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辅(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
高季辅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
高季辅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封?县公,后又任侍中,加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率部降唐
高季辅年轻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武德元年(618年),汲县(今河南卫辉)百姓作乱,响应叛军。高季辅的兄长高元道时任汲县县令,也在叛乱中遇害。他率众出城,手刃仇人,将其首级祭于兄长墓前。不久,高季辅也加入起义军,纠集数千人,后与李厚德一同投降唐朝,被授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
切谏时政
唐太宗继位后,高季辅被擢拜为监察御史。他弹劾大臣,不畏权贵,后升为中书舍人。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评论时政得失。高季辅提出五条建议: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
减少对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
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帝在皇子面前的威严。
唐太宗看罢奏疏,深以为然。
辅佐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高季辅被授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八年(644年),高季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并兼任吏部侍郎。他主持铨叙,以允当著称。唐太宗特意赏赐他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并命高季辅与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等人一同执掌机要政务,辅佐太子。
担任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季辅与张行成在太极殿拥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高季辅被任命为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并封?县公。
永徽二年(651年),高季辅改任光禄大夫、侍中。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命高季辅兼任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3年),高季辅因风疾卧病在家。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并经常派宦官前去观察他的进食情况。同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37759.html
相关阅读: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