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大臣高士奇,在历史上是个争议极大的人物,褒则上天,贬则入地,可谓奇中之奇。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祖居浙江余姚,以钱塘籍补杭州府学生员(秀才)。康熙十年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为康熙所宠幸。有史家总结高士奇的一生仕途,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乃有七“奇”。
一奇:以一穷秀才身份,仅因写得一手好字,经人推荐后很快就成为康熙的心腹秘书;二奇:康熙每次外出都不忘带上高士奇,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名为君臣,实同师友;三奇:高士奇用金钱收买康熙身边的服务人员,公开半公开地套取他的生活起居和工作信息,然后招摇撞骗,转手倒卖,康熙却任其胡作非为:四奇:高士奇即使违法犯罪,康熙也是着意成全和保护;五奇:遭弹劾解职归里后,康熙对高士奇仍恩礼有加,充满真挚关爱和呵护;六奇:高士奇退休前,康熙不仅给他官升一级,而且在他退休几年后还给他提升实职,乃史所罕见;七奇:高士奇住所成了政府第二情报站或政府第二办公厅,康熙却始终不闻不问。
对高士奇的仕途之“奇”,清代野史笔记多有记载。昭?的《啸亭杂录》第八卷《高江村》中有这样的记载:“江村性?巧,遇事先意承志,皆惬圣怀。一日,上猎中马蹶,上不怿。江村闻之,乃故以潴泥污其衣,趋入侍侧。上怪问之,江村曰:‘臣适落马堕积潴中,衣未及浣也。’上大笑曰:‘汝辈南人,故懦弱乃尔。适朕马屡蹶,竟未坠骑也。’意乃释然。又上登金山,欲题额,濡毫久之,江村乃拟‘江天一览’四字于掌中,趋前磨墨,微露其迹,上如其所拟书之。其迎合皆若此也。”
这段笔记记载了高士奇逢迎康熙帝的两件事。前一件讲的是,高士奇(号江村),性格机敏,遇事都能够先揣摩人意、迎合对方,因而每次都博得皇上的欢心。一天,康熙帝打猎,因为马闪了蹄,险些从马上掉下来,因此很不高兴。高士奇得知此事,用烂泥水弄脏了衣服,急急忙忙去宫中侍候在皇帝身边。康熙帝很奇怪地问是怎么回事?高士奇答道:“我刚才落马掉进泥水里,来不及换洗衣服。”康熙帝听完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些南方人,原来如此懦弱。刚才我的马多次闪蹄,我都没有掉下马来。”于是,康熙帝的恼怒便消除了。
后一件讲的是,有一次,康熙帝登上镇江金山时,想题个匾额,但毛笔蘸了很长时间的墨,却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句,高士奇见状,便在手心上写了“江天一览”四个字,装着趋步上前磨墨的样子,向康熙帝微露了一下。康熙帝便照着他拟的四个字题了匾额。
其实,以今而论,后一件事无可非议。作为秘书,当领导在尴尬之时,理当巧妙解困。至于前一件事,那就有谄媚之嫌了,难怪世人诟病。纵观高士奇一生仕途,能得到康熙如此宠爱,这件事只是一鳞半甲也。高士奇仕途之“奇”,乃有四“奇”。
其一,奇遇也。高士奇能与康熙搭上关系,据《啸亭杂录》等史书记载,都说是大学士明珠推荐的。年轻时高士奇来京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明珠府上一个门卫家里教书。有一次,经门卫推荐,高士奇给明珠代写了几封要紧的信,明珠十分满意。于是,高士奇就留在府里担任掌书记。后来明珠再把高士奇推荐到康熙那里。另据史书记载,说是有一个叫祖泽深的官员将高士奇推荐到大学士索额图的亲信家奴当奴仆,不久这个家奴受贿事发,高士奇给他出主意挺过了难关,引起了索额图注意。索额图发现高士奇既善解人意,又写得一手好字,就把他留下来当幕僚。以后,康熙想找个书生当顾问,索额图就把高士奇推荐到了康熙身边。
其二,奇巧也。康熙离不开高士奇,其中必有原委。野史笔记上记载着高士奇数次随驾南巡时留下的几件趣闻逸事。有一年,康熙南巡来到杭州灵隐寺题写匾额时,笔一挥将繁体“?”字上部的“雨”字写得过大,下面就无从下笔了。高士奇见状,赶忙在手掌上写好“?林”二字露给康熙看。康熙就将错就错,写下了“?林”二字。故灵隐寺另有“?林寺”这一别名。还有一件就是《啸亭杂录》中说的康熙“江天一览”题字逸事。
