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大众视线17个月的李开复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书,和他已经简直完整转变的人生观。
“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身体健康的重要。名利的寻求无尽头,我会更理解辨别什么才是真正对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的成就或贡献,而不会把生命浪费在物资的、虚荣的陷阱里。”
这是摘录自李开复的新书《向死而生》中的一段话。在癌症来临之前,从微软到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再到立异工场董事长,在光环覆盖下的李开复一路熙熙攘攘地追赶“名利”。在忙碌忙碌中,他享受着天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深夜起来继承工作的“踊跃状况”。“人生导师”、“筑梦者”、“幻想导师”,都是他的身份。他认为面前还有无尽的前途和妄想等着他去实现,一刻都无奈停下。却在志自得满的时刻,李开复遭受了别人生重大生死考验——被医生宣判得第四期淋巴癌。
他先后写了7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等畅销书,并且每年在高校做多场报告。而这本《向死而生》是他通过火享罹患癌症以来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思考来提示更多的年青人和创业者,除了虚名与成绩,重新思考人生的意思。李开复这样说,
“如果不是癌症,我可能会循着过去的惯性继续走下去,兴许我可以获取更优渥的名利地位、发明更多成功的故事,现在,癌症把我硬生生推倒,这场生死大病开启了我的智慧,我仍旧会努力投身工作,让世界更好;但我也更逼真地知道,生命该怎么过才是最美满的。”
同样在6月27日首映的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的片尾,李开复对生涯进行了追问和思考:“除去虚名和造诣,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
这部纪录片,以李开复罹患癌症之后的心路过程以及对人生的从新定位和思考为背景。片中,李开复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六个月化疗、九个月休养的阅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外100天”的失望。李开复更是首度在片中表露了留学时代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报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蜜意,第一次温顺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见媒体前文报道《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为逝世亡修了7个学分》)
这场与死神的较量让李开复对性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在生命过程中的危难一刻,找回了很多从前因工作太忙而疏忽了的生活乐趣,重温了友人、亲人与社会独特关注的生命中的爱。他在书中感慨:“我第一次如斯真实地休会到健康的可贵。”
“我所追求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实质上并没有错,但是多年来,名利的浮涨让我人不知鬼不觉间偏离了轴心,以至迷眩其中,付出了繁重的代价而不自知。”
而病愈回归的李开复,比拟以前的温文儒雅、英姿飒爽,更多添了多少分漠然跟潇洒,更加“接地气”的重拾了青年创业导师身份。
早在今年2月,李开复就公布了创新工场成破以来的成就,已投资150多家企业,涉及挪动互联网+、云盘算、硬件投资、O2O等多个领域,其中18个项目已经取得A轮融资。李开复也坦承,有3个项目投资失败,但未颁布详细项目名称。
媒体近期也采访了李开复,缭绕着创业、投资、以及病后的感悟,他做了以下分享:
病后褪掉“包装”,更加真实
媒体:大病初愈之后很多人都评估您说,相比以前的精英范儿,您现在更加接地气了,有哪些因素促成这个改变?
李开复:固然我以前说的话也是来自心坎的,但我会比较想去包装自己,让大家看到我比较正面的那一面,报喜不报忧,这样的话不够真实。就像我刚生病的时候,发微博,其实并没有完全的描写我心里的一些懊丧和无助感,更多的是表白了一种前进和英勇。这对爱我的人是一种抚慰的心,对于投资人可能也是愿望他们不要撤资。但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有很多的这种担忧,所以这本书里完整实在的论述了生病和身材挑衅的进程。
媒体:在您跟高晓松老师配合影片和创作《向死而生》的过程中,重复回想病痛的经历会不会很疼痛?
