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古代皇帝每月吃饭要花多少钱?清代皇帝吃的最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民以食为天,没有错说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习惯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真实而自然,对于每天的用餐,人们更是精辟的总结为“早饭无论如何要吃饱”、“午饭千万要吃好”、“晚饭最好要吃少”,直观地反映了人们整体的饮食习惯。虽然贵为天子的皇帝高高在上,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要按时吃饭,那么,皇帝每天也要吃三顿饭,他一个月吃饭要花多少钱啊?远了咱不知道,就是有史料记载也是模模糊糊的,离咱们最近的有皇帝的朝代是清朝了,咱就拿清朝的破事唠唠吧……

清代皇帝吃饭称为“传膳”、“进膳”、“用膳”。皇帝每天吃饭的地点并不固定,这要视其活动的情况而定。皇帝一般每天用餐两次。早餐是上午六点--七点左右,然后到下午一两点的时候吃第二餐,一般晚上六时许会进行一次“晚点”(小吃)。每天吃饭的时候,太监们会在预定的地点摆放好餐桌,当膳食从御膳房运送过来以后,太监们会迅速地按规矩摆放在膳桌上面,不许有丝毫的差错。平时皇帝都是一个人进餐,除非有特旨,召某人一起用膳。

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

为了伺候皇帝及后妃们吃饭,紫禁城内设有御茶膳房统一管理。膳房有总管三人,下设饭房人35名、承应长2名、承应人15名、疱长3名和庖人20名。乾隆年间,膳房又有了内外之分。内膳房下设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挂炉局和司房等机构。除此以外,清代还有官三仓、恩丰仓、内饽饽房、外饽房、酒醋房、菜库等,也都是供皇家役使的膳食和膳食原材料贮存机构。

皇上的份例菜肉每天22斤、计三十日份例共660斤,其中:汤肉5斤,共150斤;猪油1斤,共30斤;肥鸡2只,共60只;肥鸭3只,共90只;菜鸡3只,共90只。太后和贵妃的份例如下:太后:肉1860斤,鸡30只,鸭30只;瑾贵妃:肉285斤,鸡7只、鸭7只;瑜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如果把宫内的大臣、侍卫、等算进去一个月要猪肉31844斤,猪油840斤、鸡鸭4786只、加上鱼虾蛋品,一个月花消14794两白银,这还不算果品,饮料等。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皇家的吃饭有细致的描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吃饭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能说错的。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到了吃饭的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一道道传下去,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入明殿里,由套上白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有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桌。餐具上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名黄色瓷器,冬天则是银器。下拖以盛有日水的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了同样的原因,菜送上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过,叫做尝膳太监。在这些都尝过的东西摆好后,皇帝入坐前,一个太监高喊:“打碗盖”其余小太监将银牌子撤下,皇帝才开始就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22822.html

相关阅读: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