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清朝在太平天国运动就该完蛋 靠何制度扛到宣统三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清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为什么太平天国鼎盛一时,却最后败在曾国藩的手里?就因为曾国藩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当上了内阁学士这样的中央高官之后,还是要守母丧返乡,太平天国之乱时他正好在老家当乡绅,要不是靠曾国藩这个京城回来的乡绅组织团练拼命抵抗太平军,大清那时候早就完蛋了,肯定扛不到宣统三年。所以,科举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流动的。

位于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2015年11月02日第49版,作者:杨念群,原题为:科举的遗响:科举制终结110周年祭

在科举制度下,中央政府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有意识地进行名额分配,这有可能赋予科举拥有某种代议的形式及功能,为参政议政提供便利条件。文化发达地区的科举名额受到一定限制,不发达地区则得到一些必要的照顾,这不仅仅是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人才的合理分布和流动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不管多么偏远的农村地区,也一定会存在一个通过科举制认可的士绅阶层,他们是当地最有文化的人群,往往扮演地方代言人的角色。

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起,至今已过去一百一十年。在过去的百年中,经过革命与现代化思潮的洗礼,“科举”在人们头脑中一直是帝制腐朽的象征,科举被废既是发动革命的理由,也是清朝崩亡的前兆,更屡被嘲讽成古代教育制度失败的一个负面标本。科举制似乎不值得大家花时间加以认真关注,它充其量只能作为批判的对象,甚至直接沦落为一个衰落王朝推行弱智教育的符号。

如今,这种不正常的状态终于有所改变了,史学界开始认真检讨过去的评价,希望从全新的角度对科举制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科举制与高考的比较

为什么要对科举制进行重新定位呢?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中,科举制向来就是一个经常被妖魔化的名词,一谈到科举,人们脑子里几乎会不约而同地闪现出《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滑稽故事。范进这个人穷年累月地应试,人到中年突然中举,听到消息后一激动晕厥过去,还得靠老丈人一大嘴巴把他扇个半醒,从此就开始变得不正常,这就是一名典型科举考生的猥琐形象,也喻示着广大科举士子的共同命运。在我们的头脑里,科举只能造就一帮死背经书教条,毫无实践能力的读书人。我记得《范进中举》一度收入了中学课本,作为必读范文。在一代代学生的记忆中,范进的形象被刻意丑化成整个科举制戕害人性的缩影。大家对科举制的印象,基本上是从这个故事的叙述逻辑里面获得的。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的取缔是和清朝的灭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彼此前后相续。科举制的废除,也跟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展开过程密不可分。这种预设的关联性隐藏着一种危险,很容易让我们不假思索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生成,只有通过废除科举制才能达致。这个逻辑把废除科举与清朝崩灭、民国肇建等历史现象自然勾连在一起,形成一套毋庸置疑的历史叙事,进入所有各个层次的教科书里面,以致于无论讨论宪政改革还是武装革命,科举废除的必然性都是不容质疑的。

在人们的眼中,科举这东西就是一个垃圾,清除它的恶劣影响变成了革命、民主和现代国家建立的前提条件。科举制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其特点何在,在以往的研究视野里基本是缺席的。我觉得这种局面如果仍不加以改变的话,不仅对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的研究,而且对现代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对中国民主制度应该向何处去等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障碍。

那么,科举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可能完全不了解。一般只是习惯地认为,科举制度就是一场考试而已,一提科举好像直接可以和八股文画等号,充其量是教育史研究的对象,这种理解显然过于狭窄。其实,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很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把后面两场都排除在观察视线之外的话,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而已。科举的考试结构相当复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过于简单的认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829414.html

相关阅读: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爱情传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层政斗下的女活佛与白花大蛇秽居案
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康熙天子为什么叫“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