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简介
樊哙和刘邦一样是沛县人,就是现在的江苏一带。最早的时候以屠狗为生,和刘邦关系亲近。秦征兵,樊哙和刘邦一起逃难到芒砀山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江苏交界。后来和同乡萧何,曹参一起拥护刘邦为首起兵反秦。
刘邦当了沛公,他也被任命为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在丰县一带代表秦兵,征服了沛县。之后在攻打敌军的时候多次冲锋陷阵,斩下敌人首级,打赢胜仗。先后被封为国大夫,列大夫,上间爵,五大夫,有了贤成君的封号。
樊哙追随刘邦,多次打败秦兵,扩大了刘邦的势力范围。刘邦率军队进入关中,入住秦咸阳宫,樊哙劝告说不要贪图享乐,应该驻守回霸上。刘邦没有听从,这时候项羽不满刘邦入主咸阳,率兵攻打刘邦。两方军队力量悬殊,刘邦赶紧带着张良樊哙等随从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之宴,前去请罪。鸿门宴上,喝酒到一半,范增叫项庄表演舞剑。张良觉察不对劲,意识到项庄想借舞剑刺杀刘邦。张良借机出账外告诉了樊哙。樊哙立即拿着剑盾,强闯宴席,怒斥项羽,气势逼人,面于惧色,他直接指责项羽听信小人之言,不满刘邦,这要让天下人不服。项羽被逼问说不出话。这是刘邦乘机说要上厕所,离开酒席,赶紧和樊哙逃离鸿门宴。
樊哙把刘邦从鸿门宴危险中救了出来。
最后刘邦打败了楚军,建立了汉朝。樊哙则被封为大将军,舞阳侯。
樊哙的武器
历史上并没有特别说明樊哙使用什么武器,大概是和当时的其他将领一样,用剑,或者作战的时候用长戈。樊哙应该是喜欢哪种武器就挑哪种吧。对于樊哙来说,只要能杀人打胜仗的就是好武器。
鸿门宴中出现的樊哙手持剑盾入帐,那应该是为了防身为主,随身佩戴随刘邦来赴宴,并不是马上作战,而是防止短兵相交,所以剑盾是一个很好的防御武器。樊哙在作战时常常斩下敌人首级,而且数量不少。因为刀在秦汉的时候还没有普遍的出现,那时候应该以剑为主,佩剑砍人也是非常快的。
秦时明月里的樊哙,也就是改名前的大铁锤,用的武器是雷神锤。雷神锤,顾名思义,非常具有震慑力,巨大沉重,栓有一根大铁链,使用的时候,用巨大的力气挥动铁锤,杀伤力无敌。当然这个大铁锤角色和武器都是虚构出来的。动画和电视剧都虚构了这些,虽然真正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夸张性,但是这里本身并没有去追究历史真实性,就是为了表现樊哙的气魄。樊哙最大的特点就是威猛,用这个武器来说明他的性格特点,还成了他的标志名称,大铁锤。
古时的勾践剑,夫差矛都相继在现代被挖掘出土,也许樊哙的武器就藏在中国大地的某个角落,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所以秦时明月里的雷神锤不是樊哙真实所用武器,樊哙武器具体是哪一个还有待考证。
樊哙怎么读
樊字有很多种字义。樊本义是篱笆,有对事物限制,阻隔的意思;也有笼子的意思,关鸟兽的笼子。樊引申义有领域,范围的意思,古文很多用到樊;也有指边际,旁边;还有纷杂的意思。樊作动词,表示筑篱围绕,也表示关在笼中的意思。樊作为古代地名,是樊城的简化称呼,就是指现代的湖北襄樊。
樊作为姓氏,是中国庞大姓氏里的一支,源于姬姓。樊姓出了很多名人,樊哙就是其中一个。樊哙是汉朝开国大将军。樊字作姓氏也通盘音,但是樊哙樊读作烦音。哙,本义,喙,鸟嘴的意思;同快,畅快,开心的意思;还有吞咽下去的意思。哙作动词义有吞咽,喘息,呼气,因口字旁引申字义。哙形容词义宽敞明亮,诚心如意,平庸三种解释。樊哙里的哙是名字里的词。哙读音同快。樊哙读音为烦,快。
哙字许多人会误读成会,这不只是文化知识不够,去偏旁误读已经是许多人养成的一种习惯。哙字本身稍不注意就容易让人误读。脍炙人口,会稽,里会和加了偏旁的脍和哙一样都读快。可是秦桧这个历史人名里的桧却和会本音相同。怎么样,是不是被绕晕了?就连会字本身也有不同读法。但是字和语境还是有关的。比如人名地名的词组里的字就得注意。因为字本身的意义又有许多种,有时字会随字义不同有不一样的发音。樊哙,如果你知道这个是历史大将军人名,那么人名发音比较固定,樊哙的樊没有异读,哙也是本音。樊哙,烦快。掌握了字的知识,读正确发音还是很容易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04529.html
相关阅读:刘邦异姓王有几位 异姓王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
公孙敖怎么死的:四次为将的公孙敖因何被腰斩
汉文帝:史上最“小气”的皇帝
清代《关羽族谱》被发现:他其实也是汉朝官二代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吕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