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主题:我对李广的一点看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汉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友善的狸猫李广的军事生涯,他的被擒是一个转折点。“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这一战的确是李广蒙羞的一战,所以不能不说。当时汉军四路人马各万骑击匈奴,仅卫青破龙城斩数百人,其余各路皆败。对于这一点,不能不分析一下。假设卫青遇到的匈奴军实力相当或者只是稍逊的情况下,匈奴军以守城之地利,且有以往对战累胜的心理优势,而此战却被破城,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再则,龙城作为匈奴的政治中心,此一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若匈奴兵力不弱的情况下,仅亡数百人便弃龙城而去,这又怎么可能呢?既然卫青确实破了龙城且杀敌数百,那只有两种可能,一卫青以计取胜,二卫青所遇为弱敌。卫青的其它战役太史公皆作大量篇幅报道,而此役以计取胜又怎可不写明呢?实在是于理不通。我只能相信卫青此次所遇是弱敌。并且此役其它三路皆败,这不能不说明此役的决策失误,一次决策有误的战役而卫青却可以破龙城,分析这样的胜利而忽视其中的运气因素,这样的分析是不严谨的。请注意,我在此并非说卫青胜利全靠运气而与个人能力无关,我只是想说明,卫青此战的运气很重要。此次关于此役李广被擒之事,我不能不拿杨继业的被擒作比较。同样是错误的决策,同样是被擒,为什么没有人指责杨继业不够勇猛却怪罪李广呢?难道只是因为杨继业被杀而李广能天下无双之勇力逃脱?再则,因为此便说李广容易被擒,试问,李广七十余战,若易被擒又岂止于这一次?此战之后,李广便被贬为庶人。虽然以后又被启用,但其军事生涯从此开始走向没落。请看此役后李广还有多少战事。“元朔六年,广复为後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後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史记上只有以上三处战事,想史记不至于对李广的战事有所遗漏吧。第一次,广从大将军,诸将多封侯而广无功,暂且留至下文讨论。第二次,广以四千骑突逢左贤王四万骑包围,左贤王所领皆精锐这点相信大家没有异义,敌十倍于我且是遭遇战,而张骞军仍未至,这怎么不能不说是李广的不遇呢?或者责怪李广走得太快了?也不等等张骞?第三次,李广更是被派往偏道,迷了路,连敌人的影子也没看见。只看到李广无战功得以封侯,却不曾看到,李广有多少机会去立可以封侯的战功呢?而相比之下,卫霍等人的机会又何嫌其多呢?
再说说第一次广从大将军而无战的事。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让李广不独当一面而跟踪卫霍,也一定能象李敢那样封侯。那么此次李广跟随大将军又为何无功呢?是李广不再勇猛了吗?非也,此后李广还能以四千骑挡四万骑,可见其并非不勇猛,猛志尚存却不能立功,这又是为什么呢?书中没有写明,我们也不能瞎猜,否则是对古人的不尊重。但此处疑点甚多,因为一个疑点甚多的证据便妄下判断,这样的判断是不严谨的。“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请注意这里,李广自被擒之后所参加大战又能有几多呢?屈指可数。而在此役之前,有可曾有一人以击匈奴而封侯呢?且其所言“尺寸之功”非平常之“尺寸之功”,乃“以得封邑”之“尺寸之功”,小战立小功,是不可以封侯的,如那样,大汉的侯爵恐怕会太多而养不过来了。以上是我对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的看法。转自Netor网同纪念马踏匈奴??霍去病纪念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19410.html

相关阅读:清代《关羽族谱》被发现:他其实也是汉朝官二代
汉文帝: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吕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争宠
公孙敖怎么死的:四次为将的公孙敖因何被腰斩
刘邦异姓王有几位 异姓王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