李开复:不会,反而有一种宣泄自己情感的感觉,因为我不是那种常哭的人,四周的人可能几乎都没看过我哭。其实哭了当前,可以宣泄出心里的情绪,然后器重自己。所以我觉得晓松的团队让我很信服,其实拍了22分钟的电影一共大略录制了濒临10个小时,这10个小时之中,我觉得特别的地方是能够跟我有一个十分理性真实的交换,让我天然的把这些事件说出。
如果你放一个冰凉的摄影机在我眼前,我觉得再怎么样也不会讲到。团队更多的是用滴水不漏的方法来温和的描述一些苦楚的实事,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感觉很真实。他们发自内心的帮助我,这一点让我觉得终于可以把真话说出来了。
本人投资的公司里失败的最大因素:不专一
媒体:如何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创业者或项目进行断定?有哪些指标,或者投资方式论?
李开复:主要还是看人、趋势和事情。因为创业实际上还是要靠人,是不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是不是一个能够专注把一件事情彻底的解决了再做下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一个对行业能有更好的判定,是不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在夸夸其谈,还有他是不是能够带步队,在碰到艰苦的时候,能不能得到员工的支撑信赖,这些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另外,还有趋势。他的胜利不是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下去抢了别人的,而是可以发展很快,趁势而为就能够找到风口飞起来的。
媒体:你是说履行力和专注很主要?
李开复:对,我觉得创业者都是聪慧人,聪明人点子很多,点子多了以后就不专注,所以专注特别难能宝贵。一个小公司资源有限,如果都不专注,每天想一个新点子,公司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成,这个往往是我自己投资的公司里失败的最大的因素。
媒体:有哪些之前异常看好,但是却失败了的项目?
李开复:有的项目点子太多,公司50个人做了80多个产品,最后精神都疏散了就失败了,这是一个例子。
另外有时候有些公司特殊重视一种技术,但只想到这项技巧有什么用,没有想到市场,然后就失败了,这也是常见的例子。
还有一种重要因素是,几个开创人他们因为意识的时光不足,或者后来因为股份或职责等,自认为奉献不一样,价值观不同了,全部公司就瓦解了。这三种情形下的失败是最多的。
媒体:目前有哪些名目是您认为能成长为至公司的项目。
李开复:我认为每一个都有这种潜力,我们的投资尺度是生机我们投的公司里有5%到10%能成为独角兽,独角兽就是一个10亿美金估值以上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他没有成为10亿美金估值的潜力的话,我们可能就不会去投他了,因为我们的投资回报是被独角兽驱动的。
媒体:您会参加到这些项目标治理中吗?
李开复:不会,一个好的创业公司一定是由创业者带团队,董事会来管理。我自己会加入少数几家范围较大的公司的董事会。
无法保证睡眠,肯定优势就会减少
媒体:对于以后想创业,但现在还没有好项目的年轻人,您是建议他们先在创业型的小公司去打磨,还是从大公司的螺丝钉做起?
李开复:我觉得都可以斟酌,但整体来说创业小公司里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因为在小公司里很多事要一个人去试,学习成长的机会和薪资空间都会足够得大。
媒体:但是现在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既不是名校毕业,也没有在大公司打磨过。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或者是在大学期间直接就开始了创业,您对这类的年轻的创业者看好吗?另外您认为持续创业者有什么上风?
李开复:连续创业者的优势非常宏大,因为他做过一次,任何行业只有你自己亲力亲为的做过一次,从失败中学习,这样的人一定会比“白纸”成功的概率更高。
当然,在校学生也可以成为一个连续的创业者,在老师的领导之下或是学校创业俱乐部创业,或者是可以出来先帮一些创业公司打工。我觉得给创业公司打工,也算是一种创业的过程。
所以我会更多的提议年轻人,无论是在校生,毕业生还是年事稍微大一点的,如果他们想要学习创业,多积聚一些经验的话,参加创业公司可以学到更多。
媒体:在如今的创业高潮下,好比现在的中关村创业大巷,日均孵化的创业企业1.6个,您认为创业者面对越来越多的孵化器应该怎么挑选呢?
