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
从历史上看,围绕太子而产生的权力争斗,那从来都是非常激烈的。为此引得帝国形成几大集团,一派支持太子,一派支持某个亲王,最后引得几大集团之间火并、两败俱伤的事实在太多了。
我们去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曹丕兄弟争得差点煮豆燃了豆萁;孙权两个儿子争得更是死伤狼籍;至于从前的袁绍两个儿子争得更是各率数万大军玩命打仗,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刘表两个儿子争得就更不成器了,弟弟刘琮费尽心机从哥哥刘琦手中夺来了权力,却把所有地盘拱手让给了敌人。
但晋帝国却从来没有发生这种太子之争。司马衷在毫无竞争的背景下,足足当了22年的太子。这本身就说明帝国内部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力量一直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绝不是他的父皇、母后支持他就能做到的。
太子的智力有问题,对普遍军政大佬而言;绝不是坏消息。所以帝国普遍军政大佬都是支持司马衷当太子的。只要细心看晋初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反对司马衷当太子的人,实际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历史上明确记载反对太子司马衷当太子的人,好象只有卫?与和峤,而这两个人也只是含糊其词的表达过一两次。除此之外,我们实在没有看到别人曾公开反对过司马衷当太子。
做为军政大佬们,实际上很少有人反对司马衷当太子的。未来皇帝智力有问题,那属于皇帝的权力,自然就得让军政大佬们共同分配。辅政大臣会行使皇帝的权力,但辅政大臣再怎么也不是皇帝;基于避嫌的理智,他也会把皇帝的权力分给其它军政大佬一部分。仅基于这种可能的利益,就会让他们会支持司马衷当太子。更可况,与一个强势皇帝相处,那是伴君如伴虎。
汉帝国的文、景皇帝是优秀的皇帝;清康熙皇帝是优秀的皇帝,但这些人成为皇帝后,那都是报着先发制人处世风格;总而言之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他们喊的口号通常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祸小,晚削晚反祸大。”总而言之,谁敢拥有强大的势力,皇帝不杀了他肯定会睡不着觉的。这种优秀的皇帝,也许是帝国的福音;但对那些拥有太多既得利益的贵族而言,恐怕实在是一种噩耗。司马衷那种人当了皇帝,他们自然不会有这种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们自然不会反对司马衷的太子地位。既然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都不反对司马衷的太子地位,那有心反对司马衷太子地位的人,自然也就只有闭上嘴了。
在贵族政治的权力搏奕中,很容易搏奕出一个低能、软弱、幼小的皇帝。因为在正常的权力搏奕中,普遍贵族都喜欢这种皇帝。从这层意义上说,司马衷能稳坐太子之位二十多年,绝不是某个偶然原因造成的。
后来的愍怀太子(司马衷的儿子)之所以死于非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太刚强、太有能力了;虽然他一再装出混吃等死的庸人模样;但那些处于强势的贵族们,都依然认为他是一个最危险的竞争对手。贾氏因此一心往死整他,他好容易躲过了这一劫,赵王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希望他快点死掉。
我们常认为愍怀太子后来太不求上进了,但我们却常常忘了,假如贵族们真认为愍怀太子不求上进,那他就用不着死了。假如愍怀太子就那父亲那种智商,那他就更用不着死了。因为一个无所是事的太子,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太子,绝不会对贾后、赵王等贵族代表构成威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53939.html
相关阅读: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