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中国古代史上最勤奋博学的皇帝是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当中,清朝的康熙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他在位时间最久,以其雄才大略、勤政躬为、励精图治,开创了一段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同时,他又是一个学习型的、学者型的君主,谦虚好学、博学多才、文武皆擅,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真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受到中外敬仰,是其他所有明君圣主、伟大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类所远不能比的。就连他的孙子乾隆,常自诩为“十全老人”,也远比不上自己祖父。乾隆只算是一个“大玩家”,康熙才是真正的大学者、学问家。

  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康熙)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康熙一生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出色的科学家。他是继明末徐光启之后,在清初认真钻研并引进西洋科学的有识之士,对传统科学亦极精通。作为一国之君,他对清初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他所涉猎的学科,有天文学、历法、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解剖学、地学、农学、植物学、工程技术、测量学、铸炮术,还研究过乐理学、声律学、逻辑学及拉丁文。他还是儒家和诗人、书法家、画家,可谓全才博士。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康熙就爱好学习,刻苦读书,每天竟达十余小时之多。至青年时,对经、史、子、集便滚瓜烂熟,诗经离骚、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许多名篇佳作,他都能背诵得朗朗上口,通晓文史。这为他后来的写作文章、赋诗填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勤于政务,每天上朝时处理军政大事,回宫后又研习科学,经常挑灯夜读不倦。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他还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皇太子及其他臣僚,使他们也对此发生兴趣。

  康熙成年以后,开始独立掌权。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他与时俱进,知道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便苦学起相关学科来。据史书《正教奉褒》记载:康熙亲自召见文人学士与科学家,及外国传教士中那些明白自然科学的南怀仁、徐日升、张诚、白晋、安多、巴多明等人,向他们求教,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讲学内容有:量法、测算、天文、历法、物理诸学。

  畅春园的蒙养斋遂成为康熙的科学沙龙,这里聚集着中西人士,与皇上研讨各种科学问题,研究编纂大型科学著作。就是外出巡视,康熙也从事科学考察,邀请张诚等人带着先进仪器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便到处讲学。

  康熙研究科学,是出于政务上的需要。因为他亲政后不久,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之一便是历法之争,这是一桩科学官司。他主持了一系列大型科学著作的编纂,实施《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付出诸多心力。他研究科学始终贯穿求实精神,注重观察、测量、实地调查与实际应用。

  首先,康熙任用西洋人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采用西洋新法。1669年,他令南怀仁督造钦天监用天文仪器纪限仪、地平经纬仪、亦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及天球仪等,配置于观象台,并写成《新制灵台仪象志》介绍仪器构造及用法;1673—1674年令其再进讲几何学、静力学及天文学等。1688 年在乾清宫接受法国传教士张诚、白晋等献上的带有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数学仪器、水平仪、天文钟及化学试剂,置于宫中。次年又召徐日升、张诚、白晋、安多,要求他们每日轮班至养心殿讲授西学。康熙很快就掌握了这些仪器原理及用法,并于宫内外亲自实际应用。

  康熙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欧洲著名天文学家卡西尼及拉伊尔观测日月食的新方法。他用带有望远镜仪器等在野外作地形测量,实测山的高度及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他用四分象限仪实测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进而求出当地北极出地高度。他还用日晷的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出某日正午日影的长度,与随行的张诚所测完全一致,使满朝大臣惊叹不已。

  这时康熙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天文学、天体观测、大地测量及实用几何学。他用法国科学院学者新发明的观测行星的天文仪器,经常在宫内坚持观测。1690年2月28日(夏历二月初一),康熙与张诚分别预测到这天应有日食,于是率内院大臣同往观象台观察,果然应验。

  1689年,康熙南巡江宁府,根据当地北极出地高度研究老人星出没的问题,怀疑《辽史·穆宗纪》关于在辽都临潢观测到老人星的记载的可靠性,从而纠正了这一讹误。

  他还下令重新修订《西洋新法历书》,自1714年始,至1722年成,题为《历象考成》,共42卷。康熙年间,中国学者对天文历法的研究相当活跃,这是与皇帝的提倡分不开的。

