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彰阿-道光最信用的首辅 道光皇帝?宁熬到三十八岁才登上皇位,上台后执政三十年,其执政风格可概括为“老成持重、讳言变革”八个字。在这位爷">
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大清盛事之道光最信用的首辅穆彰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清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620)this.style.width=620" vspace=5 border=0>
  穆彰阿-道光最信用的首辅
  
  道光皇帝?宁熬到三十八岁才登上皇位,上台后执政三十年,其执政风格可概括为“老成持重、讳言变革”八个字。在这位爷的统治下,大清朝的政治风气越加萎靡,人才日益寥落。这一切,自然和道光皇帝的用人方法和执政风格有着莫大关系
  
  道光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是任命前朝老臣曹振镛为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清承明制,朝中不设宰相,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行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因此曹振镛是道光朝名副其实的宰相。
  
  然而曹中堂却是个精于谄谀逢迎,性情模棱两可的老家伙。曹振镛的门生曾向老师请教做官诀窍,曹振镛的回答是:“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凭此奇谋妙计,曹振镛硬是平安无事的当了十五年首辅,“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最被倚任”。
  
  当时士林有《一剪梅》四首,形容清廷官场积弊,流传极广:
  其一
  仕途钻刺要精工,
  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
  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其二
  大臣经济在从容,
  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
  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其三
  八方无事岁年丰,
  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
  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其四
  无灾无难到三公,
  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
  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道光十五年,八十一岁的曹振镛病死在领导岗位上。悲痛的道光皇帝御赐曹中堂谥号为文正。
  
  曹振镛的后继,就是史称与道光皇帝最“有水乳之合”的穆彰阿。
  
  穆彰阿是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嘉庆十年(1805年),穆彰阿高中进士,自此在仕途中青云直上。道光七年(1827年),穆彰阿进入军机处实习,不久授军机大臣,十年后升任首席军机大臣。这时的穆彰阿才五十五岁。
  
  穆彰阿比起曹振镛来更擅长窥测道光皇帝的心理,进而施加自己的影响。加之又是满人,因此“终道光朝,恩眷不衰”,成为道光皇帝最信任的首辅大臣。“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典会试五。凡复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无岁不与衡文之役。国史、玉牒、实录诸馆,皆为总裁。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曰‘穆党”
  
  据《奴才小史》记载,顺德人罗?衍,泾阳人张芾、昆明人何桂清三个人都是年纪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前途一片光明。张芾、何桂清很会做人,两人见到穆彰阿权势炙手可热,便前往穆府拉关系递帖子,为自己铺路。唯独年少气盛的罗?衍绝足不登穆府。不久考评结束,三人都分配到了岗位,即所谓放差。罗?衍去拜谢当朝另一位中堂潘世恩,潘世恩得知罗?衍没有去拜见穆彰阿后大惊失色:“你没见穆中堂就先来见我,这下大好前程可完了。”潘世恩是有名的状元宰相,时为军机大臣兼东阁大学士,身居汉族大臣之首,资历远在穆彰阿之上。连他都这么说,可见老穆之专权骄横,已到了什么地步。果不其然,第二天突然传旨曰:罗?衍年纪太轻,未可胜任,着毋庸前往,另派某去。”其实当时张芾十八岁,何桂清十七岁,二人均小于十九岁的罗?衍。堂堂大清朝近三百年的科举时代,朝廷已经放差而收回成命者仅此一例,“广东蛮子”罗?衍不幸中了头彩。
  
