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因攻打太平军获封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曾国荃的名字和晚清一个存在了14年的政权太平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当时清廷的“眼中钉”,是曾国荃倾力对抗的敌人,也是他平生湘军大业之所系。
曾国荃病卒于南京任上13年后,也就是光绪二十九年,记述他一生的《曾忠襄公全集》刊行并传于今日,包括奏疏、书札、文集、批牍、年谱、荣哀录共67卷,约175万字。这在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朝臣之中,都是不多见的。
“忠襄”是曾国荃的谥号。《史记·谥法解》中这样解释“襄”:辟地有德曰襄,甲?有劳曰襄。由此可见,曾国荃“德”在“甲胄有劳”。中国历史上,从皇帝至朝臣,谥号“襄”字的虽不在少数,却也均为“有武功之人”才能得之,而大凡辟地,又无非攻城略地,杀人盈野。可见,一个“襄”字定曾国荃一生,微言之中,还是能品出些滋味来。
抗衡太平天国的主力
曾国荃是晚清大臣曾国藩的九弟,对于这位小他13岁的弟弟,曾国藩最为悉心栽培,也嘉许甚多。《曾国荃全集》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840年,16岁的曾国荃跟着父亲到京师,就学于曾国藩。两年后,曾国荃离开京师回原籍,曾国藩送他到卢沟桥,以诗为别,写道:“辰君平正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辰君”“午君”“老沅”分别代指曾国藩的三位弟弟,其中老沅就指曾国荃,古人以“白眉”比喻人的出色,曾国藩认为,曾国荃在兄弟几人之中最为特殊。曾国藩果然眼力不差,《清史稿》中说,曾国荃“少负奇气”,此后参加科举考试,一路坦途。
1851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这个后来存在了十余年、鼎盛时期拥有百万兵马的政权组织,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
然而,当时清朝的八旗骁勇不再,绿营兵久离战场,正是疲软之时,以地方武装为基础的团练取而代之。曾国藩以团练起家,而后发展成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大显身手。
1856年初期,石达开在江西大败湘军,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一带,处境险恶。危难之时曾国荃与吉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又与其他部队联合,带领六千人援救江西,连陷安福等地,进围吉安。
结果在转年,因为父亲去世,曾国荃丁忧回了老家。这时候,清军的进展变得不太顺利,连续有大将战死,士气低迷。江西巡抚赶忙向朝廷奏请曾国荃统领在吉安等地的部队,重整旗鼓,而后在三曲滩击败了石达开,不久又统兵收复了江西的失地。
咸丰十年(1860)6月,安庆攻坚战拉开序幕,曾国荃率湘军8000人进逼安庆。他用一贯擅长的方法,在安庆城外挖了长壕,造成包围之势,断其军粮。
这是一场决定了太平天国最后命运的战争。由于地处要冲,一旦丢失,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就岌岌可危,因此双方都下了死力气要抢夺此地。从《清史稿》的记载中就能看出它的艰难性。“陈玉成来援,击走之。”“陈玉成复纠捻众至于菱湖,两岸筑坚垒……”“进破安庆城外贼营,毁东门月城。”
安庆几乎成了一台绞肉机,地雷、敢死队、战壕,曾国荃用尽了办法,最终攻破了安庆,该地血流成河。
安庆的陷落,为进攻天京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清廷以曾国荃“智勇兼施”赏加其布政使衔,并赐黄马褂,还给了他一个“伟勇巴图鲁”的称号。
仕途几起几落
从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曾国荃当时在清廷眼中的重要性。
同治元年,哥哥曾国藩被授予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而曾国荃被任命为江苏布政使。按惯例,兄弟不能在同省内任职。但皇帝特别下诏,告诉曾国荃要以军务为重,不用回避。
于是,曾国荃的部队成为了攻打天京的主力。
此人的狠勇,在攻打的过程中体现得一览无余。曾国藩曾认为弟弟太过急进,容易孤军深入,但曾国荃认为,虽然有危险,但值得一搏。在援军不多,部队又遭遇瘟疫而大量减员的情况下,曾国荃死命挡住了太平军攻击,始终坚守着包围圈,以致曾国藩亲临战场,发现阵线牢固之后,都打消了撤军的念头。
曾国荃及其手下,都有“亡命徒”的基因。
由于包围时间很长,天京城内缺粮,都开始在城市里种起了麦子。城里情势紧张,城外也发了狠,曾国荃命令部下挖地道,不成想守军照方抓药,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导致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这时候清廷下令李鸿章前去帮忙,曾国荃和部下认为,城破在即,不能让别人捡现成的便宜,于是玩儿了老命。
曾国荃命令部下,在敌人炮火密集的地方下面开挖地道,而后埋入了大量炸药,并选了敢死队员。旧历六月十六日,清军引燃了炸药,“城崩二十余丈”,曾国荃所部从缺口攻入,杀向城内各处,天京终于陷落。
攻破天京后,曾国荃被加太子少保衔,被封一等伯爵,还获赐双眼花翎,这在清代都是很高的赏赐。但是因为在破城之初的奏报里,他说洪秀全的儿子洪福?已死,谁想后来传出消息,此人不但没死,还被太平军残部拥立,因此朝廷中有人借此攻击曾国荃。曾国荃便告病,遣散了部署,回到了原籍。数年后,他再度被起用,出任湖北巡抚,与捻军继续作战。
光绪二年,曾国荃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在任期间,山西遭遇大旱,曾国荃想了很多办法筹钱筹粮,据史料记载,“先后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而后他又免除了部分徭役。为此,当地百姓给他立了生祠。
后来,曾国荃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史书上称他“总揽宏纲,不苛细故,军民相安”。光绪十六年,他在任上去世。
曾氏兄弟中,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所长,非一般人能及,而曾国荃以勇武著称,在其他方面却不及乃兄,他一生在官场上起起落落,并非太顺利,想来也和他的性格、见识密切相关。专家支持金彭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93415.html
相关阅读: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爱情传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康熙天子为什么叫“玄烨”?
清末高层政斗下的女活佛与白花大蛇秽居案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