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王崧舟

有一个老头带着他的儿子上市场买回一头驴。买回来之后,老头在前面牵着驴,儿子在后面跟着驴,慢慢悠悠地向着走,一路无话。没想到半路上碰到一个瘸子,这个瘸子一看,特别地激动,指着那个老头就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傻?你自已掏钱买的驴,自个儿不骑,牵着走?”那老头一听,有道理,自己买的驴干嘛不骑呢?“来,儿子,你上来!”儿子翻身上去。于是,老头在前面牵着驴,儿子骑在驴上,慢慢悠悠地向着走。走着走着,碰到一个老头,那老头看了非常生气,指着那小孩就说:“你这个人啊,像不像话?叫你老子给你牵驴,你自己却坐在驴上面。你怎么、怎么忍心这样骑?”那老头一听,也是。“得,儿子,你下来,我骑!”于是,儿子在前面牵着驴,老头骑在驴上,又慢慢悠悠地向着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一个抱小孩的妇女。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指着老头就说:“你这个做父亲的,你怎么那么狠心?你孩子这么小,你自己在上面骑着驴,却让孩子牵着驴?你这做父亲的也……”这老头一听,也是啊!“得,儿子你也上来!”二人都上去,骑在驴上又慢慢悠悠往前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一位老太太。那老太太更生气,拄着拐杖就对驴上的父子俩说:“这驴是不是你们的?是不是你们掏钱买的?自己掏钱买的驴,你们两个人骑在驴背上,还不把驴压死?”这老头一听,这怎么办?两个都下来不行,儿子上去不行,我上去不行,两个都上去也不行,得,儿子,我跟你一起抬着驴回家!

老师们,讲了一个笑话,笑过之后,可能大家都有所感悟,我说的这个抬驴的人是谁呀?在坐的各位都有同感,讲的就是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语文难上,做语文老师真难啊!很多老师都说:“越教到后来,越感觉不会上课了。”有人说:数学课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模模糊糊一大片。你这么模糊来模糊去,模糊到最后你姓什么叫什么都不清楚了。这个里面,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婆婆”太多。那些专家、学者、权威对语文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深度非常利害。五十年代语文强调文学性,六十年代语文强调思想性,七十年代语文强调革命性,八十年代语强调文工具,九十年代语文强调人文性,二十一世纪语文强调语文生命性。语文还有什么整体性、基础性、情感性、形象性……这个性那个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婆婆”们对语文的“性”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别容易受到“性骚扰”。所以,面对各种纷至沓来莫衷一是的“性”,语文老师也不知道语文到底姓什么,叫什么。从主观上面来说,我觉得语文老师对语文的属性,对语文的功能,对语文的特征缺乏一种内在的觉悟,缺乏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属于他自个儿的那种理念,那种精神,那种把握。

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使我们的语文的教学走向一条阳光大道。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经常跟我说这样一句话:当前的语文教学两句话,八个字“删繁就简,返朴归真”。尤其是返朴归真,我们不要被各种纷至沓来目不暇接的这个理论,那个学说给弄模糊了。我们要有自己的“真”,有自己的“朴”。语文教学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我们所要返的“朴”,所要归的“真”。老师们,“朴”在哪里,“真”在何方?我建议大家都静下心来,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全神贯注、专心致致地读一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那一个章节。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语文界近五十年的改革,探索、挫折、徘徊、误区等等之后,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为了这样的一笔财富,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我想围绕“语感”的话题来展开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真谛。课程标准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必须高度重视汉语语言文字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和良好语感的培养。汉语语言的特征文字,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良好语感的形成,这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具有“朴”和“真”的意义上的教学理念。说到语感,我就非常的自豪。因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语感”这个术语的,是我的同乡,上虞人,夏mian尊先生。夏mian尊先生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但是,我说另外一个人大家可能就知道。这个人就是叶圣陶先生。夏老和叶老是两亲家。叶老的儿子叶知善跟夏老的女儿是夫妻。夏mian尊先生还翻译过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叫《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一个作家写的。他是第一个翻译的。上海有一个爱的教育基金会,他们每年要在上海市评选金爱心奖的中小学老师。不是开玩笑,那些评上金爱心奖的中小学老师奖品,是一颗真的用金子做成的心。他们每年都要到上虞的春晖中学去寻根。为什么呢?因为夏mian尊先生的故居就在春晖中学。夏mian尊先生对语感有一个富有“语感”的描述。尽管他没有下过一个非常科学、精确、严密的定义。但是,他的这一段的描述,我相信对我们的老师了解把握语感是一个什么东西,会有帮助。夏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吧?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田野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吧?在语感锐敏的人当中,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有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无限的希望等等说不尽的志趣。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有寂寥了、伤感、落魄等等道不清的意愿。这是什么?这就是语感。去年下半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有一回,我们请来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华东师大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巢宗祺给我们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讲完以后,留出半个小时给我们学员提问。我提了一个问题,我说:“曹教授,我仔仔细细统计了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语感这个词出现了四次。我知道,这个术语在您的份量中肯定很重。”他说:“是的。”“我想冒昧地请教一下,什么叫语感?”老头子稍稍想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不瞒你说,语感这个东西啊,当你能够用语言把它说得清楚的时候,它已经不是语感了。”这话听起来很俏皮,实际上老头子的话非常有道理,郭沫若先生讲:语感这个东西,如水在口,冷暖自知。其实每个人都有语感,但是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们总感觉语感这个东西说起来非常玄乎,捉摸不定、把握不定,这个说语感是一种能力;那个说语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个说语感是一种心理语言图示;那个说语感是一种生命在语言上的独特表征;这个说语感是一种技巧;那个说语感是一种责任。我收集到的关于语感的定义不下三十种之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我想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只有一条,都不予理睬。你就从自个儿内心的觉醒出发。你是怎么理解怎么把握语感的。你就从自己的教学中就怎么去实施,怎么去操作。但是我觉得有一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咱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1996年高考语文当中的一道试题。