  当然有与其相反的例子。
  
  道光十八年,有个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中了进士,这个人的名字,叫曾国藩。本年会试的主考总裁,即是穆彰阿。张榜当晚,曾国藩依例登门拜谢。穆彰阿首次与曾国藩相见,对这个来自湖南的考生印象极佳,觉得其步履稳重,举止端庄,谈吐大方,是个朝廷大臣的样子。他有心多了解一些这位新人对内政外交的见解,便找些话题与之交谈起来。曾国藩虽然开始因为不了解这位满族大臣用意何在,有些诚惶诚恐,但很快便领悟到对方并无刁难挑剔之意,便无所顾忌地开怀畅谈,所谈内容恰合穆彰阿心意。曾国藩还说,殿试朝考期间,一批科举新贵心高气傲,妄论朝政,非议颇多,他们貌似爱国,实则对国家不负责任,难免不会成为清谈误国之辈。穆彰阿听曾国藩所说,越发感到自己没有看错人。欣慰之余,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即将进入翰林院的新人:翰林院乃藏龙卧虎之地,朝廷宰辅之臣大半由此而出,足下进入之后,宜继续争先奋进,立志作国家栋梁之材。曾国藩一再拜谢穆彰阿知遇之恩。
  
   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不料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突然碰上了翰林院大考翰詹。所谓大考翰詹,就是朝廷组织翰林院的翰林、詹事府的詹事们进行考试,通常六年举行一次。大考翰詹对翰林们来说非同小可,俗称“翰林出痘”。“出痘”就是出天花,在那个时代纯属听天由命之症,许多人过不了“出痘”这一关结果一命呜呼,翰林、詹事们将参加大考喻作“出痘”,十分准确形象。这一关过得好,往往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即便将来当不上总督、巡抚、大学士,也能弄个尚书、侍郎什么的干干,成为一二品大员;这一关过得孬,前程可就悬了,大凡会沦为“黑翰林”、“穷翰林”,原地踏步升官无门,一辈子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本次大考距离上次仅隔四年,突然提前两年令曾国藩猝不及防。更惨的是三月初六日他才获悉本月初十日要举行大考。如此重要的考试,准备时间只有四天。考完后曾国藩就发觉有一大错,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痛责自己:“粗心至此,何以忝厕词垣哉!”自己都认为考得很糟糕 。所幸这次大考翰詹的总考官还是穆中堂。交卷之后,穆彰阿便暗示曾国藩这位门生索要其应试诗赋。曾国藩马上回住处将诗赋写好亲自送往穆府。成绩揭晓后,曾国藩考得了二等第一名的好成绩。
  此前曾国藩的品位一直滞留在七品,此后则几乎年年升官,五年之后就到了二品。这一次拜访穆府,成为曾国藩在官场上迅速升迁的契机。
  
  清朝遗老徐珂曾经在《清稗类抄》中对穆彰阿对曾国藩的提携做过生动的描述:穆彰阿在禀报新任翰林侍讲时,针对道光皇帝极重天伦的特点,特别禀报曾国藩家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皇帝听后果然非常高兴,下旨叫曾国藩次日进殿觐见。
   第二天,曾国藩进殿后,被带到一处往常未去过的房间等候宣召。可一直等到临下朝时,才有太监来通知,皇上有事,今日不见了,明日再来。曾国藩回到家中,觉得其中有异,连忙去座师穆府求教。穆彰阿沉思片刻,明白了皇上的用意,问曾国藩道:“是否留意了房中摆设,特别是墙上的字画”。尚未精通为官之道的曾国藩摇头说:只等皇上召见,哪还注意那些。穆彰阿失望道:“机缘可惜。”立刻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速去拿四百两银子交给某公公为谢礼,求他将宫中某处壁间悬挂字画上的文字抄录下来带回。”当天夜里,穆彰阿令曾国藩将所录文字熟记于心。曾国藩虽未懂其中奥妙,仍老老实实照办了。次日道光皇帝召见曾国藩时,问及那间房里的字画上所书的大清祖宗历朝圣训,曾国藩顿时恍然大悟。他既佩服穆彰阿的料事如神,更为其对自己的关照而感动万分,心想:要不是穆彰阿,自己对皇上的问话无言以对,说不准会怎么样呢!如今自然是口若悬河,对答如流。道光帝不由得大喜,特下诏谕穆彰阿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从此,曾国藩便“??然向用矣”
  
  曾国藩从一个尚算清正的小京官爬到侍郎高位,此后更成为大清朝“中兴”的顶梁柱,发掘他的穆彰阿功不可没。后人称穆彰阿“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这句评语还是很中肯的。
  
