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德国幼儿教育见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国外早教 来源: 记忆方法网

2001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赴德幼教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参观了德国部分幼儿园、小学和幼师,与柏林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座谈。这些见闻使我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所造成的东西方幼儿教育之间的差异,它们也许能给中国幼教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一、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高投入

在德国,幼儿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州立、私人或教会举办等几种类型。所有幼教机构的运作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提供。德国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与我们座谈时指出,尽管柏林财政困难,但政府在制定教育收费时,仍考虑到了不同家庭的收入以及各家庭的幼儿人数情况。家长将个人收入的3%交给区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送孩子入园。

德国法律规定必须给3~6岁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德国3~6岁的幼儿入园率能够达到90%。德国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的设置予以规划、调控,对幼儿园的规模、招生数及工作人员的数量予以监管。另外,他们还要提供幼儿园的经费预算上交议会,为议会下拨经费时提供依据。

二、自然和谐、生活化的幼儿教育

1.幼儿园的环境

走进德国的幼儿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到了一个有一大群孩子的家庭里,安全卫生、舒适温馨而丰富多彩。幼儿在这里,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显得很愉快。德国幼儿园的门面一般都很小,从外看很难发现这是一所幼儿园,但推门进去,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幼儿园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有草地、沙地、石头地,但在中国常见的塑胶地我们却未见到。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活动量都很大,胆子也很大,爬高上梯,一点也不含糊。老师只是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活动室内墙上贴的、挂的都是幼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有些零乱,但对幼儿来讲很亲切。大盆大盆的绿色植物随意放在橱柜上。桌子上,给活动室带来不少绿意和生机。

活动室内游戏器材、活动材料一般都是定做的,比如娃娃家,玩具、橱柜都是木质结构,用清水漆漆成,很结实。在环境布置中,德国幼儿园的老师也考虑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比如,他们将婴儿活动室内的日光灯管蒙上各种颜色的皱纸,灯光显得很柔和,这样就不会有过强的光线刺激婴儿。

2.幼儿园内的混龄编班

在德国,“幼儿园”这个概念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德国幼儿园招收0~10岁的儿童,包括0~3岁的婴幼儿。3~6岁的幼儿和6~10岁的小学生。一个班内,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他们一般将年龄不同的孩子分成不同的组,每组有不同的老师负责。比如我们去的桃园幼儿园,招收6个月到10岁的幼儿,全园358名幼儿被分成8个班,每班都有互5名学前班年龄段(5~6岁)的幼儿,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前班教师来负责。这些老师要定期碰头,研究上阶段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幼儿园里也招收上了小学的儿童,就像中国的“小饭桌”一样。中午小学生放学后,到幼儿园来用餐,下午放学后,到幼儿园来做作业,做完作业可以在幼儿园玩足球等游戏。桃园幼儿园每个班墙上都有一张表格,记录着每位小学生放学时间、所在学校、联系电话等,便于班上老师对他们进行管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混龄编班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认为:大小孩子在一起,大孩子会感到很骄傲,同时知道要去爱护小弟弟、小妹妹,而小孩子也可以向大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3.教育活动的组织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德国幼儿园是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的,至于进行什么活动,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画画。听故事、可以去娃娃家、可以到户外玩,只要是幼儿园里能进行的活动,干什么都可以。对于午餐和午睡,老师也很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桃园幼儿园提供三个午餐时间──中午12:00.下午1:00.下午2:00,由幼儿自己决定何时用餐。另外,幼儿园提供专门的地方供幼儿睡觉,每人一块海绵睡垫,老幼儿躺下去20~30分钟仍未睡着,他就可以起来出去玩。

难道德国幼儿园老师就是天天带幼儿玩?他们有没有教育目标呢?我们请教了桃园幼儿园的园长。园长递给我们一份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前班幼儿教育规定的资料。其中重要内容有:

(l)要培养幼儿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有主见,不是老师怎么说,别的幼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2)要培养幼儿敢于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个别幼儿的害怕心理。

(3)要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如认识信箱,他可以把要寄的信放进去;认识电话亭,可以用来打电话。

(4)培养幼儿手工劳动的能力,如写字、拿针等,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训练幼儿四肢的技能。

(5)教幼儿认识厚薄,认识颜色,学认l~10的数字,认识具体的国家,认识不同材料制品。

(6)对幼儿进行音乐方面的训练,学唱歌、跳舞、培养节奏感。

(7)培养幼儿熟悉马路上的交通规则,知道如何过马路、看红绿灯。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似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通过玩来教会孩子。

4.家长工作

在基塔幼儿园参观时,园长特意约请了一位中国妈妈与我们座谈,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德国幼儿教育以及他们的家长工作。从我们参观的几所幼儿园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桃园幼儿园园长告诉我们:他们每年得到政府拨款后,这些钱如何用,园长要与园内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讨论。园内的重大举措都要让家长知道。全园每个年龄段都要选一个家长代表,定期与园长对话,园长根据家长的建议和需要调整对幼儿园的管理。为了密切家园联系,他们在节日期间,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家园同乐。另外还有园方请家长喝咖啡的活动,以加强家园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与德国幼教工作者座谈时,他们曾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到幼儿园里不是来接受教育的,而是来获取教育的。”我想这句话是对德国幼儿教育最好的诠释,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去细细回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13433.html

相关阅读:美国女婿给孩子设定的家务计划
日本妈育儿:锻炼孩子意志
盘点流行“磨难教育”的6个欧美国家
美国胆大心细是这样锻炼的
海外育儿:音乐使宝宝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