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描写月亮的诗句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出自唐代诗人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缭绕程度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赏析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围绕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似乎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宏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爽的山水画图展示面前,人不禁发出对西湖景色的夸奖。春光如此奇丽,作者不愿分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景致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怀,全诗则情景融合,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风景,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存在如斯浓厚情感颜色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尔。在孩童时期,曾破志要到杭州仕进,宿愿得酬,天然为之惊喜,其对杭州的蜜意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述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详细描写如画之景∶群山围绕,错落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点缀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如许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不呆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和谐,而白居易却别具匠心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离奇的比方自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国民的关心,使读者由此能够联想到恰是这位自幼憧憬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贴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世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宝贵的出新,它比作者刻画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鲜,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构造波折委婉,别有情致,特殊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接洽作者的有关行踪跟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的事实,每每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用,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以为做山人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切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清,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姑苏》一诗,在其余篇目中尚有不少相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由于“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流连忘返的心境离开西湖,这种情感本身具备很强的沾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誉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翼而飞,值得玩味的是现在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5657.html

相关阅读:玉阶怨 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注释_《摊破浣溪沙?病起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