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完全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1、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2、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3、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4、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1、2B:2、3C:1、4D:3、4

你们在心里默默读读,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c。四句话,把那个“是”去掉,完全一样。就是这个“是”在句子当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这个“是”像一只老鼠,非常活跃,跳来跳去,使四句话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我们知道“是”这个词,在我们汉语当中一般作为判断动词出现,紧跟在后面的是状态、性质、属性等等。但是这个“是”在这里并不是判断动词。它起一个强调作用,相当于的确、确实、真的。而紧跟在后面的是它要强调的那个意思。比如说第一句话强调的是“我”。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家里,打电话的地点。第三句话强调的是打电话的时间——上午,第四句话,强调的是打电话。但是老师们要注意,假如考生也像我这样对这道题作这样条分缕析地研究,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么,十有八九,这么结论不一定可靠。第二,事实上,高考的时间也不允许这样慢悠悠地思考问题。这个时候最重要,最经济也是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在心里悄悄地读一遍。语感强的人根本用不着分析,他一读就知道正确答案在哪里。所以在这个时候,语感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马上有老师提出反对:王老师,你这个意见有失偏颇。高考那么多题目,高考那么多题目都考语感,都跟着感觉走啊?那我现在可以跟你这样说,专家已经研究过了,一张语文高考试卷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如果不靠语感,如果没有语感的参与,完蛋,下课!特别是作文和阅读。实际上高考作文,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他自己已经养成的语感思维。他靠的是语感。并不是说高考的时候审这个题目,挖那个思路,有那个创意。不是,绝对不是。真正语感水平高,语感能力强的人,他看到那个题目,几乎可以不假思索下笔成文,文思如雨,文采斐然。这就是语感。

咱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很多老师都教过,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一段当中有一个词语必须落实,哪个词?“饱经风霜”。咱们有两个老师同样上这一篇课文,同一个词语——饱经风霜。六(1)班、六(2)班两种不同的上法,给大家描述一下。六(1)班的语文老师是这样上的:

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预习要求是有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和词典,自己能解决的都把它解决了。课堂上,上到这个地方,老师问学生,哪位同学知道“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知道,“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老师不置可否,“请坐”!又叫了一个学生。“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老师又不置可否,“请坐”。第三个学生站起来,一字不漏地重复了前二个学生的答案,然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这个词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没了,肯定没了,因为词语手册上写着呢,不可能有第二种的答案。老师又不放心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记住了没有。记住了。

另外一个老师上课之前他也没让学生做预习,去翻字典、词典的。课上到这儿,提问:“同学们,闭上眼睛,你们想想,在生活当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

学生闭上眼睛深思片刻。有几个孩子把手举起来了。

他摆摆手:“把手放下,我现在还不想叫你们说。那么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拉黄包车的这位车夫的模样?”

因为有前面的那个基础,把生活体验调取出来,把生活积累激活的那个基础。

学生有话说了:“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额头上面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嘴唇干裂干裂的,有一道一道的裂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

“对,这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一脸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已经有五十开外了。对!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第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怎么觉得他的那个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明显的营养不良。”

老师说:“对,这就是饱经风霜的脸。同学们,看到这么一张脸,看到这么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你还能看出些什么?”

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看出来了。我知道那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的累,没日没夜地拉车,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要拼命地拉,拉拉拉……”

第二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那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肯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第三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身体肯定很糟糕。”

这时候,老师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他居然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可现在他的脚又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脚掌上,地上淌着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起来却又起不来。如果你当时在场,你看到这个车夫,你会怎么做?”

这个时候,学生举手更多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

第二个学生说:“我一定把我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给他。”

第三个孩子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

第四个孩子说:“我一定打110把警察叫来,把这个车夫送到医院。”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真的是非常的富有同情心。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又是怎么对侍这个车夫的?”

