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解说】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走进作家】
洛特
·
勒曼:美籍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就学于柏林,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M
.马林格。
1909
在汉堡歌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魔笛》中的第三男童。
1910
,在
O
.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埃恩肯。
1914
在维也纳演出获得成功,
1916
成为维也纳歌剧院的主要演员。此后一直到
1945
,她连续在维也纳歌剧院、伦敦科文特加登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由于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她于
1938
离开维也纳,定居美国。
1946
和
1951
先后退出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从事声乐教学和著述活动。
【写作背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一个冯
·
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拍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后来由
“
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
改拍成电影《音乐之声》。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两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数次,到
1971
《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难点解析】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在文章中,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特色鉴赏】
1.
构成鲜明而独特的矛盾冲突、设置伏笔和遵循结构的整体性原则是《音乐之声》在情节结构安排上有三个特点。
2.
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表现恰到好处。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音乐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利用电影的视听手段,将歌舞具象化,是一种
“MTV”
形式。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了电影的视听表现力。
【基础知识训练】
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涟漪(
y
ī
)
巍峨峥(
zh
ē
ng
)嵘(
r
ó
ng
)
鳞次栉(
zh
ì
)比
伫(
zh
ù
)立
顶礼
m
ó
(
膜)拜
通
xi
ā
o
(
宵)达旦
2.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
(C )
A
众说纷纭
忍俊不禁
无可奈何
变化莫测
B
.小心翼翼
砰然作响
流连忘返.不无抱怨
C
.通宵达旦
粼次栉比
端庄严肃
不动声色
D
.老成持重
顶礼膜拜
伫立良久
绿树浓阴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
美
国剧作家
勒曼
。
5.
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
胶结的月光”“
天上的彩虹”
,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答:恰当。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
胶结的月光”“
天上的彩虹”
,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麽麽对玛利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6.
在你看来,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但是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这种与尘寰隔绝的生活,于是她来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
.
特拉普家
7
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此期间,玛丽亚她关心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7.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答: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42680.html
相关阅读:《我的母亲》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九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八级下册)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孤独之旅》选段(13分)阅读答案
《芦花荡》的“诗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