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毛岸英尸骨未能运回中国的内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在北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西北高坡上,朝鲜军人开始兴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九万平方米,一百一十五名党员、十六名团员和三名无名烈士的坟茔长眠于一百三十四棵青松下,其中包括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烈士的尸骨。

桧仓像朝鲜的许多山城一样,坐落在一片较大的山坞里。但桧仓这回泪水婆娑,因为这里的碑亭尽管雕梁画栋,但梁枋的四面有毛岸英、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等烈士的遗像。尽管黄、杨、邱、罗等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以及在朝鲜牺牲的团以上干部遗体,后来均已运回国内安葬在安东、沈阳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但朝鲜官方为了昭示后人:应铭记这些烈士的鲜血不可白流。

墓地翠柏环绕,肃穆凝重。烈士墓组成一个整齐的方阵,烈士们头枕青山,面朝祖国。然而,沧海横流,如今的这片墓地,已备受冷清。个中原因,一言难尽……

本文,特为毛岸英尸骨未能运回国内之始末,展开阐述。

我们回溯那个令人心情沉郁的时代。那年,那月,那一天,朝鲜战争爆发了。时间定格在:1950年6月25日。

当时,由于美国的武装介入,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抗美援朝。而彭德怀肩负着全国人民重托,带领着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10月7日晚上,毛泽东特设家宴为彭德怀送行。毛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书房兼办公室、客厅的菊香书屋举行。席上只有毛泽东、彭德怀、毛岸英三个人。

彭德怀只在毛岸英刚从莫斯科回到延安时见过他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再也没有见,席间,毛岸英向彭德怀提出了参加志愿军的请求。毛泽东也说:“岸英想跟你去打仗,要我批准,我没有这个权力哟!你是司令员,就收下他这个当兵的吧!”毛泽东还说:“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要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啊!”

彭德怀见父子俩早就有默契,且毛岸英态度坚定,只好表态道:“那就让岸英同志当我们的翻译官吧!”

可是,不久,一个残酷的事实发生了,这是毛泽东、彭德怀连同毛岸英的新婚妻子刘思齐都不愿见到的:毛岸英在1950年11月25日早上牺牲了。当然,当时很多中国人都不愿相信或接受这样的事实。

就在前一天晚上——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当是时,美国空军的强大举世皆知,他们派上千架飞机整天轰炸,志愿军司令部为此已先后换了4个地方。事实上,那天下午,两架绰号"黑寡妇"的美军侦查机,已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了一个多小时。

第二天上午9点多钟,正是敌机活动猖獗之时,可是,连飞机的影子都没有了,人们的思想开始麻痹了。毛岸英与战友高瑞欣回宿舍去喝水,随后又立即返回防空洞。到了10点多钟,还不见敌机,毛岸英离开了矿洞,向“彭总作战室”走去。 大约11点钟左右,凄厉的防空号突然吹响。正在值班的司令部的几位人员和毛岸英,就近隐蔽。就在这时,狡猾的敌机折转回头,向“彭总作战室”俯冲下来,随即丢下几十颗凝固汽油弹!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暂时瞒着毛泽东,怕他知道后,承受不了打击。有一天,毛泽东照例阅读来自朝鲜前线的报告。看着看着,他发火了:“把岸英调回来!怎么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

“主席,这是另一个翻译写的,岸英同志他牺牲了……”站在毛泽东身边的秘书叶子龙无法隐瞒了,他哽咽着讲述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毛泽东听后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屋内一片沉默。过了一会,毛泽东的目光开始缓缓移动,大概烟雾熏了毛泽东的眼睛,大概他想起了儿子许许多多的往事,他眼圈陡然一红,湿润了。其他人顿时泪溢眼眶。

沉默了许久,毛泽东吸完第二支烟,把烟头熄灭在烟缸里,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发出催人泪下的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的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事业而牺牲。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彭德怀默默地听着,眼里饱含泪花。他深知,毛岸英的牺牲,对国家,尤其是对毛泽东,是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毛岸英死后,关于如何安置毛岸英的尸骨问题,志愿军总部1954年12月曾经军委总干部部发过一份询问电报。此时,已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

因为军委干部部起草的复电,是要求志愿军总部将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觉得这样做是不妥当的。他是个心里有什么想法就盛不住,立刻想全盘托出的人,他主张“中国生、朝鲜死、朝鲜埋”,信的原文是:

“总理:

昨二十四日赖传珠同志拟一封电稿,将毛岸英同志尸骨运回北京,我意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以此教育意义甚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稿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敬礼

彭德怀

十二月二十五日”

按理说,在国内安葬毛岸英无可厚非,因此这样做并无特殊。但周恩来接到信后,征得毛泽东的同意,第二天就在信上批示道:“同意彭的意见,请告总干部部另拟复电”。同时,将彭德怀的信转送给了刘少奇、邓小平传阅。

毛泽东的解释是:“老彭说得对,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不能因为我是党和国家的主席,就给儿子搞特殊啊!”为此,毛泽东还特交待不要为毛岸英举行特殊的葬礼。刘少奇、邓小平圈阅后也都表示同意。

后来,刘思齐、邵华再次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毛泽东沉默良久,引用东汉初期著名老将军马援的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毛泽东没有同意她们的要求。

就这样,毛岸英与千千万万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于他战斗过的并用鲜血浸染过的朝鲜大地上。

一九五五年春,柳树柔枝钻出了嫩芽,白杨吐出了蕾苞,山坡下边的松林更显得郁郁葱葱。大榆洞后山上的野草染绿了地皮,满山的金达莱映红了天上的云霞。一年一度清明节,又到给亲人添坟培土的时候了,毛岸英的坟头又换上了新土。

一个叫朴真真的朝鲜女人,带着很多阿妈妮赶到毛岸英的葬身之所。志愿军战士问她:“阿妈妮,你知道这位志愿军烈士是谁吗?他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啊,毛主席的儿子……”朴真真像被电击了一下僵立着不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忘记了一切,只是泪流满面,嘴唇不停地抽搐。过了片刻,她面向北京方向,深深地施了一礼,又面向毛岸英的坟头施了一礼。这一切感动了在场无数的中国同胞。

行文至此,蓦然回想起毛岸英生前曾将改写的一首诗,呈给父亲,正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56011.html

相关阅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