两个教学片断,整整过去两个月,我们搞了一次竞赛,出了两道题,在两个班当中测试。第一道题:“___________________的脸。要学生在括号中写上能够形容一个人脸的词语,只要合适写得越多越好。

第二道题,给学生看一幅油画——《父亲》,(那张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饱经风霜的脸。)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父亲的那张脸。

做完以后,统计出来是这种情况。六(1)同学能够写出“饱经风霜”的占19%,而六(2)高达94.5%。第二道题,能够正确恰当的运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来形容父亲这张脸的六(1)仅占9%。而六(2)班却占93%。老师们,数据是冷冰的,而数据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火热的。有专家说,这种现象不必解释,六(1)同学掌握的那个词处于消极语汇的状态,一个词处于消极语汇的状态,他只理解,不会运用。六(2)同学掌握的这个词处于积极语汇的状态。处于积极语汇状态的词语,他可能不一定不完全理解,但是他可以凭体验、意味在新的语言环境、新的情境中自如地运用。

专家意见是非常清楚,非常正确的——是,这叫正确的废话。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对我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来说,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用这样两张标签把两个鲜活的教学现象贴死。我们更关心,更需要的是消极语汇怎么转化为积极语汇。我们需要中间机制、中间方法、中间的艺术。这才是语文教师最感兴趣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规律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只有当语言和精神得到协同发展的时候,这样的语言才有可能处于积极语汇的状态。语言离开了精神,语言是死的,语言是平面的,语言是僵化。语言只有跟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情感、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智慧水乳交融在一块,这个时候的语言才是真正活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生命张力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才有可能成为我们学生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新的语境、新的环境、新的情境、新的心境当中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光有语言没有精神,那是死的语言;光有精神没有语言那不是语言。语言和精神的协同的发展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要提升的境界。

老师们,语感培养呼唤策略。在语感教学当中,我们到底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策略?谈一些体会,供老师们参考。

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小音乐家扬科》

这是《小音乐家扬科》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写得非常好,语感非常强烈。我读一读……(略)

师:同学们,轻快,灵活,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既轻快又灵活。

生:还可以说,轻快灵活。

师: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中间用逗号把它分开呢?我们读读!

生:(读)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一条蛇。

师:什么感觉?

生:好象有点拖泥带水。

师:咱们再读书上那句话。

生:“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船。”

师:再读!(生再读)

师:这个时候你仿佛看到了威尼斯小艇那个轻快那个灵活。

就是这种语音感,语言的节奏感,这就是语感。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无先生写的《江雪》,这首诗被后人喻为是五绝之冠。整首诗都在写雪,但是前面三句不落一个雪字。更好的是这首诗的意境。那种纯而又纯的意境。两个老师同样上这首诗,第一个老师是这样上的:

诗已经上完了,然后老师问学生

师:同学们,这首诗,你们还有没有问题。

生:(学生私下嘀咕了一下,一人站起来)老师,我有问题。那老头他那么冷的天为什么要去钓鱼呢?

师:问得好!请坐。

生:老师,我认为这首诗是假的。师:(吃了一惊)诗怎么会是假的呢?

生:你想,天那么冷,雪那么大,江上早就结冰了。那老头还怎么钓鱼呢?他没办法钓鱼的。

师:同学们讨论讨论,两个问题,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就讨论哪个讨论。(孩子们的智慧是无限的。)

生:老师,我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钓鱼,因为他很穷,他没饭吃。

师:也是,请坐!

生:我觉得他可以钓鱼。他可以拿一把铲子砸一个窟窿。在窟窿里是可以钓鱼的。

生:我也认为可以钓鱼,雪尽管下得很大,也能刚刚下呢!时间还不长,河面还没有结冰,他不还可以钓鱼吗?

师:对呀,怎么不可以钓鱼?当然可以钓鱼。明白了吗?

柳宗元他要是还活着,坐在后面听咱们这位老师上课,非气得吐血不可。捶胸跺足、七窍喷烟。我的诗的美感到哪儿去了?我的诗的意境到哪儿去了?我的诗的神韵到哪儿去了?全被你两个问题砸得粉碎。

那老师下课以后,底下的老师就说了:瞧瞧瞧——叫你不要赶时髦你非得赶。挺好的一堂课,为什么一定要在下课之前赶一个时髦,让学生提两个问题呀?全是问题惹的祸。这不,您吃不了兜着走。

老师们,是不是两个问题惹的祸?不是?不是怎么会搞成这样?是?学生提问有罪吗?咱们看第二个老师上。课也是上到这个地方,这位老师也让学生提问。

师:同学们,诗我们已经学完,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们还有没有问题。

(孩子也差不多,也问了这两个问题。老师们注意了,请你听好了!那个差别就在老师后面的点拨上。)

师:(面露疑色、若有所思)同学们,那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这个问问得妙啊。)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举手说。

生:我认为那位老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你想,那么冷的天,那么大的雪,他来钓鱼。其实不是,我认为他是在锻炼自己。

