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上读书人幸福感和地位最高的时代是宋代?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近日翻阅《宋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有宋一朝,文人的地位和幸福指数是其他朝代所不能企及的。他们状元及第就可以跨马游街,四处夸耀;开封也像盛大节日一样举城狂欢。这在宋以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就是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也只是在那里自鸣得意。这轰动的社会效应还只是起步,中举后的经济待遇那才让人馋涎欲滴。除了工资薪水,还有茶酒钱、职钱、给券(差旅费)、厨料乃至仆人的衣食等各种各样的杂费,另外还有“职田”,依官阶高下可得田四十顷至一二百顷不等。哪怕退休了,也会给一个管理道教宫观的名义,借此还能领取俸禄。放眼上下五千年,恐怕没有哪个朝代文人不对此眼红吧。经济权益在中举后就为他们准备好了,而政治地位的显赫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文人的地位远在武官之上,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都由文官担任。虽然岳飞、狄青等也做过枢密副使,但是这已经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说宋朝文人的幸福指数高,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还有一点,那就是人身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宋朝几乎没有文字狱,即使是苏东坡的“乌台诗案”,也只是被流放,但从来没有人因此而被杀。这在明清两朝那简直就不可想象。

  宋朝的文人为什么如此幸福呢?这应该和赵匡胤尊重和善待读书人密不可分。作为开国皇帝,他深知文人在安定人心、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因此,他不但重用读书人,建隆三年还在太庙里立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表言事者”的誓词,并规定后来的天子们都必须恭读。这份带有人性光辉的誓约,被宋朝历代帝王严格遵循,并最终成就了文人。

  说赵匡胤善待读书人,我们可以从几个小故事里读出其中的况味。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广为流传。乾德五年,平定了四川叛乱,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非常满意。赵普急忙拍马屁,把朝廷里的许多喜事都套在“乾德”这个年号上。翰林学士卢多逊突然不动声色地说:“真可惜,乾德是伪蜀国用过的年号。”赵匡胤派人一查,大吃一惊:乾德是前蜀的年号,还是亡国的年号。这让赵匡胤人丢大了。怎么处置赵普呢?他并没有因此而弃用赵普,只是将他招到御案前,蘸饱黑墨,在他的脸上乱写乱画,弄得他翰墨淋漓。

  按说,这事不治赵普的罪,也该治卢多逊的罪,而赵匡胤却以这样一种诙谐的手法收了场。而赵普呢?从此发奋攻读,并三任宰相。

  一次,赵匡胤在后苑用弹弓打鸟。一位文臣说有急事奏报。他马上会见,一听是件小事,非常生气。自己的兴致就这样没了,他质问那个人。那人很有气节,他说,我以为它比打鸟要紧得多。赵匡胤火了,抡起斧柄打他的嘴。那人弯腰捡起被打落的两颗门牙放入怀中。赵匡胤气更大,你捡它干嘛?难道还要去告我?那人说,我告不了你,不过史官会把它写进历史。赵匡胤听了,转怒为喜,赏赐了很多金银绸缎给他表示慰问。

  那文臣如此执着,直言敢谏,难道一个史官真的就可以吓倒赵匡胤吗?显然不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赵匡胤平时对待文人的态度。

  又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翰林学士王著(原是后周的臣子)喝醉了,思念故主,当众喧哗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在屏风后放声痛哭。第二天,有人上奏要求严惩王著。但是赵匡胤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一个臣子在帝王面前如此狂妄不羁,而赵匡胤还能这样器量宽宏,除了他有收买人心的考虑,更重要的还是对文人的看重。不然,就是换了李世民,恐怕这王著小命也会不保。

  正是由于赵匡胤的大力扶持和重用,并能够做到身体力行,才使得文人在整个宋代有着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尊严和荣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93163.html

相关阅读: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