高士奇逢迎取巧如此,实际上都是做了“功课”的。高士奇不仅上班不离康熙半步,而且对康熙下班之后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他也要努力想办法弄清楚。他对康熙八小时之外读了什么书尤其感兴趣。为此每天从家里出门时,高士奇都要装满一口袋金豆子,一到单位上,就找到康熙的贴身小太监,详细询问康熙的生活起居和工作信息,太监每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高士奇就送上金豆一颗,多讲多送,随讲随送,往往一口袋金豆,到晚上下班时,就一颗不剩了。由于高士奇对康熙的喜怒好恶无不了解,对康熙的一言一行无不知晓,包括对康熙所读之书事先都作了认真预习,所以不管康熙问他什么,哪怕是一些比较冷僻书的内容,高士奇都能对答如流,深合朕意。
其三,奇货也。高士奇利用自己的康熙近臣地位大捞好处,可谓“奇货可居”。如笔记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高士奇每天下班时,朝廷各个部门的大臣们都挤在他家门口马路上等候他回来,大学士明珠有时也在其中。高士奇目空一切,不予理睬。对于旧日“恩人”和当朝“宰相”明珠,高士奇还算给了面子,传话让明珠进去,两人交谈许久。对于其余的“部长”和“副部长”们,高士奇往往只选择其中的一至二人叫进去见见。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如此。朝中大臣不厌其烦地腆着脸来拜见高士奇,当然不单纯是套近乎拉关系,而是向高士奇探听只有他才知道的内幕信息,或通过高士奇之手向皇上传递什么东西。来人自然不会空着手,荷包里总要带几张银票,这就成了高士奇滚滚不尽的财源。
其四,奇功也。高士奇并非一个只会拍马溜须的谄媚之臣,他是一个工作勤奋而又富有才华的大臣。高士奇曾先后两次进入南书房工作,前后加起来长达十四五年之久。他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也是常事。高士奇虽不能说是一流书法家,但他的字写得漂亮,康熙很喜欢他抄写的文书典籍。高士奇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考证,勤著述,他的著作收录在《四库全书》有八部。康熙曾对侍从说:“朕初读书,内监授以四子本经,作时文;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可见康熙对高士奇的宠爱。
康熙二十八年冬天,高士奇终于因左都御史郭?上疏弹劾,离开了康熙帝。郭?上疏揭发了高士奇与原任左都御史王洪绪等人结成死党,内外呼应,招摇撞骗,大肆收受贿赂的大量犯罪事实。这道疏文一上,既容不得高士奇一伙半点狡辩,也堵死了康熙继续保他的所有门路,无奈之下,康熙只能令高士奇“休致回籍”。
当然,也有史家指出,郭?所以弹劾高士奇等大臣,实际上是太平盛世中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反映。这有待史家研究评析。平心而论,高士奇在历史上似乎还排不上奸臣、贪臣、谄臣。但按《荀子·臣道》对臣子类别“态臣”、“篡臣”、“功臣”、“圣臣”的划分,高士奇倒是可算得上一个“态臣”。何谓“态臣”,乃“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意思是:对内不能靠他来统一民众,对外不能靠他去抵御患难;百姓不亲近他,诸侯不信任他。但是他灵巧敏捷能说会道,善于从君主那里博得宠幸。
“态臣”缘何“吃香”?这就要谈到中国历史上古老而又沉重的君臣之道话题了。在封建社会里,君臣关系直接涉及到政风的好坏。臣子对君主应直言不讳,敢于发表真实的见解。君主应从谏如流,虚心听取各种意见。然而,正如范仲淹讲过的那样,从历史上看,“忠臣骨鲠而易疏,佞臣柔顺而易亲。柔顺似忠,多为美言;骨鲠似强,多为直谏。美言者得进,则佞人满朝;直谏者见疏,则忠臣避世。”翻开一部中华君臣之道历史,“柔顺”乃是解决君臣之间的钥匙。在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其实就是一句话——顺从。在这种体制下,忠直之士,敢言之人,结果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往往如杂草朽木一样被屏除掉。一个人要想发挥自身才干,只好将才性和奴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高士奇一类的臣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63275.html
相关阅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