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万历皇帝如何打败日本:让朝鲜人感恩了两百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1537-1598)统一日本,遂于1592年4月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应朝鲜政府之请,明军自7月起陆续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赢得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但不久,由于主帅轻敌致败。其后,双方基本停战,进行和谈。公元1597年初,丰臣秀吉复派兵侵朝,同年秋被明军击败,退守半岛南部沿海狭小地带。此后,双方互有胜负。次年秋,丰臣秀吉病死。明、朝军民最终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日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我们所说的那么简单,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解析这场战争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赢得并不轻松。以下,本文将以明、朝方的最高决策者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对战争的态度和处理为线索,分析其在战争中的决策失误及其原因,以此让更多的人更深刻地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也更深刻地了解当时明朝的内政外交情况。明朝的教训倘能为国人所借鉴,则笔者将深感欣慰。

  一、战争前——无视情报,疏于防范

  历史证明,丰臣秀吉妄图侵略朝鲜和明朝的图谋由来已久。早在1578年,丰臣秀吉尚是日本最大的封建主织田信长的部下,就曾向主子进言:“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成为日本权臣,终于在公元1590年完成了日本全国的统一,多年的战火熏陶,使其野心不断膨胀,同时,也为了平息国内封建领主对土地分配不均的不满,可能还有打开中国门户与中国进行商业贸易的企图,终于,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下令出动陆军16万,海军近1万直指朝鲜半岛。战争初期,朝鲜军阵阵溃退、节节惨败,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已经沦丧。溃败到如此地步,难道明、朝方面不知道倭人的阴谋以至于毫无防范吗?非也。

  山雨欲来风满楼。1590年至1592年3月间,丰臣秀吉为了准备侵略战争,大肆增加兵员、储备军粮,还征集、建造了千余艘舰船。丰臣秀吉的侵略野心及扩军备战的消息,很早便由在日华人传到了明朝。这位华人名叫许仪俊,原为福建人,后被倭寇掳至日本,当时他正在日本为日本贵族治病,所以能得到消息,然后他立即派人于1591年2月(另一种说法是3月)将消息送达福建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不敢怠慢,立即奏明神宗皇帝。遗憾的是,对于华人冒死送来的密信,神宗并不重视,只是简单地批示:“由兵部跟朝鲜国王联系。”同时,惯例性地责令沿海官员加强防备。

  1591年春,极度狂妄自大的丰臣秀吉致书琉球国王尚宁:“我将于明年春天进攻朝鲜,你也需要率兵前来与我共同战斗。倘若不听从召唤,我将先灭掉你的国家。”当时琉球尚是明朝的藩属国。尚宁接书后大惊,于当年4月向神宗告警。几乎与此同时,身在琉球的中国商人陈甲也得知丰臣秀吉的企图,设法报告了明朝政府。然而,神宗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丰臣秀吉

  其后,朝鲜两次派使者赶赴北京向神宗汇报日本侵朝、侵明的企图,神宗除了赞扬朝鲜国王对明朝的忠顺之外,就是赏赐银两、物品,不但自己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的预防措施,就连督促朝鲜整饬军备、防御倭寇的只言片语都没有。在神宗看来,小小的蛮夷岛国,进犯天朝,岂非以卵击石!

  于是,当日军大举向朝鲜开进之时,不但神宗仍在醉生梦死之中,就连朝鲜朝野上下,也仍是一片歌舞升平。战前缺乏防范意识,自然不会有任何有效的军事部署,敌人突然出现,“二百年不知战事”的朝鲜猝不及防,一触即溃自然在情理之中。

  二、出兵决策——反应迟钝,贻误战机

  朝鲜遭灾,国王立即派遣使臣到明廷求救。明廷震动,神宗也在第一时间征求臣僚的意见:援还是不援?明廷分成了对立的两派。

  主张出兵者以兵部尚书石星(战争开始后转而主和,成为主和派的代表)、大理寺卿宋应昌、山西道御史彭好古以及吕坤等人为代表。他们清醒地看到了日本的野心所在,认为日本以多年战争积累起来的军事资源,兴发全国兵员,必定不止要夺取一个朝鲜那么简单,其实质必然是想侵略大明,所以,“救朝鲜实为自救”,于是,积极出谋划策。彭好古提出了御倭的上中下三策:“迎敌于外,勿使入境,此为上策;拒之于海,勿使深入,是为中策;及至天津、淮阳之间,而后御之,是无策矣。”吕坤非常明了地指出:“倘若日本占有朝鲜,不但在地理上威胁北京,割断我们的漕运路线,且日本可以利用朝鲜的人口、资源,强大自己,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即出兵朝鲜,并力东征。”但是,以兵科给事中许弘纲为代表的一批人却反对出兵援朝。在他们看来,当年小规模倭寇侵犯东南沿海,给大明带来的麻烦就够大了,而今天倭人侵朝,可是正规军大规模出动啊,两个月就基本搞定朝鲜,其实力可见一斑,且明朝正在对西北用兵,国库空虚,所以,如果大明出兵援朝,实在难以说有取胜的把握。许弘纲就说:“藩属国只是天朝的护卫。只听说藩属国给天朝当卫兵,没有听说天朝给藩属国当卫兵的。朝鲜虽忠顺,然而自己不争气,国王治国无方,敌人一来就望风逃窜,国家已经土崩瓦解,还有什么值得救援的?某些大臣想在外国立功以流芳千古,希望陛下不要受到他们的蛊惑。”

  两派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作为皇帝股肱的内阁大学士们,吸取张居正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受到清算的教训,凡事依违期间,谁都不敢出头。神宗也犹豫不定,拖了两个多月,迟迟无法定夺。鉴于朝鲜战局日益恶化,朝鲜国王又多次派出求救使者,在石星、宋应昌等人的一再要求下,神宗才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救援举措。7月,神宗终于决定出兵援朝,但决心并不大。明知日本倾巢出动,而神宗只派了一名中级军官率两千兵马前往平壤,随后,又派两三千人渡过鸭绿江增援。这几千人马很快遭到挫败。消息传到北京,朝议为之震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大部分朝臣终于被逼达成出兵援朝的共识。神宗遂以宋应昌(1536—1606)为经略,抽调正在宁夏平叛战场的东北名将李如松(1549-1598)为提督,率大军4万3千人东征。经过充分准备,12月,明军渡过鸭绿江,浩浩荡荡开赴平壤。

  4月14日,日军在釜山登陆,随后势如破竹,朝鲜已经危在旦夕,而神宗却拖到7月才派少许兵力入朝救援,足足拖了3个月。如果从12月李如松率大军入朝参战算起,那么明朝参战距离战争爆发已达8个月之久。神宗反应之迟钝,令人咋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24115.html

相关阅读: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