师:好!你是这样体会的。

生;我认为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我好象觉得他是要告诉人们,他是非常非常的孤独。你看!这首诗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是“千万孤独”。所以我觉得这位老人非常孤独,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很孤独。(柳宗元已经找到了第一位知音。唐朝时候,政治失利这个时候他写了这首诗。孤独啊。政治上的失利,政治上的失落在这首诗当中。尽管老师没介绍背景,但是,孩子的灵感,孩子的悟性,孩子对生命的那种的敏感。他就感悟到这一点。)

生:我认为这位诗人在钓一种诗意。你看,北国风光(当然他没有我说的那么好)千里冰封万里雪,多么一个纯洁的世界。他在钓这种纯洁的诗意。

生:我认为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老师们,这是什么?这是语感教学。这是语言和精神协同发展以后的智慧的结晶,生命的火花呀!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在第二种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浸染熏陶教育下面。那么我们的语文不正为我们孩子发展奠底,不正是为我们的学生的发展奠底吗?这就是新世纪语文教学对我们的呼唤,对我们的要求。老师们,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种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献身;语文教学是一种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语文教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相信,每一个有良知、有抱负、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当中他能够不断地献身,不断地求真,不断地创新。那么语文教学的春天还会远吗?谢谢!

作者:王崧舟

有一个老头带着他的儿子上市场买回一头驴。买回来之后,老头在前面牵着驴,儿子在后面跟着驴,慢慢悠悠地向着走,一路无话。没想到半路上碰到一个瘸子,这个瘸子一看,特别地激动,指着那个老头就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傻?你自已掏钱买的驴,自个儿不骑,牵着走?”那老头一听,有道理,自己买的驴干嘛不骑呢?“来,儿子,你上来!”儿子翻身上去。于是,老头在前面牵着驴,儿子骑在驴上,慢慢悠悠地向着走。走着走着,碰到一个老头,那老头看了非常生气,指着那小孩就说:“你这个人啊,像不像话?叫你老子给你牵驴,你自己却坐在驴上面。你怎么、怎么忍心这样骑?”那老头一听,也是。“得,儿子,你下来,我骑!”于是,儿子在前面牵着驴,老头骑在驴上,又慢慢悠悠地向着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一个抱小孩的妇女。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指着老头就说:“你这个做父亲的,你怎么那么狠心?你孩子这么小,你自己在上面骑着驴,却让孩子牵着驴?你这做父亲的也……”这老头一听,也是啊!“得,儿子你也上来!”二人都上去,骑在驴上又慢慢悠悠往前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一位老太太。那老太太更生气,拄着拐杖就对驴上的父子俩说:“这驴是不是你们的?是不是你们掏钱买的?自己掏钱买的驴,你们两个人骑在驴背上,还不把驴压死?”这老头一听,这怎么办?两个都下来不行,儿子上去不行,我上去不行,两个都上去也不行,得,儿子,我跟你一起抬着驴回家!

老师们,讲了一个笑话,笑过之后,可能大家都有所感悟,我说的这个抬驴的人是谁呀?在坐的各位都有同感,讲的就是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语文难上,做语文老师真难啊!很多老师都说:“越教到后来,越感觉不会上课了。”有人说:数学课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模模糊糊一大片。你这么模糊来模糊去,模糊到最后你姓什么叫什么都不清楚了。这个里面,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婆婆”太多。那些专家、学者、权威对语文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深度非常利害。五十年代语文强调文学性,六十年代语文强调思想性,七十年代语文强调革命性,八十年代语强调文工具,九十年代语文强调人文性,二十一世纪语文强调语文生命性。语文还有什么整体性、基础性、情感性、形象性……这个性那个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婆婆”们对语文的“性”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别容易受到“性骚扰”。所以,面对各种纷至沓来莫衷一是的“性”,语文老师也不知道语文到底姓什么,叫什么。从主观上面来说,我觉得语文老师对语文的属性,对语文的功能,对语文的特征缺乏一种内在的觉悟,缺乏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属于他自个儿的那种理念,那种精神,那种把握。

