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课文分析:公元前684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表现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思想,卓越的才能,同时也阐发了 “敌疲我打”、“一鼓作气”的精辟理论。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
、十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
、肉食者鄙
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
、又何间焉?
间:参与
4
、小惠未?,民弗从也 通“遍”,遍及,普遍。
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
、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12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13
、望其旗靡
靡:倒下
14
、故逐之逐:追赶
二、翻译句子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
、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5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6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
、“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
、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
、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
、本文的成语有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
、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8
、怎样评价鲁庄公?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译文:
鲁庄公十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10393.html
相关阅读:《芦花荡》的“诗性美”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孤独之旅》选段(13分)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九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八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