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国内提倡西学,图强御侮。如冯桂芬1861年在《采西学议》中说:“如算学、重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今欲采西学,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此后在上海创立了江南制造局,并附设了“翻译馆”,由徐寿和傅兰雅翻译出版了一批化学书籍,推动了近代化学理论和基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成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其在全国的影响超过了广东。同治年间广东设立了水师陆师学校、广州同文馆,于1868年创办的广雅书院(后改为两广大学堂、广东高等学堂)、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都开设有化学课程。至20世纪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普遍建立新式学堂,当时在广州有南海初级师范(后改为南海中学堂)、时敏中学堂、培正学校等。这些学堂已有系统的教育制度,化学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现在中山图书馆尚藏有清末年间两广方言学堂的“化学讲义”。光绪三十二年,广东贡院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规模略仿日本东京高师,采用分年选科制,选科分文学科、史学科、数理化科、博物科四科。可视为广东化学专门教育之始。
20世纪初的30年左右,赴欧、美、日留学者,攻读化学的也日渐增加,学成回国后,成为开拓广东化学教育和发展化学科学事业的先驱。1921年岭南大学建立了化学系,1924年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创建时,也开设化学系,作为化学的专门教育在广东已奠定了基础。留学归来的化学界人士,如留英的利寅,留美的陈宗南、吴鲁强,留日的李敦化、罗雄才,多在中山大学执教。
20世纪初年,留学英、法、比利时等国化学专业的中国学生组织起来,1907年在巴黎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部”,广东的利寅当时在英国参加了这个团体。现在的中国化学会是1932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当时教育部为讨论化学译名、国防化学及课程标准三大问题,召集化学讨论会,有十多个省市的45位代表(其中广东5位)参加,经过部分与会代表筹备,广东代表黄新彦力陈我国应有全国性化学会的必要,经过讨论通过了组织中国化学会的决定,并召开了成立大会及选举第一届理事九人、候补理事二人。广东的姚万年、黄新彦分别被选为理事及候补理事。广州的化学界由叶玉良、姚万年、康辛元等人筹备,于同年12月成立广州分会,会员代表33人参加,选举干事七人、候补干事五人,由卢德、姚万年、陈尧典为常务干事,当时同时成立的还有北平分会,属于全国成立最早的分会。广州分会是各分会中最健全者之一,至1934年会员发展到110余人。
至抗日战争前,广东化学教育有相当发展,广东化学界也开展一定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1928年中山大学理学院创办的《自然科学》刊物,每期都有三五篇化学方面的论著,此外还有《岭南科学》杂志。《化学工业》、《工学季刊》等,也常刊载化学、化工方面的文章。在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刊物《化学》及其他全国性的刊物上也常发表广东化学界作者的论文。吴鲁强对中国化学史的研究。把中国的炼丹术以及魏伯阳、葛洪和他们的著作向西方介绍,还编著有《药物有机化学》;陈宗南、区其伟合编的理科新著:《近代无机化学》、《近代无机化学实验》;李敦化的专著:《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法》;还有其他人有关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或化学工业的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学术气氛比较活跃。由此可见广东化学发展的大概。
广东曾较早接受和传播近代化学知识,在后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全国深入发展之后,京、沪、宁等地已后来居上,这大概是由于中国一向政治和文化中心主要在京沪宁,广州虽然开放较早,但一直主要作为商业港口,工业基础比较簿弱,化学的发展与此不无关系。今天广东的改革开放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有着很多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更深入的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19536.html
相关阅读:康熙天子为什么叫“玄烨”?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爱情传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层政斗下的女活佛与白花大蛇秽居案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