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从建国后的考古发现来探讨夏文化的始末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上古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从建国后的考古发现来探讨夏文化的始末

杨育彬

一问题的提出

夏王朝是我国原始社会解体后最早出现的奴隶制国家,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脍炙人口的大禹王治水的故事,使妇孺皆知有一个夏王朝。过去,尽管有些疑古派否认夏王朝的存在,但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特别是从中考释出殷王名谥十余人,而与(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代帝王世系大致相同,从而证实了《殷本纪》的可靠性。推之,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夏本纪》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从考古学角度去探索和研究夏文化,是解放后提出的新课题之一,1950年发现的郑州二里岗遗址①,比安阳殷墟要早一百多年,这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寻找夏文化的信心。文献中关于夏人活动区域的记载,主要在豫西嵩山周围和伊、洛平原一带;此外,还分布在晋西南汾水下游和其他一些地方。根据这种线索,考古工作者从1956年开始,陆续在郑州、巩县、偃师、洛阳、渑池、三门峡、临汝、登封、禹县、密县等许多地方,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对探索夏文化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1977年11月,国家文物局在登封召开了一次“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②,围绕登封告成镇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来探讨夏文化。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夏文化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待夏文化的看法,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其一认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和二里头一、二、三、四期文化是夏文化;其二则认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和二里头一、二期文化是夏文化,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属于商代早期文化;其三也有人认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不是夏文化,而二里头一、二、三、四期文化才是夏文化。

由此看来,大家一致认为二里头一、二期文化属于夏文化,但对夏文化的起始与结束,却有不同看法。在这里,我们从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来探讨一下夏文化的始末。二河南龙山晚期文化是夏文化的开始

从发掘材料看,二里头一、二期文化对于延续五、六百年的夏代来说,并不是其最早的文化,要寻找夏代早期文化,还要以二里头一、二期文化为起点,再上溯其源。多年来在豫西这个夏人活动区域内的考古发现,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1970年洛阳博物馆在临汝煤山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有三层文化相叠压;第一期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三期与二里头二期文化相同。这就证明了二里头一期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发展而来的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1975年也在临汝煤山遗址发掘四百多平方米,它们分层更细一些,为洛阳博物馆的发掘又补充了一些论证证④。1975~1976年,在洛阳矬李发现了五期文化相叠压:第一期为仰韶文化,第二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第三期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与煤山一期相同),第四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五期为二里头二期文化e,这也证明了二里头一期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发展而来的。1979年3月,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在密县新砦也发现了河南龙山晚期文化灰坑被二里头一期文化灰坑打破的遗存,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因素,前后紧密衔接,承袭关系十分明显,又为二里头文化是从河南龙山晚期发展来的提供了新的佐证e。类似这种地层叠压关系在临汝的柏树圪垃o、登封告成镇的王城岗⑧等地也有发现。

除地层叠压关系外,从出土遗物上也可看出河南龙山晚期文化与二里头一、二期文化的渊源关系。河南龙山晚期文化与二里头一期文化的陶器组合,均有鼎、鬻、平底盆、深腹小平底罐、大口罐、高领罐、碗形澄滤器、圈足盘、豆、碗和蒜头形器盖等。另外有些陶器虽然不同,但也可看出其演变的轨迹。如:河南龙山晚期文化的直筒杯,发展为二里头一、二期文化的长筒形觚;三足单耳杯,发展为平底爵;底部布满小孔的罐形甑,发展为底部为5--6孔的盆形甑;四足盘发展为三足盘等。从陶质上看二者都是黑陶较多,灰陶较少;从纹饰上看也较相似,有篮纹、方格纹和细绳纹等。它们出土的卜骨也是相同的,都是只有灼痕,而无其他加工痕迹。由此可以看出,二里头一、二期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发展而来的。

近些年来,普遍使用了14C来测定年代,虽然有一定局限性和相当的误差,但还是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属于河南龙山晚期文化的煤山一期,经14c测定有两个数据:一是公元前1690±100年(树轮校正为公元前2005年),二是公元前1920±115年(树轮校正为公元前2290年),这就从绝对年代上证明煤山一期是属于夏代早期的。密县新砦遗址龙山文化最晚期的灰坑H6的木炭距今为公元前1925年,更包括在夏王朝之内。

在临汝煤山、登封王城岗和郑州牛砦等河南龙山晚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铜渣或铜器腹片或铜块,证明当时已进入青铜时代,比起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有了一个飞跃。这为改变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时候还出现了城,1977年登封王城岗古城址就是一例⑨。《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祟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太平御览》卷三十九《嵩山》条下也引韦昭注说:“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证明崇山就是嵩山。文献中曾把夏部族的首领鲧和禹称之为“崇伯鲧”和“祟禹”,<汉书·武帝纪》也记有“元封元年,登礼中岳,见夏后启母石。”东汉延光二年颖川太守朱宠等还修了“启母阙”。阙、石至今尚存。由此可知,夏部族与嵩山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外,<孟子·万章上》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赵歧注:“阳城在嵩山下。”《史记·夏本纪·集解》:“禹居阳城,今颖川阳城是也。”<水经注》颍水条记有:“颍水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在此,亦周公以土圭测日影处,县南对箕山。”上述记载中阳城的地望和今登封县东南约15公里的告成镇是相吻合的。告成镇在五代时称告成县,唐以前是阳城县。这里东有石淙河,西有五渡河,北靠嵩山,南临颖水,隔河与箕山相望。顺颖水东下经石羊关至禹县与豫东大平原相接,沿五渡河西北上过轩辕关与伊洛河谷相连。1977年在告成镇东北的一座东周城址里,发现有一些印有“阳城仓器”的战国陶器,证明这里就是东周时期的阳城遗址,这为寻找夏初的阳城提供了线索。

