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虽然王朝政权各不相同,甚至都是通过武力推翻前朝,但还是都称自己为“中国”。到底“中国”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追溯起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官方史书??《尚书》的“梓材”篇中,原文讲:“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思是指“天神已经把中国的人民和他们的土地托付给周朝的先王”。此文作者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周公旦”,即“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时非常年幼,由周公摄政。由此推断,《尚书?梓材》创作于西周第三代王??周成王时代,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据今已有三千余年。可见,“中国”一词至少在周朝已经开始正式使用。
另外,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三篇提到“中国”。分别为:
1、《诗经?大雅?民劳》中提及“中国”四次,具体是:
(1)“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以安抚中国四方的人民”。
(2)“惠此中国,以为民杰”,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以满足人民的心愿“。
(3)“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让人民宣泄心中的烦忧”。
(4)“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使国家没有凶残事情发生”。
2、《诗经?大雅?桑柔》中提及“中国”一次,具体是:“哀恫中国,具赘卒荒”,意指“哀痛中国,发生如此多荒灾”。
3、《诗经?大雅?荡》中提及“中国”二次,具体是:
(1)“咨女殷商,女??于中国”,意指“你这个殷商的国君,你在中国作恶”。
(2)“内?于中国,覃及鬼方”,意指“你在中国激起众人愤怒,连国外的其它族类也不能忍受”。
这三首诗均是创作于周朝周历王时代,作者分别是召穆王和芮伯,是周历王时代的两位重臣,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劝谏周历王爱护“中国”,善待人民。《诗经》这三首诗再一次验证,三千年前西周时代就开始使用“中国”。
除了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考古发现的周成王五年铸造的青铜酒器“何尊”铭文中也提及“中国”,但写作“中或”,“或”是“国”字的早期写法。铭文写道:“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指“我(周武王)已经据有中国,自己已成为中国国民的君王”。这个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以考古的角度更加确认了西周已开始使用“中国”。
据考证,西周时期,中国是天子之国和诸候列国(即受封的藩国)并举的政治格局。周成王在位时,采纳周公提出的建藩屏国方略,分封诸候71国,让他们来承担保卫京都的任务。此时的“中国”应是指天子之国和各分封诸候列国的整体疆界范围。其中,天子之国是中国君王(即天子)的直接统治地区,各诸候列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是归属于“中国”,除军队和“礼乐”归天子之国调配外,在其它方面拥有自主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2131.html
相关阅读: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