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兴市,凡是认识王新民的人,都会夸这个人有头脑。不过,这只是最近一个月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在一个月之前,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认为这小子没什么头脑,除了心眼儿好、为人热情,其他的真是一无是处。
怎么回事儿呢?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两年前的一天,王新民走进济兴市最大的一家装饰公司求职,凭着他的热情,经理很快就同意了,答应给他三个月的试用期。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很有热心、很有热情的小伙子在业务上却是一塌糊涂。
有一次,公司组织了一场客户见面会,不过那天正好赶上下暴雨,来的客户不多,几十位设计师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无所事事,只有王新民周围围了好几个客户,正聊得热火朝天。
别的设计师都很奇怪,王新民刚来公司就能接这么多单子,看来有两把刷子,就都跑过去看看他是怎么谈的。可到了跟前却发现,王新民虽然脸上笑容不断,但明显能看出来有点手忙脚乱,对客户提出的一些问题答非所问。
看见同事们都围了上来,王新民连忙站起来给客户介绍:“李先生,这位是我们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您的问题他可以给您解决。”说着,他把客户推向了首席设计师。
“陈老板,您提的设计要求我的水平还达不到,这位是我们公司的创意高手,相信一定能满足您的要求。”说着,他又把客户推向了创意高手。就这样,王新民把几位客户都转让给了公司的其他同事,无论是客户还是同事,都对他表示感谢。
活动结束后,经理开了一次会议,总结了这次活动的得失,最后又说:“这次活动我要重点表扬一个人,就是王新民。他用他的热情,吸引了客户,并留住了客户,更让人感动的是,他无私地把客户让给了其他同事,这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经理顿了顿,又接着说:“但是,小王在业务上还不是很熟练,希望以后能加强一下学习,并希望大家也都能无私地帮助他,就跟他帮你们一样。”
大家顿时掌声一片,王新民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请大家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会尽力做好的。”
从那以后,王新民更加热情了,跟每一位同事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不过,在业务上王新民仍然没有大的起色,连同事们都替他着急,可他好像并不在乎,每天仍然笑声不断,不管谁需要帮忙,他都会第一时间走过去。
转眼试用期就到头了,这天,经理把王新民叫进办公室,说:“小王,从私人的角度来说,我很喜欢跟你做朋友,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你确实有点……”经理顿了顿,接着说,“我觉得你没必要非要做设计师不可,如果做外联的话,会非常成功。你如果有兴趣,我现在就可以跟你签合同。”
王新民低着头想了一会儿,果断地抬起头来,说:“非常感谢您,但我的志向不是做外联。我还是到别的公司试试吧。”
等王新民出了门,首席设计师问他:“新民,为什么不留下来做外联呢?”
王新民说:“没办法,我就是想做设计师,跟客户的交流,可以让我更直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就是我的发展方向。”
首席设计师说:“好吧,那就不勉强你了,我有个朋友在新世纪装饰公司当主任,你要是想去,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
王新民忙说:“那太感谢了,我还正想着去那家公司呢!”
闲话少说,王新民凭着他的热心和热情,先后赢得了全市八家最大的装饰公司的青睐,但等过了三个月试用期,这八家公司却对他下了同样的评语—“热情有余,能力不足”。在其中一家公司,还有过这样一段小插曲—
那是王新民供职的第七家公司,试用期眼看就要到头了,同事们都在替他担心,怕他会被公司辞退。有一天早上,王新民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太在路边晕倒了,他想都没想,就把老太太送去了医院。老太太一直昏迷不醒,也不知道怎么联系她的家人,王新民只得自己陪在那里,一直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老太太终于醒了,这才知道,这位老太太竟然就是王新民公司老板的母亲。
同事们知道后,顿时欢呼雀跃,这下王新民肯定能留下来了!
确实,老板也说了,就算是白养着也要把王新民留下来,然后请全市最好的设计师帮王新民补课,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王新民竟然拒绝了,仍然热情地来到了第八家装饰公司,做着一个总也学不会设计的设计师。
就在大家都感慨这个人脑子不灵光的时候,突然收到了王新民的请柬,地点是一家很高档的大酒店,署名是:“一个永远不会设计的设计师、一位永远热情的朋友——王新民。”
大家带着疑惑的心情来到大酒店,八家公司的老朋友一个都不少。
王新民穿一身笔挺的西装,仍然是满面的笑容,有些腼腆,但更多的是自信,他说:“很高兴大家都来给我面子,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从没见过像王新民这么笨、又一根筋儿的人,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请服务员帮忙把我的名片分发一下,谢谢。”
服务员把名片分发给大家,只见上面写着:“远达装饰建材商场,经理:王新民。”
这时,王新民说:“其实,两年前我就想开一家装饰建材商场,不过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所以就想先通过装饰公司来了解一下。经过两年来的接触,我不只是了解了这个行业,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如果用两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我觉得已经足够了。所谓两年一个人生,我觉得很值!”
有人说道:“这是我见过的最给力的创业经历,用两年的时间来做卧底,这份毅力太难得了!”
底下一片窃窃私语,继而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351930.html
相关阅读:职场白领之间的人际艺术
职场缺乏安全感怎么克服
西德尼温伯格的故事
职场生涯最重要的8小时
如何与年轻上司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