事有巧合,就在东周阳城遗址西边不远的王城岗,发现了一座东西并列的小城。城址的形制较小,以西城为例。西城墙长94.8米,南城墙长97.6米,北城墙残长30米,东城墙残长65米。城墙基槽保存较好,口宽4.4米以上,底宽2.5米左右,现存深度约2.3米。夯土从基槽底部分层向上夯筑。当夯土筑至和基槽口相平时,夯土则向两侧加宽。每层夯土厚10一15厘米,夯层面上有用河卵石砸的夯窝印。从地层叠压关系来看,王城岗城墙基槽夯土上面被河南龙山晚期(临汝煤山一期)文化层所叠压,城墙基槽夯土层内也包含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片,城墙基槽夯土层下面为河南龙山中期文化层,由此可知,王城岗城墙基槽夯土,应属于河南龙山晚期。据夯层中出土的木炭测定其年代距今4010+85年,相当于夏王朝初期。这是解放后我国首次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

在城址内清理出多处灰坑,不少坑中为坚硬的夯土,其中三个坑相互打破,而且坑内上部的夯土又是互相连接,有可能是城内夯土建筑的遗存。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灰坑的夯土层下还填埋有入骨架,少的1具,多的7具,这也许属于建筑夯土基址举行奠基时的牺牲。

登封王城岗城址,其年代在夏朝初年,其地望在“禹居阳城”、“禹都阳城”和“夏都阳城”的范围之内,城址虽小,基槽夯土的夯筑方法也很原始,但是这种现象正符合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由小到大,由原始趋向成熟的发展规律。因此,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尽管不一定是夏都阳城,但对探索夏王朝统治中心区域的文化,可算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1979年在淮阳东南4公里的平粮台,又发现了一座和登封王城岗城址同样古老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Q,。平粮台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四个城角呈弧形,尤以西南城角保存最为完整。城墙总长800米左右,城址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米多,顶宽约10米,底宽约17米。城墙建筑方法也比较原始,是采用小板筑堆筑法建成的。夯层明显,夯窝清晰。南城墙和北城墙的中段均发现有城门痕迹。南城门已经发掘出来,门道东、西两侧,有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通过城门的道路下面,铺设有上二下一的三排陶质排水管道,管道头上有榫口,可以进行套接,管道外壁拍印有篮纹、方格纹和绳纹装饰,也有些是素面的。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这样的城市排水系统,当是非常罕见的。

平粮台古城内发掘出3组各长15米、宽5米的建筑基址,是在夯土台基上用土坯砌墙,这开了我国高台建筑的先河。还发现有陶窑和窖穴等遗迹。

这里在古代属于东夷族的活动范围,据《史记·殷本纪》引《汤诰》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这里所说的是夏王朝的地望,而平粮台古城,正位于夏王朝所控制的东部边陲地区。古城的年代,亦在夏王朝早期的积年之内。因此,淮阳平粮台古城的发现与研究,对探索夏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的修建,是我们夏代祖先的伟大创造。《吕氏春秋·君守篇》就有“夏鲧作城”的记载,《世本》也记有“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又记有“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城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国家的产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新的稳固的城市周围以高峻的墙壁,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人文明时代了。””以上这些都可以证明,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已经进入了初期阶段社会,夏文化是由此开始的。这与夏王朝的形成和发展是大致相符的。

三二里头早期(一、二期)文化是夏文化的结束

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二里头一、二期文化与三、四期文化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二里头一、二期文化分布范围较小,灰层堆积较薄,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分布范围较广,灰层堆积很厚。二里头一、二期文化的陶器组合从器形上看,属于炊器的有盆形鼎、夹砂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和底部有5或6孔的盆形甑;属于食器和容器的有深腹盆、平底盆、深盘弧形矮足三足盘、小口高领罐、澄滤器、豆和大口缸;属于饮器的有细长筒形觚、平底爵、盂;其他还有蒜头形高柄器盖等。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的陶器组合从器形上看,一、二期的陶器大部分仍继续沿用,但其形制已有些变化,如盆形鼎、深腹盆、盆形甑、深腹罐等折沿更窄,折棱也不明显,有的已变为卷沿,甑的底部由5—6孔减为3—4孔,深盘弧形矮足三足盘变成舌形高足三足盘,数量减少,以至最后消失。觚由细高变粗矮,器盖柄也变短。此外更重要的是,新出现了一组陶器,其中有鬲、卑、卷沿圃底盆、大口尊、簋、小口直领瓮等,而且愈晚数量愈多。从陶质上看,二里头一、二期文化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较多、灰陶较少;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却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黑陶数量大大减少。从陶器纹饰上看,二里头一、二期文化以篮纹为主,还有方格纹、细绳纹和相当数量的附加堆纹;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以较粗的绳纹为主,篮纹、方格纹绝少,附加堆纹数量也没有前者多,有的陶器内壁开始出现麻点。二里头一、二期文化出土的卜骨只有灼痕;而二里头三、四期文化的,\骨已经是先钻后灼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二里头一、二期文化与三、四期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显示了两者之间发生过某种变革。结合一些文献来看,我们认为这种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8615.html

相关阅读:黄帝曾孙之女竟然嫁给一条狗?
黄帝的妻子是谁 黄帝有几个妻子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中国汗青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黄帝
吴刚是谁?吴刚为什么会在月宫伐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