李开复:应该针对自己的需要,给自己最多加分的,也就是说哪些孵化器是真心的想赞助创业者,是真正有附加价值的,看哪家孵化器能够最好的补足你的短板或者是让你成长更好,这些都比钱更重要。
媒体:您在新书宣布会中曾感悟说“睡眠是医治癌症的一剂良药”,那么您对现在很多正在创业,却无法保障睡眠的年轻人有什么倡议吗?
李开复:我觉得睡眠是恢复抵御力最好的一个渠道,所以无法保证睡眠确定优势就会减少。因为如果一旦免疫力下降,生了病懊悔都来不迭了,健康比创业更重要。另外睡眠深度比和长度更好,就是自己要能够真睡,半夜醒来也不要回Email,让自己能够连续的睡,这个我觉得也是挺重要的。另外就是一定要睡足6个小时。
很看好在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和O2O
媒体:您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您现在比较看好哪品种型的企业和项目呢?
李开复:我们有投很多智能硬件,我们认为智能硬件在将来应当会很多新的机遇。其次我很看好在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和O2O。另外还有数字内容,微片子和视频这些感觉可能超出西方,在国内,新的平台能够疾速的得到用户,贸易价值也能波及到很多领域。我也会再持续关注在线教导。
媒体:现在很多做数字内容的都开端往社交方向发展,这是否会有一些轻重倒置,如何比拟均衡的解决这个问题?
李开复:我觉得发展一个互联网企业一定是要阶段性来做,要把前面一个做好再做下一个,不能一开始就打造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社交平台。要在浏览方面或者是内容方面发展到必定的水平,再把这个平台做成,所以这是一个缓缓提高的过程。
媒体:您感到当初互联网哪个领域的泡沫最严峻?
李开复:在海内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泡沫最重大。良多股民都说要买互联网股,许多投资人找了他们以为的重点方向的范畴投进去,但这些公司实在大局部都不是行业的领跑者,有一些公司的价值被高估了。
媒体:在您病愈之后对照您当初做创新工场的初心,您现在有什么变更吗?
李开复:不,仍是很明白的,咱们做翻新工场,一方面是由于我认为个人的各种教训是很多点,而后盼望把它画成一条线,这些点包括了给中国青年的信、书,也包含了我两次回到国内工作,学到的很多货色。这点我感到是更深信了,我认为可能就是依据自己心中的抉择,最后导致了必定来做这样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创新工场其实虽然是一个投资机构,但是我们是真的抱着帮助创业者的心态,认为创业者是中国最巨大的一批人,他们能够以最大的效力来推进整个经济,而且他们是能够在没有耗费没有糟蹋的条件之下把金钱人力转换成为有价值的技术或者是产品,那么我们应该是另外一批了不起的人,是帮助这些创业者的人。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合适做创业者,也许他的对危险的把持有限,接收度有限,也许他年纪比较大了,也许他创过了很屡次了等等,但是我觉得世界上需要两种人,一种是创业者,一种是帮助创业者的人,创新工场的公司心中无比盼望做后者。
对于“鸡汤”标签: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
生病期间李开复表示一年读了六七十本书,主要还是从网上获取新常识,而针对网上说自己“鸡汤味太浓”的舆论,李开复表现,
“读者应该去取舍他所须要的,我觉得一篇文章的价值应该来自于两个处所,一是是否有一些真正智慧的经验在里面,如果读起来真的很空,读完了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那真的是在挥霍时间。
另外一个是这篇文章对自己是否有辅助,假如看起来都是大情理,跟你一点关联都没有,确切吸引力有限。我认为我所分享的东西应该不会沦落到这种位置,我觉得很多人是没有细心看的,或者是看了一个题目,就胡乱的说写得大。
比方感情方面的,面临死亡的人在说如何防止失踪,或者说亲情跟事业如何平衡,很多人认为这些听起来好象是比较务实,就认为这些是没有价值的,然而还是应该等读完再下定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256562.html
相关阅读:创业故事:苏大“面膜姐”创业月入4万
值得投资的创业项目
李想:80后创业者的七要点
蒙牛老板牛根生创业故事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