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贵州金沙 王义翔
一、关于散文说法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就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开拓。如《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故都的秋》。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而“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时期。
▲《辞海》认为[1]: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2]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百度百科)
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三、教学现状
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偏重于小说的考查,试卷中占的比重虽然较小。有效进行散文教学也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然而,当下的散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考分离:从阅读心态是不敢读,从阅读方法看是读不懂,从解题技巧看是答不好。
(二)精美的散文作品与乏味的学生。
散文是文学性很强的文体,是一种最直接、最彻底、最真实地表现作者内心世界,传递作者深挚感情的文体。散文有着形式灵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特点。所以散文又有着“美文”的称呼。然而这样的美文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却变得索然无味,本应该是学生较为乐意接受和阅读的文体,却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难以和学生产生共鸣。
(三)缺乏教师的诵读指导。
美文是要感情投入,拿捏到位的朗读的,这往往比支离破碎的分析更能体现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但是当下的散文教学中朗读的分量越来越小,老师们好像对时间极为吝啬,不愿花太多的时间朗读,让学生去体验。为数不多的朗读又总是那么乏味,学生难以走进文本,难以投入情感。就像一杯香茗需要细品一样,一口吞下去就像和白开水一样。
(四)对文章缺乏整体感知,难以入境。
虽然散文教学中强调“整体感知”,但是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往往一带而过,然后进入文本研读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往往用具体的问题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由于问题没有高度,又显得零碎,优美的散文早已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美感全无。学生无法形成篇章意识,很难进入作者的心境中。
(五)缺乏必要的理性和规范的欣赏意识。
散文教学的语言品鉴环节多以口述为主,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谈感受,说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于是学生的回答一般比较感性。学生于是就停留在语言的感性认识上,教师缺乏必要的理性与规范的欣赏意识,不利于学生发现和掌握散文的特点和规律。
(六)散文教学不能给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过程。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喜欢就自己的教学思路切入文章并形成解读脉络,所以教师往往在学生只是初读文章的前提下就急忙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理解鉴赏文章。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让学生迅速并“准确”地接受散文的所有内容,但便捷的同时又带来弊端。首先,学生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过程,由于只是初读,对文章的感受不深刻。其次,学生由于没有充分体会散文的时间,所以缺乏对文章的自我认识,就没有自己的见解被证明正确或错误的体验,因此也没有对散文鉴赏方法的总结与提升的过程。
四、原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僵化、单一。
散文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多样性,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更多的是以讲授为主,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的讲授为主,重视对文章局部分析而缺少了整体感知把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对散文本身并不能进行个性化解读。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散文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对散文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这样的教学自然教不出散文的“美味”,自然缺乏“语文味”,学生就自然会索然无味。
(二)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
为了应付考试,大多教师在平时的散文教学中机械地把教学分成几块,并围绕考什么来教学(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3.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4.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路的把握;5.作品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7.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就围绕以上以上一个考点来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更有甚者,机械地总结出散文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在平时就让学生去套用,这样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片面追求课堂热闹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主题,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念,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很多教师在散文教学时常常会设置某一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不管学生回答是否契合文意,符合文中的主旨。这种做法表面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主导作用,往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误解。
(四)没有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
罗伯特R马杰在说“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按照这种说法,散文的教学应该慎重选择教学内容。散文又被称为“美文”,散文的“美”体现散文的方方面面,包括散文的语言、结构、情感、哲思等等,品鉴散文应该从散文的美入手。散文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把握住散文的“神”,就必须通过“形”来把握。散文和诗歌一样也追求意境,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境”。
作者:贵州金沙 王义翔
一、关于散文说法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就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开拓。如《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故都的秋》。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而“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时期。
▲《辞海》认为[1]: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2]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百度百科)
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三、教学现状
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偏重于小说的考查,试卷中占的比重虽然较小。有效进行散文教学也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然而,当下的散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考分离:从阅读心态是不敢读,从阅读方法看是读不懂,从解题技巧看是答不好。
(二)精美的散文作品与乏味的学生。
散文是文学性很强的文体,是一种最直接、最彻底、最真实地表现作者内心世界,传递作者深挚感情的文体。散文有着形式灵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特点。所以散文又有着“美文”的称呼。然而这样的美文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却变得索然无味,本应该是学生较为乐意接受和阅读的文体,却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难以和学生产生共鸣。
(三)缺乏教师的诵读指导。
美文是要感情投入,拿捏到位的朗读的,这往往比支离破碎的分析更能体现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但是当下的散文教学中朗读的分量越来越小,老师们好像对时间极为吝啬,不愿花太多的时间朗读,让学生去体验。为数不多的朗读又总是那么乏味,学生难以走进文本,难以投入情感。就像一杯香茗需要细品一样,一口吞下去就像和白开水一样。
(四)对文章缺乏整体感知,难以入境。
虽然散文教学中强调“整体感知”,但是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往往一带而过,然后进入文本研读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往往用具体的问题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由于问题没有高度,又显得零碎,优美的散文早已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美感全无。学生无法形成篇章意识,很难进入作者的心境中。
(五)缺乏必要的理性和规范的欣赏意识。
散文教学的语言品鉴环节多以口述为主,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谈感受,说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于是学生的回答一般比较感性。学生于是就停留在语言的感性认识上,教师缺乏必要的理性与规范的欣赏意识,不利于学生发现和掌握散文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43809.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