  康熙还系统研究了数学。1690 年研究欧几里得几何学,用数学仪器运算,又研习代数学,所用教材是法国数学家巴蒂编著的《实用及理论几何学》。他能熟练地将数学原理用于实践,如测量复杂形状的面积及谷物体积等,事先的理论测算与事后的实际丈量毫无误差。康熙除用西洋仪器测算外,还用中国的算盘运算,比安多用西法求出的数值还快。他的才智令西洋人亦为之折服。

  后来他又下令,将洋人为他进讲的数学著作,由满文译成汉文装订成帙,经他亲自审订、作序,因成 53 卷的巨著《数理精蕴》。此书出版后,中国数学研究又出现较为活跃的局面。

  康熙自幼留心地学及制图学。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每到一处都作实地考察。当他行军至北部沙漠时,见其中有螺蚌壳,因悟此地上古时为泽国,“水退而雍沙”。

  关于磁偏角,宋人沈括已有发现。但康熙比沈括更进一步指出各地偏角都有不同,且偏度大小亦不固定。他还指出,用指南针虽不能定正南,但可通过测量日影而定;因一天之内日至正南,影必最短。当然,用偏角校正磁针亦可定出正南。

  康熙在地学方面的最大功业,是厘定并实施用西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测绘工作,这是世界测绘史上的重大事件。1690年与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他想了解俄国使团来华所经路线;但打开西方地图一看,他发现关于亚洲及中国部分简略不详、标绘粗漏。于是他决定,用科学方法对中国版图进行一次实际测绘。

  这时他已掌握实用几何学及大地测量学知识,在南北巡视时又实测过各地经纬度,积累了实际经验,有资格担任这次大规模测绘的决策者。1708—1716 年,他派出中西人士组成的测绘队伍分路至各地,以 641处作为测量网点在全国完成三角测量。1717 年各路测绘队齐集京师,再进行汇总。经康熙审定后,绘制成《皇舆全览图》及各省分图。这次科学测绘统一了长度单位,但发现子午线 1°的长度南北不同,证实了地球为扁球形。

  像这样大规模的测绘,在欧洲从未做过,可谓空前壮举。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各国东方地图的绘制,大都以《皇舆全览图》为依据,只作微小修正,因而此图具有世界影响。

  康熙在用兵平定“三藩之乱”、统一祖国和防备北部边患的过程中,对火器技术相当注意。1674 年,他下令南怀仁“尽心竭力,绎思制炮妙法”,此后两年铸成大炮120门,皇帝亲率百官莅临京郊卢沟桥炮场观看演放。1680 年再铸造大炮320门于同地试炮,谕八旗炮手240名随去,“学习正对星斗之法”。康熙放下皇帝架子,再诣现场观看,旋于卢沟桥炮场对炮手给予赏赐,授南怀仁工部右侍郎衔。南怀仁因进呈《神威图说》,“谨备理论二十六,图解四十四。”从此清代正规军以此重型火器更新装备。

  康熙更出己意,下令铸造他所设计的供骑兵使用的小型铜质野战炮及轻型三脚炮架(这是他在亲征准噶尔的战役中,总结实战经验后构思出来的实用火器),传谕各骑兵练习使用。

  康熙中期以后,战事较少,史称盛世,火器技术仅用作娱乐表演。皇帝这时在宫内外亲自点燃复杂的烟火,与民同欢,大概也是康熙自己设计出的。据张诚记载,1690 年 1 月 12 日夜,在畅春园看到由皇上点燃第一支火箭,飞出后引燃另一架烟火,这架烟火中又飞出第二支火箭;再触发第二架烟火,射出第三支火箭。几架烟火犹如机器,连环发射,顿时空中光焰耀目,犹如流星点点,使西洋人赞叹不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47257.html

相关阅读: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