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使我们的语文的教学走向一条阳光大道。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经常跟我说这样一句话:当前的语文教学两句话,八个字“删繁就简,返朴归真”。尤其是返朴归真,我们不要被各种纷至沓来目不暇接的这个理论,那个学说给弄模糊了。我们要有自己的“真”,有自己的“朴”。语文教学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我们所要返的“朴”,所要归的“真”。老师们,“朴”在哪里,“真”在何方?我建议大家都静下心来,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全神贯注、专心致致地读一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那一个章节。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语文界近五十年的改革,探索、挫折、徘徊、误区等等之后,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为了这样的一笔财富,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我想围绕“语感”的话题来展开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真谛。课程标准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必须高度重视汉语语言文字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和良好语感的培养。汉语语言的特征文字,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良好语感的形成,这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具有“朴”和“真”的意义上的教学理念。说到语感,我就非常的自豪。因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语感”这个术语的,是我的同乡,上虞人,夏mian尊先生。夏mian尊先生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但是,我说另外一个人大家可能就知道。这个人就是叶圣陶先生。夏老和叶老是两亲家。叶老的儿子叶知善跟夏老的女儿是夫妻。夏mian尊先生还翻译过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叫《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一个作家写的。他是第一个翻译的。上海有一个爱的教育基金会,他们每年要在上海市评选金爱心奖的中小学老师。不是开玩笑,那些评上金爱心奖的中小学老师奖品,是一颗真的用金子做成的心。他们每年都要到上虞的春晖中学去寻根。为什么呢?因为夏mian尊先生的故居就在春晖中学。夏mian尊先生对语感有一个富有“语感”的描述。尽管他没有下过一个非常科学、精确、严密的定义。但是,他的这一段的描述,我相信对我们的老师了解把握语感是一个什么东西,会有帮助。夏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吧?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田野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吧?在语感锐敏的人当中,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有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无限的希望等等说不尽的志趣。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有寂寥了、伤感、落魄等等道不清的意愿。这是什么?这就是语感。去年下半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有一回,我们请来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华东师大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巢宗祺给我们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讲完以后,留出半个小时给我们学员提问。我提了一个问题,我说:“曹教授,我仔仔细细统计了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语感这个词出现了四次。我知道,这个术语在您的份量中肯定很重。”他说:“是的。”“我想冒昧地请教一下,什么叫语感?”老头子稍稍想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不瞒你说,语感这个东西啊,当你能够用语言把它说得清楚的时候,它已经不是语感了。”这话听起来很俏皮,实际上老头子的话非常有道理,郭沫若先生讲:语感这个东西,如水在口,冷暖自知。其实每个人都有语感,但是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们总感觉语感这个东西说起来非常玄乎,捉摸不定、把握不定,这个说语感是一种能力;那个说语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个说语感是一种心理语言图示;那个说语感是一种生命在语言上的独特表征;这个说语感是一种技巧;那个说语感是一种责任。我收集到的关于语感的定义不下三十种之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我想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只有一条,都不予理睬。你就从自个儿内心的觉醒出发。你是怎么理解怎么把握语感的。你就从自己的教学中就怎么去实施,怎么去操作。但是我觉得有一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咱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1996年高考语文当中的一道试题。

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完全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1、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2、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3、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4、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1、2B:2、3C:1、4D:3、4

你们在心里默默读读,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引导学生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多语文都会注意到这个字眼——“躺”。“躺”字用得好啊!“躺”可以换“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摆在他的身边”。还可以用“放”:“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但是放了摆,摆了放,这句话他就死了,他就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可言。“躺”是什么,“躺”是活的,“躺”是懂人性的。扬科那么爱音乐,那么爱小提琴。只是触摸了一下小提琴,最后被毒打致死。小提琴它通人性啊!这个时候,它是那么悲伤那么怀念地躺在扬科身边。它要陪着扬科走完他生命的最后的一段路程。它不希望这个具有音乐天赋、音乐天才的孩子这么早就结束了不应该结束了的生命。所以它躺在他的身边,它默默地躺着,默默地陪着。这个“躺”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感情。我们一看到这个字,这个字马上就站起来,马上就立起来。

但是我还不想说这个字。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感训练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我想说另外一个语感现象。这里面这样一句话:“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其实我们说这个意思的时候,“扬科这是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它把最后一次放在最后,这就有文章可做。这里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感。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这叫殿后强调。就是有的时候你想把自己特别想强调的意思放在最后,起强调作用。但是,老师们,如果你上课的时候你跟学生说:“同学们,这叫什么,这叫殿后强调。”完了!被你这么一分析,什么语感都没了。语感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和感悟。理性这东西有时候可以不出现,有时候可以放到最后。如果一开始孩子还没有充分用心灵去感受去感悟的前提下,你马上跟学生说,这叫殿后强调。孩子什么感受都没有了!这样的语言那也是死的,对学生的语言的发展没有意义的。有教师说:那你让我怎么说?困难是有的,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我们可以这样:

师:同学们,扬科听燕子的歌声,这是——(生接着读:这是最后一次。)

师:他是多么想再听听燕子美妙的歌声啊!但是——(生:这是最后一次。)

师:扬科听姑娘们的歌声,这是第一次,他是多想再听听姑娘们的歌声啊!但是这是——(生:最后一次。)

师:同学们,扬科听笛子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他是多么想再听听笛子那嘹亮的声音啊!但是,这是——(生:最后一次。)

让孩子们反复地诵读“最后一次”。“反复诵读”这是语感教学最基本最根本的策略。没有反复诵读,免谈语感。语文新《大纲》里面,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一段话,这一句话已经不能多加一个字,已经不能减少一字,也不能挑一字,再改一个句。一字千金。什么话?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这个话讲得太精彩了。我们的阅读课不是读的问题而充分读的问题。我们有读,问题不是出在读上,而是出在充分上。

