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睿睿(英文名Henry),1988年8月出生于浙江临安。由于自小受到胎教和幼教的精心培育,在他6岁上小学时,就已经展示出许多方面的优秀素质了。
1996年2月~1998年8月,睿睿曾随我们全家到英国生活,就读于北约克郡当地公立小学3~5年级。在校期间,他以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飞速提高的英语水平而被学校的老师和许多英国朋友叹为“Amazing”(令人不可思议)!
1998年睿睿随我们回到北京,先后在人大附小、北达资源中学就读。回国后不久,他就冲破了语文和数学两大难关,成绩从班级的最后一名迅速跃升为班级乃至学校的前列,并在北京市以及全国的语文、英语、物理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了多项奖励,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均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2004年初,正读初三下学期的睿睿意外地获得了一个机会:申请就读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高中Phillips Academy①(菲利普斯学校,也称“安多福”)。经过仔细考虑后,他开始全力以赴地迎接来自申请美国安多福和国内中考这两方面的挑战。
2004年5月,安多福——这所被美国人普遍认为是“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的名校,以全额奖学金将睿睿录取为该校10年级②的学生;与此同时,2004年北京市中考成绩揭榜,睿睿的成绩高出当年北京市最高录取分数线(北京四中)14分——“两条战线”双双告捷!
到安多福后不久,睿睿就从三十几位新来的国际学生中脱颖而出,成功竞选为“国际学生会代表”。一年后,他又成功当选为该会主席。
在安多福的3年中,睿睿功课优秀,每学期都获得“Honor Roll”(荣誉奖);他曾入选学校辩论代表队,到华盛顿D.C.参加全美高中“模拟联合国”决赛;他参加了学校的社区服务项目,每周义务教当地的孩子学中文;不仅如此,他还一直坚持学习小提琴,并参加了校乐队的活动;他参加过校足球队、滑雪队、击剑队、壁球队等各种体育运动队;还获得奖学金,到法国和泰国参加暑假活动项目……
特别让人高兴的是,在最为紧张的11年级末,睿睿获得了该校唯一的“哈佛书奖”③。这是哈佛大学首次向睿睿伸出热情之手!毕业前夕,睿睿还被全校老师推选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师生大会上演讲。
2006年12月,在安多福经历了两年多紧张而丰富的寄宿生活、已成为12年级学生的睿睿,如愿地收到了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入学通知书;2007年3月,他又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并且,这两所世界顶级的著名大学均给予全额奖学金,热情地欢迎睿睿去上学。
一百多年前,为了中华的崛起和民族的强盛,满清政府曾斥巨资向美国派送“幼童”④留学生。虽然这个宏伟的壮举未能按原计划完成,留美幼童中的许多人都考上了(或正在就读)诸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顶级名校,但大部分人未能完成大学的学业而被提前召回。尽管如此,他们在回国后仍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人后来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第一代矿冶专家吴仰曾,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曹嘉祥,甲午海战的英雄、民国第一位海军总司令吴应科,另有18位海军将领、9位矿冶专家、14位工程师、4位医生以及众多的外交官、海关、铁路、电报业的先驱……甚至留美幼童中还有好几位在中法海战、中日海战中为国捐躯。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6岁的睿睿不用国家或家庭出资,而以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方式到美国一流的高中和大学留学,既达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又给家庭带来世代的福音,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在这里,我愿意引用安多福学校的创办人Samuel Phillps Jr.(塞缪尔·菲利普斯)在二百多年前阐述的一段话作为我的心声:
“Upon the sou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depends the comfort or grief of parents, the welfare or disorder of the community, the glory or ruin of the state. ”(孩子们是否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关系到父母的幸福与悲哀、社会的福祉与混乱、国家的光荣与衰亡。)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能够从我的孩子身上得到启发,能够根据孩子的志向、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条最适合孩子的出国留学之路。我也衷心地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安康,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的祖国早日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
2007年11月4日于北京
注释:
① 菲利普斯学校,英文简称“PA”。人们常按其所在地名称它为“Andover”——“安多福”,也译为“安道夫”。该校建于1778年,是美国最早的私立中学之一,校友中有两届美国总统——老布什和小布什总统。
② 相当于中国的高一。
③“哈佛书奖”由哈佛校友会组办,向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高中11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二)学生中的佼佼者颁发。
④ 由于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清政府派数批9~15岁的男孩赴美国留学。参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幼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52607.html
相关阅读:美国胆大心细是这样锻炼的
美国女婿给孩子设定的家务计划
盘点流行“磨难教育”的6个欧美国家
日本妈育儿:锻炼孩子意志
海外育儿:音乐使宝宝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