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奇说过这样一个意思:在我们党内,只有对三个人可以称职务,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周总理,一个是朱总司令,因为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没有必要改,对其他人,应该一律互相称同志。
本文摘自:《法制晚报》2015年11月6日第A34版,作者:王光美,原题:《王光美谈文革前夕的刘少奇》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那时还没有人民大会堂,会议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开的。
有一张少奇和我哥哥光英在一起的照片,就是在这次会议期间,他俩在怀仁堂的走廊里说话,记者照下来的。这是惟一一张少奇和光英两人的合影。虽然这前后他们见过几次面,但都没有合影留念。两人的工作都很忙,每次见面都很仓促,再说那时候人们照相很少,也想不到要留个影什么的。
整个会议开了将近两个星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听取了周恩来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大会闭幕的前一天,举行了选举。选举的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少奇同志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以后,有的秘书要称呼他委员长,挨了他的批评。在我们那里,工作人员之间都是互称同志,对少奇也一样。不管是秘书、炊事员、护士、保姆,平时都是称呼他少奇同志,从不叫他的职务、官衔。1954年少奇同志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以后,有一天秘书杨俊进少奇办公室报告工作,进门后叫了一声“委员长”。杨秘书以为,党内可以不称职务称同志,“委员长”是国家领导人的正职,应该称职务。杨秘书叫了两声,少奇没有答应,叫到第三声,他不高兴地抬起头来,说:“你怎么突然叫这个,不感到别扭吗?”
这一来,杨俊非常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正好在隔壁,听到动静连忙过来,笑着对杨俊说:“你干吗叫他‘委员长’呀!‘委员长’是对外的,在家里还是叫‘少奇同志’么!”少奇也说:“以后不要这样叫了,叫同志多顺口啊!”这件小事一出,后来身边工作人员再也没有人叫他“委员长”了,还像以前一样叫他“少奇同志”。所以在少奇这里,从来都是互称“同志”,不称职务,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最后。
少奇说过这样一个意思:在我们党内,只有对三个人可以称职务,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周总理,一个是朱总司令,因为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没有必要改,对其他人,应该一律互相称同志。所以在少奇同志这里,不但对他本人不称职务,对其他领导人也不称职务称同志,如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彭真同志,感到亲切自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0136.html
相关阅读: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