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3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数学教案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课题整理和复习内容P62-63练习十的第7-11题



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
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重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难点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一、整理单元知识
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二、练习
★1.课第62页的第7题。
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练习过程做到:
(1)算式逐一呈现。
(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
(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
2.课第63页的第8题。
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学生独立笔算。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 2 5 × 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3.课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4.课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三、复习小结。补充





第十课时:复习课
第一部分 知识点整理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二)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三)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四)乘法分配律
1.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第二部分 单元测试
一、计算与估算
1.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 37×235= 380×23=

236×43= 208×56= 720×42= 480×50=

2.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 380+350÷70 (150-75÷3)×8


3.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3×17+5×17 (22+44)×30
(18+4)×6 18×6+4×6
22×30+44×30 60×30-60×20
60×(30-20) (3+5)×17
4.估算下面各题:)
89×202≈ 139×48≈ 307×53≈   
993×19≈ 701×99≈ 297×54≈
二、填空题。
1.400×3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2.75的28倍是( ),196与72相乘,积是( )。
3.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 );如果B缩小5倍,则积是( )。
4.路程=(  )×(  )  时间=(  )÷(  )
 速度=(  )÷(  )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69731千克,大约是(  )万千克。
6.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三、比较大小,在?填上“>”、“<”或“=”:
30×180 ? 30×160 27×200 ? 20×270
600×10 ? 10×660 23×40 ? 32×30
98×54 ? 5000 45×20 ? 90×10
四、解决问题。
1.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经过14小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大约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3.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参观?学生门票每人25元。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4.看表,回答问题。(10分)
苹果桔子梨
箱数131623
每箱重(kg)241316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72×60=250×40=73×20=75×40
81×50=15×4=43×200=75×500=
600×50=70×40=92×50=30×14=
二、填空。
1. 12的103倍是(   ),31个20是(    )。
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  620×1600=   992÷16=   620×( )=9920
3.路程=(  )×(  )  时间=(  )÷(  )
 速度=(  )÷(  )
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     )。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69731千克,大约是(  )万千克。
6.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7.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200,□×5=80,那么△=(  ),□=(  )。
三、估算下面各题。
59×4232×61993×19701×289
45×99185×3128×71297×54
四、先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列竖式)。
162×21         64×321        713×15


308×21        130×24        135×12


五、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交通工具速度(千米/时)时间/时路程/千米
汽车15765
火车11216
摩托车48384
六、列式计算。
1. 37的150倍是多少?    2.153个12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第一名3人
第二名4人
第三名6人
鼓励奖12人
3.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四(1)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见表),为此,班级家长委员会奖励50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下面是中队委员们在商场看到的价目表,你能帮他们设计购买方案吗?并说明理由。
种类单位/元种类单位/元
钢笔12圆珠笔4
计算器22卷笔刀3
铅笔盒18羽毛球拍35
橡皮1足球40

曲星50
你打算怎样购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iaoxue/80159.html

相关阅读:速度、时间、路程练习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二)教案及练习题
给小学数学教师出一个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算能力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