关于“诵”和“读”,我想从字源学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看法。读的繁体字左边是一个言字右边是一个卖字。我们老祖宗造字,凡是从“言”的必是开口的。也就是说读的本义是必须开口。默读、阅读那是后起之意,不是读的本义。“读”需要返朴归真,开口,出声这就是的读的意义。有人说,不对,“诵”从言,它不开口;“念”尽管没从言,它也得开口。“吟”它口字旁也得开口。照你这么一说,三者之间没有多大差异。非也!读的独立性表现在右边部分那个“卖”字。其实,不是卖,是个“渎职”的“渎”。“渎”是一而再再而三。所以读书的“读”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口出声地念。我们新《大纲》用了“充分”两字。所以“读”一定要反复、充分。不充分、不反复不是读的本义;不充分、不反复的读,学生的语感出不来。

“诵”也从言。他一定要开口,一定要出声。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呢?在“甬”字。甬字是什么意思?是形容山高低起伏。引申过来,读书要读得起伏有秩,抑扬顿挫、富有变化,这就叫做“诵”。把它和读合在一起就是学生能够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地,反反复复地出声地念,这叫诵读。

语感必须反复诵读。为什么呢?北京大学的王学文教授曾经做过的一次生理、心理上的诵读的研究。他认为:诵读是调动了人的所有感官,(包括他的心灵)对文本的一种全身心的感悟。只有诵读是调动了所有的感官。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读,心要去感。所以这个时候,语言图示留在学生大脑当中的痕迹是最深刻的。从心理语言角度来说语感就是一个又一个言语模式或者叫言语图示。这种言语图示是在感官的反复刺激下形成的,刺激得越多,刺激得越深刻,语言图示的连接就越牢固。越牢固他的语感能力就越强,越有可能在新的语言环境当中发挥他的语感作用。他的语文素养也就越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草船借箭》

这是《草船借箭》的一段话。《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们都会注意到所谓的文眼。文眼在哪儿呢?文眼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大家都知道“神机妙算”是这篇课文的的文眼。有些老师这样上:

师:同学们,“神”是什么意思?

生:“神”就是神奇。

师:机呢?

生:机就是机智。

师:妙呢?

生:妙就是巧妙。

师:算呢?

生:就是谋划。

师:神机妙算就是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学生读课文,找,划)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懂天文。

师:懂天文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把鲁肃秘密请到船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也看不清。”我知道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江上必有一场大雾,这场大雾可以帮助他靠近曹军水寨去借箭。

生:老师,神机妙算体现在第二个方面,那就是懂地利。“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受箭受够了,诸葛亮叫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当,但是这一边的船顺风顺水,早已飞一样地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要追也已经来不及了。”他知道,船去的时候是逆风逆水,回来的时候是顺风顺水。所以他敢于让军士们齐声大喊,给曹操一个下马威,先给他心里上猛地一击。

生:老师,神机妙算还表现在第三个方面,识人心。他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又力主抗曹,会把船借给他,不会把这个经过告诉周瑜。他又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一定让会军士们放箭,箭一定放得很多,所以十万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知道周瑜的本事不在自己之上,肯定在自己之下,所以他敢于用草船借箭的妙计去完成这个任务。

师:(板书:懂天时、知地利、识人心。)同学们请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同学们,你们都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

这叫什么,这叫抽了诸葛亮的筋,剥了诸葛亮的皮,吸了诸葛亮的血之后剩下的诸葛亮的一幅骷髅。诸葛亮的神韵哪里去了?诸葛亮的气度哪里去了?诸葛亮的风采哪里去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诸葛亮的从容不迫,诸葛亮儒雅大度,诸葛亮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等这些都没了。咱们的语文老师像外科医生一样无情地解剖着诸葛亮的形象,东一刀西一刀。最后诸葛亮体无完肤,成了一副骷髅。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当中语言得不到发展,精神更得不到发展。为什么?学生感受到的只是平面僵死的几个词语。

我在研究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课文在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整整11处。

“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

但是,我在研究的时候发现11处地方,只有在一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有一个提示语。这个提示语就是“笑着”。“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这个“笑“字用得好啊!一笑激起千层浪。

师:同学们,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你们觉得诸葛亮在笑谁?

