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芝龙的部队,为左冲锋。
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施琅颇不甘心。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带着弟弟施显一起投靠了郑成功,成为郑成功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
施琅性情耿直,见到看不惯的事就要指出来。而郑成功同样是武人出身,性情火爆。不久,施琅对郑成功的“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议异,令郑成功很不高兴,并削去了施琅的兵权。
后来,施琅在不听命令的情况下,秉公执法斩杀了郑成功的亲信曾德。郑成功大怒,两人反目成仇,施琅和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都被逮捕。施琅用计侥幸逃脱,而他的父亲和弟弟却遭郑成功杀害。
郑成功
绝望的施琅为求保命,只好投降清朝,后屡立战功,从副将一直升到水师提督。
1668年,施琅向朝廷上奏:“郑逆负?海上,虽戢翼敛迹,未敢突犯,而沿海不宁,朝廷两次招抚,尚梗顽如故。若恣其生聚,是养痛也,宜急剿之。”康熙召施琅进京,面陈进兵方略。
施琅为康熙分析了郑氏实力,“战船不过数百,郑经智勇俱无,各伪镇亦皆碌碌”,认为“台湾计日可平”。但是朝廷内部对是否统一台湾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大臣以“风涛莫测,难必制胜”为借口,反对出兵台湾。施琅的建议没能被康熙采纳。
1681年七月,内阁学士李光地上奏说,郑经已死,子克?年幼,大臣争权,此时出兵必能获胜。经李光地举荐,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出兵事宜。二十年四月,给事中孙蕙认为征台湾宜缓。七月,户部尚书梁清标也表示反对,康熙帝下令暂停进剿台湾。
九月,施琅向康熙帝上奏保证必能收复台湾。康熙帝最终下定决心,同意了施琅的意见。
经过两年的准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派施琅率水师二万、战舰三百,攻打台湾。当施琅进兵之时,刘国轩、冯锡范致书福建总督姚启圣,表示郑克?愿称臣入贡,但不剃发、登岸,如琉球、高丽例,康熙帝断然拒绝郑氏集团的要求,指出“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
六月,施琅由桐山攻克花屿、猫屿、草屿,刘国轩据守澎湖,“凡缘岸可登处,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施琅面对强敌,“乘楼船冲突贼阵,流矢伤目,以帕渍血,督战益力”。经过激烈交战,施琅军队大胜,郑军死者达万余人,刘国轩只身驾船逃回台湾。
眼见大势已去,郑克?等只能上表乞降。八月,施琅统兵进驻台湾,郑克?率属下剃发归降,故明鲁王第八子朱柏等人也一并归附,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迎接清军的到来。
收复台湾后,有朝臣提出“迁其人、弃其地”,主张放弃台湾。施琅坚决反对:“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且此地原为红毛所有,无时不在垂涎,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重以夹板船之精坚,海外无敌,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
至时复勤师远征,恐未易见效。如仅守澎湖,则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远隔金门、厦门,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康熙帝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大学士李?、侍郎苏拜与总督姚启圣赞同施琅的主张,康熙帝也支持施琅的意见,认为台湾战略地位重要,“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派官员管理。从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进军台湾湔,有人向施琅建议:“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之而以雪前冤?”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勿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有与?”
他还向郑氏手下声明:“当日杀吾父兄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 施琅入台后,前去郑成功庙拜祭,高度评价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声称自己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对郑氏毫无怨恨。
对于施琅的行为,您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03941.html
相关阅读: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