经济改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必须修复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如果没有必要的能源和资助,北韩将没有能力来修复及重建其工业。直到金切实执行新的经济改革之前,对金能否成为北韩邓小平的争论仍将不止。在与胡锦涛的餐会上,他似乎在提供一些线索,“这次中国南部之行已经说服我们,得益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中国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让北韩人不禁在期望同样的未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3455.html
相关阅读: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