生:我觉得诸葛亮在笑曹操。他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他在笑诸葛亮的生性多疑。师:体会得不错!你读一读!(读,略)

师: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地笑、这叫轻蔑地笑。生:我觉得诸葛亮在笑周瑜。他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回去把箭交给周瑜。气死你。

师:对,体会得不错。你读一读。(读,略)

师:这叫什么笑?这叫自信地笑,这叫胜利地笑。诸葛亮在心里说:周瑜,周公瑾,你要跟我斗,还嫩点。

生:我觉得诸葛亮在笑鲁肃。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在心里默默地说,鲁肃啊鲁肃,你真是个老实人啊,你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于是他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师:这叫什么笑?这叫幽默地笑,这叫宽厚地笑。

一个“笑“字,笑出了诸葛亮的从容不迫,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儒雅大度,“笑”字传神啊!“笑”字这样的语言。让孩子们反复地去品味,潜心地去感悟,那么他在语言发展的同时诸葛亮的形象就会深深地扎根到他的精神世界。这个时候语言发展了,精神更得到发展。这就是语感教学的第二条策略——潜心会文。不潜下心来会文,“笑”字你是感悟不到的。“笑”字感受悟不到,流失的不仅仅是一个字。流失的是这一篇文章的神韵;流失的是语言和精神的结合点;流失的是最最有价值的语感训练素材。所以老师自己要潜心会文,更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潜心会文”。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说:上语文课一定要把心静下来,心气浮躁那么语言的微妙、语言的奥妙、语言的精妙你是体会不到的。静心、潜心、用身心去会它、去感它、去触摸它、去品尝它,甚至与它融为一体,这是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的语文学习的情境。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巴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景阳冈》

这是《景阳冈》,改编自《水浒传》。改编的文字也非常好!把原文的神韵也保存下来了。这是武松打虎的高潮。这儿有几个“闪”字?6个“闪”字。6个“闪”字都要让学生去反复地品味。“闪”字好,好在哪?

师:闪可以换成什么?

生:可以换成“躲”。

师:对可以换成“躲”。真换?不行,不能换。为什么?因为“闪”还有跟“躲”不一样的地方。同学们体会体会,怎么样的躲才可以说是闪。(生读书体会)

生:我觉得迅速的躲可以说是闪。

师:依据在哪?

生:书上说,“说时迟,那是快。”说明当时武松躲得是非常快的。

师:对体会得不错!迅速的躲那叫“闪“。

生:我认为机灵地躲叫闪。你看,大虫一掀,武松一闪就闪开;大虫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开;大虫扑,武松一闪又闪开了。他躲得非常得机灵。

师:对!体会得真好,机灵地躲叫“闪”。

生:老师,我认为镇定地躲才叫“闪”。武松面对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他脸不变色心不跳,他镇定自若。没有乱了方寸和阵脚。他非常镇定。正因为他非常镇定,他才能躲得那么及时那么迅速。我认为镇定地躲才叫“闪”。

师:你体会得真好的。是的,只有迅速地躲,只有机灵地躲,只有镇定地躲才叫“闪”。

这叫什么?这叫比较品味。没有比较没有品味出不了语感。这段文字,金圣叹作过点评,《水浒传》里面写武松打虎,写李奎打虎。金圣叹在点评的时候,这样说:武松打虎全在精细上做文章;李奎杀虎全在大胆上做文章。你仔细去品味品味,金圣叹的点评非常有道理。武松反反复复地闪除了体现艺高人胆大以外还体现了武松个性上的独特的性格。精细体现在哪儿呢?金圣叹又说,武松打虎全在一“让”字上,李奎杀虎全在一“上”字上。从金圣叹中我感觉到,我们老师自己在研究课文的时候,还要注意多方面的方面体验。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对文本的阅读当中多比较、多品味。

语感教学策略很多,八仙过海可以各显神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的语感训练策略就是这三条:反复诵读,潜心会文,比较品味。其它还有这个法那个法,这个策略那个策略,这个模式那样模式,都是从这三条最基本的策略中升发出去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那么语感到底感些什么?我们先来看这段话,是《鸬鹚》中的一段话。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鸬鹚》

这段话读起来很美。我们的孩子如果动了情,入了境,他就会在《渔舟唱晚》的优美乐曲伴奏下面,摇头晃脑,优哉游哉地读这一段文字。

读这句话我们马上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味道,那意境,感觉真好!这不但是一种自然的景色,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这东西说的很玄,怎么让我们的孩子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有所感悟?我觉得可以。抓什么?抓“悠然”。

老师说: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把“悠然”能把这个词换掉。学生自己读。把悠然换成:“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无忧无虑地吸着烟。”“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怡然自得地吸着烟。”“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心旷神怡地吸着烟。”“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优哉优哉地吸着烟。”“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舒服地吸着烟。”“悠闲地吸着烟。”“快活地吸着烟。”“知足地吸着烟。”“其乐无穷地吸着烟。”“陶醉地吸着烟。”……

这一切把悠然这个语意充分地拓展了。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语言积淀,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体验。使“悠然”这个词语像一个气球一样被越吹越大,越吹越饱满越吹越鲜亮。它就浮起来了。它就飘起来了。

所以语感教学当中的第一种类型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意感”。语意感主要不是表层的而是深层的。因为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表层的一个是深层的。表层一看就懂。一听就清。但是,深层的语意,言外之意,话中之话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品味、诵读、比较去体会,这就是语意感。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段文字很多老师在教的时候感觉很头痛,头痛在什么地方呢?剪不断,理还乱。有一个老师是这样上这堂课的。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你仔细地研究研究,我的心里是怎么变化的?孩子们读,读了以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当时的我非常紧张。他说: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得了呢?

