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世界各地的高校都迎来了新一批学生,和新生一起涌入学校的还有他们的家长。在国内高校的眼中,新生家长的到来意味着校园将拥挤不堪。为了缓解接待压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许多高校想出了各种“高招”,让新生家长留在家里不要送孩子到校报到。而在英美国家,学校不但不反对家长送孩子报到,还组织各种活动,吸引家长到学校里来看一看。当然,学校用不着安排家长的食宿。
国内应对“家长潮”各有招数
在中国家长看来,孩子上大学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许多家庭甚至全家出动,“护送”孩子来报到。所以每年9月,校园里的家长数量都是新生的数倍。面对浩浩荡荡的“送子大军”,学校承担了巨大的接待压力。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在开学首日即开放了学校体育馆,好让500多名家庭贫困的新生家长打地铺过夜。
今年,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了鼓励新生自己来报到,更是想出了高招,学校为每位“自主报到”的新生发“红包”——100元现金或同等价值的手机充值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也在这方面花尽了心思,该校商学院专门设置了“家长休息区”,把家长们“堵”在这里,要求新生独自完成报到手续。
美国大学欢迎家长“护送”
美国各大学也在9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迎新生活动。
每逢新生报到时,美国的学校操场上都排满了密密麻麻的私家车,美国家长只要有条件,都会到孩子所上的大学去看一看。但有别于中国家长的是,美国家长将教育看成对孩子一项最大的投资,从择校到录取,最后到报到,他们觉得有必要全程跟踪视察,全方位了解子女未来4年将要生活学习的地方,从而判断自己花的钱是否值得。而中国家长护送孩子上学多半是出于担心,担心孩子适应不了新环境,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先去帮孩子铺垫好一切。
美国大学非常欢迎家长来“视察”,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投资放心,学校都在开学时举办一系列“家长活动”。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每年该校都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家长活动,内容包括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和师资,请他们参观校园和校舍,让家长亲身体验哥大知名教授的授课等。另外,学校还精心安排了“家长周末派对”,组织家长参加集体露天烧烤、观看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橄榄球赛等。
《青年参考》报记者登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网页看到,有专门页面介绍新生家长周末活动。普林斯顿大学为新生家长设置了介绍学校概况的讲座、校园参观以及各种文体活动。想要参加活动的家长需填写表格交给学校,便于学校预留位置。学校专门有员工接待家长,为家长答疑。
随着美国大学学费越来越高,家长也成为大学服务的对象,因为他们付的学费是大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即使是常春藤名校,在这方面都不敢怠慢,他们十分重视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家长对大学教育的反馈以及评价。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让他们体验孩子的大学生活,更有益于家长与学校的配合。
国外家长不做保姆
国内学校鼓励新生独自报到,不仅是出于校园接待能力有限的原因,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中国和英美新生家长陪孩子去学校报到的任务显然很不同,中国家长多半充当了孩子的搬运工和保姆。国内校园里经常能见到学生两手空空地走在前面,家长扛着大包小包在后面跟着。一进宿舍,家长便忙开了,又擦又洗,为孩子铺床叠被,孩子则站在一旁看着。
而在国外,干活的都是学生本人,家长才是站在一边看着的主儿。记者在英国留学时就亲见英国家长的“另类护送”:英国室友的妈妈只是开车把儿子送到学校,其他就一概不管了。在儿子来回搬运东西的时候,他的妈妈在宿舍里溜达了一圈,对这栋一年2千多英镑租金的宿舍很满意,之后又与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聊了起来。看来,英国的妈妈更关心孩子以后和什么样的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并不担心孩子能否吃好睡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391420.html
相关阅读:美国女婿给孩子设定的家务计划
日本妈育儿:锻炼孩子意志
盘点流行“磨难教育”的6个欧美国家
海外育儿:音乐使宝宝聪明
美国胆大心细是这样锻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