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诗人的《忸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这首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多少个月之前,诗人经由四年的亡命生涯,从同州经过绵州,来到了这未曾受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坚持宁静的西南富嫡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附亲友故旧的赞助而辛劳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范围;饱经离乡背井的痛楚、备尝流离失所的艰虞的诗人,终于取得了一个临时安居的居住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波折,水木清华,一派安静幽雅的田园气象。诗人拈来《忸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能够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旁边四句,牢牢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在而自由;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斯安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薄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无邪天真,弥觉可恶。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阅历长期离乱之后,从新失掉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觉得惊喜跟满意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固然名义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障必有;曰“更何求”,正阐明已有所求。确切不忘却,本人面前优游安逸的生活,是建造在“故人供禄米”的基本之上的。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产生了问题,所有就都谈不到了。所以,咱们不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苦、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身,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流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切实是对封建统治阶层残害人才的强烈控告。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而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诗的前半写人与做作的协调,天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天然中感到自由、亲热、融洽。颈联写弥漫着欢喜、郁郁葱葱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快慰和爱护。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庸心情。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高兴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洒脱流逸之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6700.html
相关阅读:夜来熏风起,小麦覆陇黄_全诗赏析
《【双调】大德歌 夏》译文注释_《【双调】大德歌 夏》点评_关汉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晚晴 李商隐
夏词 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