师:对,“紧张”。你体会的非常准确。就是“紧张。”

生:老师,我还体会到“担心”的心理。“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师:对,是有“担心”有里面。你读书也很仔细

生:我还体会到痛苦的心。他说:“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像刀在绞,多痛。所以他非常痛苦。

师:还有没有?同学们再体会体会看,还有什么心理?你们读读这句话“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这叫什么心理?体会体会。“不忍”,后面还“忍”?

(学生讨论来讨论去,讨论不出个所以来。)

师:得,我告诉你们,这叫矛盾的心理。

(学生都明白,这叫矛盾的心理。)

师:同学们,请看,作者写文章写得多好!他这个感情的变化多么有条理啊!先怎么样?

生:先紧张。

师:接着呢?

生:接着是担心。

师:然后呢?

生:然后是矛盾。

师:最后呢?

生:最后是痛苦。

师:你们要注意!你们以后要写感情变化,就要学作者这样的方法。就要这样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地把你的感情活动,把你的心理过程写清楚。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屁话!老师们,感情是什么?感情是剪不断理还乱,感情是一锅粥,感情是一团火。当你能够这样条分缕析地剖析感情的时候,那还是感情吗?非也。那已是理性了。这时候的感情已经成为丫头片子,已经被你打入冷宫了。感情已经没有了。饱含激情饱含深情的文字用这种非常理性化的手术式的解剖是不行的,语情感是出不来的。孩子们根本没有办法在你的引导下面体会到这一段话当中的语情感。而语情感的培养恰恰是语感培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生命,可以说是灵魂。

这个语情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们所看的感情。实际上,情里面有情绪有情感有情操有意志有欲望有梦想有希望有期盼等等。语情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说形象语言文字呼唤形象的教学,充满感情充满激情呼唤充满感情充满激情的教学。只有感情才能够被感情理解,只有感情才能真正顾到感情。所以语感一定要让孩子们动情。一定要让孩子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把自己的情感给激发起来,给调动起来,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那个特定的情境当中去。我们说语文课要充满人文的关怀语文课要飞扬激情,语文要让生命的潜能勃发,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情感的培养。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着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里躺一会儿也好啊!——《草地夜行》

这是《草地夜行》中的一段话。小红军孤独、无助甚至有那么一点点骄傲,已经走了一万多里了。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红军,还没长大成人,受了伤,掉了队。现在面对着一片茫茫的草海,看不到一个人,看不到一只飞鸟,感觉不到生命的存在。那种心情,那种感受非得用这样的语言表达!

它说“茫茫的草海”没说茫茫的草原,没说茫茫的草地。为什么?海这种感觉,对这个时候的小红军来说是最为真切的。你想,海,大海,一望无际,无边无际波涛汹涌,下面到处有暗礁,船在上面行驶说不定他就翻船了,他就没命了。而这个草地呢?一眼望不到边,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到处是泥潭,是沼泽,一不小心掉进去就彻底完蛋了。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掉进那个泥潭,了结自个儿的性命。“草海”多好啊,多么形象啊!

再看“一步一挨地向前走”“一步一挨”不就是一步一步吗?但是,形象韵味完全不同。干粮早就吃完,我现在是空着肚子,我没有力气,所以我只能是“一步一挨地走”;“我的身上背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非常的沉重啊,所以我只能是“一步一挨地走”;我的两条腿已经走了二万多里地,两条腿都僵硬了,所以我只能是“一步一挨地走”;草海上是一条踩的稀烂的路,非常非常的滑,所以我只能是“一步一挨地走”;更要命的是我对自己能否走出这片草海没有信心,我几乎绝望了,所以我只能是“一步一挨地走”。

这个语言多么形象,这种语感的教学就是“语像感的培养”。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像放电影像看电视一样的立体的鲜明的清晰的看到语言所描述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时候右脑在发挥功能,左脑也在发挥功能。我们都知道左脑管语言,右脑管图像。语言和图像协同发展,语和像协同发展,左右脑协同发展。所以他的语言图示这种连接特别的牢固。所谓一加一大于二是也。

语感的教学包括了语意感的培养、语情感的培养、语像感的培养、语音感的培养、语法感的培养……。

再举个例子。《威尼斯的小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梢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船。

原始的版本它的语言不是这样的,这篇文章是马克·吐温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把它翻译过来的时候文字不是这样的。它的文字是欧化的: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十三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船。船头和船梢翘起像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像水田里的一条蛇。

后来我们编者在改的时候把它改成了刚才我说的那样。老师们,你们注意特别是最后那句,他本来是“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像水田里的一条蛇。”连在一起就是那么一句话。而改了以后呢是“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改得好,改得妙。妙就妙在语言的那种节奏感跟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的感觉天衣无缝地合在一起了。一开始学生还体会不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44313.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