  道光二十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眼见英国政府组织的鸦片走私对中国危害越来越严重,上书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道忠心耿耿的奏章终于打动了一生以来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光皇帝, 举棋不定的皇上终于认识到严禁鸦片走私对大清朝统治基础稳定的紧急性和必要性,被迫接受林则徐的严禁主张,决定禁烟。
  但是鸦片走私贸易和大清朝各级官吏之间的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首辅穆彰阿,一直以来他包庇鸦片走私和主管官吏的层层受贿,向来阻挠禁烟;道光帝授予林则徐以禁烟钦差大臣的大权后,老穆对断了自己大部分财源又分了帝宠的林则徐深为痛恨嫉妒;他虽不敢公然反对禁烟,暗地里却伺机进行打击破坏。
  
  在英国侵略者挑起鸦片战争后,穆彰阿持消极态度,反对向英军进行自卫反抗;由于英军在林则徐邓廷桢坐镇的两广福建一带占不到便宜,便兴军北上,江浙两地经历了千年来从未有之新变局的天朝上国将官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每当内阁收到一次败仗警报,穆彰阿就“相顾曰:‘如何!’”意思是我本来就说不要开打嘛,现在不出本公所料吧,以诸葛之亮的气质自居。
  
  待英军兵临南京城下,直接威胁大清朝的经济生命线漕运的时候,穆彰阿窥测到道光帝“意移厌兵”,便以“开兵衅”的罪名加给林则徐,主张向英国侵略者求和,促使道光帝“罢林则徐,以琦善代之。”林则徐、邓廷桢被远戍伊犁,在台湾坚持抗英斗争的姚莹、达洪阿被革职押解进京,都与他从中陷害有关。战后,穆彰阿不仅劝说道光帝接受英国侵略者所提出的全部无耻要求,更进一步主持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当时的爱国士人曾赋诗道:“海外方求战,朝端竟议和,将军伊里布,宰相穆彰阿。”
  
  内阁中素有重名的大学士王鼎自始至终坚决反对穆彰阿的卖国行为,在抗议无效后愤慨的老先生身怀劾奏穆彰阿误国的遗疏在家里上吊自尽,冀以打动道光皇帝。可惜事发后拿到王鼎遗疏的军机章京陈孚恩是穆党的人,穆彰阿命令陈孚恩将原稿毁灭后伪造成不痛不痒的遗疏上奏;自己向道光皇帝报告王鼎是因为暴病而死;同时派门生张芾(即前文那位泾阳进士)带千金买通王鼎之子王沆,威胁他不得泄露实情。诸事搞定后,穆彰阿冷不丁在军机处当众问陈孚恩道:“王阁老病逝一事,却听说最近京中流传着其它说法,陈君一手经理此事,不知道对此有何看法?”陈孚恩不明白穆中堂的意思,一时间张口结舌,只得默不作声。在座诸王公大臣面面相觑之余也一起装聋作哑。陈孚恩回家后以为穆彰阿将要灭口,害怕得要自杀;不料等待他的却是升官布告,大喜之下急忙去穆府拜谢。穆彰阿对跪在地上的陈孚恩大笑道:“昨天我正是为你分谤罢了,你如果说没什么,那些闲言碎语不也就消停了嘛。”当时京师的读书人都知道王鼎死因,因为害怕大祸临头,竟然相互警告不要议论这件事。丝毫不知王阁老之死真相的道光皇帝感动于穆中堂的善解人意,仍然对其信任有加。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一意爱护穆彰阿的道光皇帝在奇耻大辱中翘了辫子后,主张和议的老穆顿时成为全中国人的众矢之的。刚刚继位的咸丰皇帝也厌恶他多年把持朝政,于己不利,为了收取人心,趁机宣布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
  
  然而穆彰阿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难以全部清除,他昔年的****曾国藩等人更是频频探望这位老师,提携照顾老师的后人。
  
  真是:你大清朝虽然中落,却奈我老穆家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781631.html

相关阅读: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层政斗下的女活佛与白花大蛇秽居案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爱情传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康熙天子为什么叫“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