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说起宁波历史名人,王阳明绝对是标杆级的人物。这位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儒家四哲的大学者,被公认为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6月28日下午,在宁波市阅读学会举办的“悦读宁波”讲座上,王阳明的故事吸引了满屋子的听众。原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上海社科院兼职研究员、现任宁波大红鹰学院阳明讲堂主持人的吴廷玉教授,与宁波市民分享了这位宁波古代“重量级”乡贤的奇闻轶事,尤其是这位旷世大儒与《周易》之间的渊源。原来,《周易》这本堪称“国学巅峰”的奇书,竟是王阳明人生拐点的一枚指南针??
相逢
之前
它是传奇 孔子为之倾倒
他是愤青 天赋异禀而平步青云
《周易》是一个传奇,王阳明也是一个传奇。
《周易》给人的印象,大概总是奇绝诡异,深奥艰涩的。吴廷玉说,关于它的由来,有很多传说版本,比较主流的说法叫“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指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是上古、中古、近古。上古时期的伏羲氏,创制了八卦图,中古时期的周文王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重点要说说孔子。他可能是《周易》最忠实的粉丝了,不仅写读书笔记,还极力为易经点赞,叫“赞易”。光点赞还不满足,孔子还写了十篇读书笔记,也可以说是十篇论文,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易传》,也是帮助后世人们理解易经的最好注释。
孔子对《周易》的痴迷,创造出了一个成语典故??韦编三绝。古时的书是竹简,以坚韧的牛皮绳来串联固定,孔子痴迷易经,走到哪里,就把易经带到哪里,白天看、晚上看,展开、合上,展开、合上,以至于拴易经的牛皮绳先后断了三次。后人于是用这个成语比喻读书的勤奋。在孔子的推崇下,易经进入了儒家经典的主流,被尊为群经之首。
生于官宦之家的王阳明,年少时是肯定接触过《易经》的。他是绍兴王羲之的后裔,祖父王伦官至翰林院修撰,父亲王华中过状元。王阳明可了不得,6岁就能拾金不昧,12岁就能说出“做人第一等大事并不是中举登第,而是读书学圣贤”这样有眼界的话来。28岁,他进士及第,常给皇帝写建议书,叫父亲看,父亲看了以后给他批了一个字:狂。34岁,他首次在京讲学。
总体来说,王阳明的前半生非常顺遂,而且是个标准的愤青。“人不能太顺,愤青也是要倒霉的”,吴廷玉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这个天才少年,如何栽了一个大跟头,几乎毁掉自己的人生。
因缘际会
跌落人生低谷的王阳明
因一个卦象而直面命途
1505年,明孝宗去世,15岁的太子即位为明武宗。宦官刘瑾趁机专擅朝政,排挤异己,许多上书进谏的正直官员或被杀,或下狱。次年,王阳明站出来仗义执言,为谏官撑腰,直接撞在了刘瑾的枪口上,被杖四十,随后贬到了贵州龙场做驿丞。
王阳明走到杭州,遇见了自己的弟弟王守文,就写诗云:携汝耕樵应有日,好移茅屋傍云山。意思是等我熬过这几年,咱就一起回家种田去。言辞中颇有灰心和归隐之意。弟弟一看,哥哥这身体也熬不住啊,干脆留他先住在杭州调养调养再说。王阳明就顺势留了下来。却愤青之心不死,开始在杭州讲学,结果风声传到刘瑾耳中,立马找锦衣卫去追杀王阳明。
赶紧逃吧!聪明绝顶的王阳明制造了一个“假死”现场:将自己的鞋袜丢在钱塘江边,让人以为他已投江自尽。没想到,假戏差点成了真:他坐的船不巧遇上台风,翻了。好在他水性还不错,顺流漂到了武夷山一带,然后在这里,偶遇了一位故人。
故人是位老道士。王阳明17岁那年去江西南昌迎娶妻子,新婚之夜他逃离酒席外出闲逛,在一座名为铁柱宫的道观里,认识了这位年过九旬的道士。两人相谈甚欢,王阳明连洞房之夜都忘了,第二天才被岳父家的人找回去。没想到,十几年后两人又在另一个地方重逢了。老道士说,我在等你。王阳明大惊,地球人都知道我跳江死了,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这儿?道士说:二十年前曾见君,近来消息我先闻。王阳明续了两句话:移家便住烟霞壑,绿水青山长对吟。
天灾人祸的连续打击,对王阳明来说的确有点迷茫,他想拜道士为师,就此出家。
老道士阻止了他的遁世之意,说,你不能跑,如果跑了,让刘瑾知道你既没死又没有去龙场,你就是欺君大罪,你的全家都完了。来,我给你算一卦。
这就是成就王阳明人生拐点的“异人一卦”。
道士占出的卦象叫“明夷卦”,卦辞写到:明夷,利坚贞。光明掩盖在大地之下,被压抑了,但要正视艰难。孔子进一步注解道,明夷卦象征着蒙受了大难,但要学习周文王和箕子那样,千万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1150.html
相关阅读: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