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卧底河南高考替考队伍,微博上众人皆曰:其它卧底都弱爆了。山东学生千里当枪手,赴甘肃天水替考事件仍历历在目,这厢河南高考替考业又风风火火。
替考屡禁不绝的当下,大陆学生也开始把选择的目光投往香港澳门,甚至一些欧美国家,南科大则突破重围将高考比重变成60%——高考,说退出历史舞台终究有点为时过早,但出现新的替代品,也并非没有可能。
我们把镜头转移到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废除前夕,来对比下那时候的替考业。
清朝科举制度废除前夕的替考业 PK 现今高考替考业
河南高考替考行业默认的“定金额”是5K,大学辅导员游说学生参加替考,可以争1-3万。在替考业内,拿着雇主的身份证和准考证直接进场替考,被称作“硬考”。而通过伪造证件,瞒过监考老师审查进行替考则被称为“软考”。“甚至男替女都可以。”“管理监控录像的老师,会让摄像头定在该拍的地方。录入指纹也不会妨碍替考产业,不过是多走个过场而已。”将一个替考平安送入考场,雇主最少都需要付出10万元。其中,中介要抽成约两万元,考场当地的监考方拿到约两万元,五万元左右都得用于打通招办里的人,而枪手仅拿到一万左右。——南方周末报道河南高考替考链
再看清代枪手买卖的市场——雇倩者、枪架、枪手围绕着货币关系(枪资或中介费)展开,各尽所能,各谋所图,科场的市场化倾向已是格外地明朗,甚至堪称完备和制度化。这些枪替市场的参与者或为童生,或为生员,或是已经取得过科第的官员,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枪手,能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枪替服务。
在清代规模庞大的童试中,如清末探花商衍鎏所言,“童试大弊稽查之尤难者,则为枪手代倩之风”。从乾隆后期山东等地学政、大臣就童试情形所上的奏折中可窥其一斑。
有财无德之士不惜动用巨资另辟蹊径,以实现龙门科第的梦想,而那些科场失意而又缺乏谋生手段的士子则很容易走上卖文为生的道路。
在顶替这种作弊方式中,雇倩者、枪手、枪架(中介)等各种市场要素充分参与其中,围绕着商品货币关系,各显神通。并借助于“借字”或“票约”,在自我约束的机制下进行枪替交易活动。
还有一种方式叫龙门调卷。即本人人场,枪手也入场,完卷后相互调换,或是由枪手代写草稿,传雇倩者誊真,或是由枪手帮其改削文字,其前提是通过打通关节,把两人的号房安排在一块,谓之”联号”。这样枪手在做完自己的文章后,再利用多余的时间写文章出卖;或是先替别人起好草稿,再做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石两鸟的效果。
替考者中举 如何兑现银两
钟毓龙在《科场回忆录》中言:作枪替之人,不过欲得钱耳。癸卯科。余所闻枪手之价格,为前三后三。未入场之前,先付银三百元,是谓之前。场后榜出,不中则已,中则更付三干元,是为后三。然中试之后,雇主爽约不付,则如何?事犯重罪,不能涉讼也,则有一法,令雇主先出立借据,上书“某某科举人某某,因场后需用,向某某借到银三干元”云云。如此,则假使不中,则某某并非举人,枪手不能执此以索诈;假使中式,则有借据为凭,雇主无从图赖。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匡超人这样的穷酸人物,就是由于贫困潦倒,为利益所驱,才走上充当枪手、卖“艺”求生的道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333954.html
相关阅读: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