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邓小平一生中惟一一次赋诗是为何而作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史海秘闻 历史秘闻】导读:看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效,邓小平的心情难以自已,他即兴吟诵了一生中惟一所作的两句诗:‘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邓小平、杨尚昆在上海杨浦大桥工地听取情况介绍

邓小平(1904-1997)一生几乎不作诗,晚年在视察上海杨浦大桥时曾吟出诗句:“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2004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上海市委联合摄制,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承担拍摄的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与上海》)关于这两句诗,还流传另外一个版本,即“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200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小平您好》大型文献纪录片)究竟是“百年”还是“十年”?我们不妨对邓小平作诗的由来、内涵等作些分析,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邓小平吟诗的由来

邓小平一生题字不多,但在1991-1993年间,先后为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题写了桥名。据这两座大桥建造总指挥朱志豪回忆,在邓小平的晚年生活中,曾三次亲临这两座大桥视察。第一次是1991年2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在南浦大桥即将合龙之际,邓小平来到南浦大桥。在浮码头现场,朱志豪向邓小平汇报了南浦大桥工程概况、造价、资金来源以及开工后的建设情况。因为工程尚在建设中,邓小平没有就具体问题发表意见,但依然可从中看到他对黄浦江上造大桥的关注。

第二次是1992年2月8日,农历壬申年春节声声爆竹的余音还未在空中消散,邓小平又一次来到南浦大桥。此时,大桥已全面通车82天。当天上午10时左右,邓小平乘坐的面包车停在大桥中间。在时任市委书记吴邦国的陪同下,他下车来到桥上。朱志豪向邓小平介绍说:“您现在站在南浦大桥的中间,距地面高度58米。您给大桥的题字,已镶在主桥的桥梁上,每个字14平方米。”邓小平抬头看了一下,敏捷地问:“这座大桥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斜拉桥啊?”朱志豪回答说:“不是第一,是世界第三。第一在加拿大,跨度是465米;第二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跨度是457米;我们是423米,是老三。”邓小平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说:“南浦大桥具有国际水平,真伟大。”朱志豪又汇报说:“1991年5月开工的杨浦大桥主跨60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跨度的斜拉桥。”邓小平听了,露出微笑。此时杨尚昆走过来,邓小平指着大桥横梁上的南浦大桥四个大字,风趣地对杨尚昆和周围的人说:“看来我为大桥题的字,没有给大家丢丑。”一句话引起众人欢快的笑声。_

随后,邓小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杨浦大桥工地,工人们热烈鼓掌,欢迎老人家来视察。邓小平听取汇报后,观看了大桥的模型,他再三勉励建设者要精心施工,坚持质量第一,把这座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最大的桥建设好。第三次是1993年12月13日下午,上海寒风细雨,风力达6级,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左右。下午2时左右,邓小平来到杨浦大桥,身披雨衣的朱志豪在大桥中央等候。他对首先下车的吴邦国说:“外面雨很大,让我上车向小平同志汇报吧。”

但邓小平坚持要在杨浦大桥上走一走,实地看一看。他从车上下来,朱志豪陪老人家走了30多米后说:“您给杨浦大桥的题字已镶在大桥的两座主塔上,每个字大小也是14平方米。”此时邓小平往回走,朱志豪汇报说:“您现在站的桥面离开江面有62米,杨浦大桥比南浦大桥要高。杨浦大桥建设花了两年零五个半月,但杨浦大桥的规模要比南浦大桥大43%,工期反而缩短了,投资节约了1670万元,质量比南浦大桥还要好。杨浦大桥是当今世界上同类型的斜拉桥第一。”此时,接近90高龄的邓小平十分激动,紧握朱志豪的手,赞扬说:“感谢造桥的工程技术干部,感谢广大造桥职工,这是上海工人阶级的胜利,我向上海工人致敬。”风雨之中,邓小平兴致甚浓,他站在大桥上居高临下眺望浦东新区建设景象,嘱咐陪同的上海市有关领导:“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情系上海两座大桥??访南浦、洋浦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大江南北》,2004年7月刊

对于1993年12月13日邓小平视察杨浦大桥,邓小平的长女邓林记忆清晰:“那天风特别大,天也比较冷,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看一看,看了以后,在那个地方他很兴奋。说老实话,这个现代化,我父亲也只是脑子里到日本啊,到美国去看看。但是我们自己盖出来这个桥,而且这么漂亮,他还是很感慨。看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效,邓小平的心情难以自已,他即兴吟诵了一生中惟一所作的两句诗:‘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这个说法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肯定,见2004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P1367)。

“百年书”是什么

邓小平吟诗是在1993年底,诗中“百年书”究竟指什么?我们重新回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答案就会清楚。

1989年我国出现了“六四”政治风波,1991年苏联东欧发生了“多米诺骨牌”的政治剧变,我国的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究竟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式?这是关系到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其实,中国改革的启动就是对“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固化思维的否定。改革进程中,对改革的目标模式先后提出过五种构想。(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4)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拍板:“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直接影响下的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郑重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表明,从1848年马克思写下《共产党宣言》开始,经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百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中国社会主义数十年的曲折实践和改革开放十几年的惶惑与争论,中国共产党终于彻底摆脱了计划与市场属于社会根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目标模式,教科书没有记载,经典作家没有论述,它突破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百年以来人们思考的“禁区”。

邓小平的一生,见证了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的“百年”发展史。1920年9月6日,年仅16岁的邓希贤(即邓小平)和82名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的川东子弟,沿着出川的水道乘船第一次来到上海。走出“壶中天地”,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十里洋场。从当年拍摄留下的影片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这个“华洋杂处”的东方都市,在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西方殖民者眼里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邓希贤一行在上海短暂逗留以后,踏上了留学异国追求救国之路的茫茫航程。从此,邓小平时刻关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命运:从早年到晚年,从黄浦江畔登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到率军南下、将胜利的旗帜插遍浦江两岸;从新中国的早期建设到金山、宝钢的崛起;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再到浦东开发建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到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方面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之形象的先天条件。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特别关注了浦东的开发开放。他说:上海的浦东开发,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所以是全国的事。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邓小平特地嘱咐和要求当时的总理李鹏负责抓一下浦东的开发和上海的发展问题。(见《求是》杂志2004年第16期李鹏的回忆文章)在邓小平的关怀下,522平方公里的浦东新区从昔日一片陋舍农田,发展成海外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热土,近万家合资企业在这里接连诞生,“东方明珠”等一批批现代化大厦在这里崛起,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正在悄然形成。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发展的新“地标”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正在续写着马克思主义这部“百年书”的时代新华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53248.html

相关阅读: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