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汗青揭秘: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清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康熙帝曾经说本身“凡事但求实际,不务虚名。”(《清圣祖实录》,卷二六八)这倒不是康熙的自诩之词,而是他在治国理政中时刻遵从的一项准则。他曾经先后八次拒绝群臣们为他上尊号的请求,就从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例证。这八次拒受尊号的时间别离是: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郑克?(shuǎng)归降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平定噶尔丹后;另外尚有五十、六十、七十寿辰(1702、1712、1722)之时共三次;登位五十、六十周年(1711、1721)时共两次。

历史

  在封建时代,给天子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仪式甚大”。(《康熙政要》,第242页)因为对付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职位都已经臻于顶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即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汗青职位的重要办法,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天子拒绝这类勾当,毕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有着什么样的政治思量?我们可以拿第一、二两次的景象作一点分解。
  
  康熙初,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对清朝中央政权阳奉阴违,形同分裂。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下定刻意撤藩,吴三桂及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起兵与清反抗,这就是汗青上所称的“三藩之乱”。三藩军力一度占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及江西、浙江、湖北、陕西、甘肃一部,对清政权的统治组成了极大的威胁。颠末整整八年的费力战争,终于在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两年今后,一直占据台湾奉明朝为正朔的郑克?在清军大兵压境的环境下归降清朝,实现了台湾的统一。这两件事无疑意义重大,正是以此为符号,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著名的“康乾盛世”。所以在这两次重大汗青事件之后,群臣们提出要给康熙帝上尊号,应该说也是适逢其会。我们来看一看其时的详细景象。
  
  平定“三藩之乱”后最早提出要给天子上尊号的是监察御史何嘉佑,他的来由是:“本日下荡平,皆赖皇上一人好事所致”,所以“应加皇上尊号,以彰好事”。(《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787页。以下凡引此书者只注页码)从此,有的人也许出于真诚爱慕,有的人也许出于对权力崇敬,有的人也许出于捧场巴结,有的人也许出于从众心理,总之,大臣们从亲王、内阁大学士、九卿到詹事、科道等官员,每每身份和职位具备向天子进言资格的,无不争先恐后,纷纷上奏,掀起了一场请上尊号的高潮。
  
  有些人反复着何嘉佑提出的来由,强调“三藩之乱”的平定是皇上一人之功。康熙帝明晰否认了这种说法,说:“所奏称天下荡平,皆朕一人好事所致”,“这所奏无益”。(第787页)他多次同大臣们回首了平三藩的决定景象,暗示这一场斗争经验了巨大的进程,如“事有错误,朕亦自任,断不归罪于人”。此刻取得了胜利,乃是“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将士用力,“疲于征调”;黎民困苦,“敝于转运”,连官员也减少俸禄,以供军需。这是上下一心,配及格斗的功效,“若遂侈然觉得好事,崇上尊称,滥邀恩赉(lài,犒赏),实可耻也”。(第792页)   历史
  别的一些官员则强调,“今三藩殄(tiǎn,灭尽)灭,后患尽除”;“海宇宁谧”,“天下?(yì,安宁)安”。有的甚至用了“当此盛世”这样的字眼(第786页)。既然天下已经太平,天子“好事巍巍,自古圣君所不逮,理宜恭上尊号”。(第800页)对付这样一些议论,康熙帝却凭据别的一种思路,讲了别的一番原理。他跟太皇太后说:“自寇乱用兵以来,将士?(同疲)劳,民生困苦,疮痍未复,喘气未苏。虽干戈乍戢,疆宇初平,国度纪纲正宜整顿,处所元气正宜造就,臣何敢宴然自处,觉得太平无事,受纳尊称。”(第798页)他跟大臣们说:“顷虽贼乱削平,处所底定,而民困未苏,疮痍未起。君臣之间,正宜各加修省,息兵养民,布宣修养,务以耿介为本,用致太平。”(第792页)“独念数年之中,水旱频仍,灾异叠现。师旅疲于征调,被创者未起;闾阎(民间)敝于转运,困苦者未?(同苏)。因军兴不给,减少官员俸禄及各项赋税,并增加各项银两,仍未复旧。每一轸(zhěn,悲哀)念,甚歉于怀。若巨细臣工人人耿介,俾(bǐ,使)生民得所,风尚淳厚,修养振兴,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虽不上朕尊号,令名实多,如一切政治不能修举,则上尊号何益?朕断不受此虚名也!”(第792、793页)
  
  当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奏请时,康熙帝斩钉截铁地说:“朕意已定,决不允受。如受之,则媒介为虚矣。”(第800页)“其上朕尊号之事,断不行行,此乃朕实意,非点缀之词也。自今以往,巨细臣工各宜洗心涤虑,砥节励行,休养苍黎,培复元气。尔等可向九卿各官悉谕朕意,不必再行陈请。”(第793页)
  
  两年后,群臣因台湾统一,“神功圣德,逾越千古,非加上尊号,无以慰臣民仰戴之愿”,再一次请上尊号。康熙帝同上次一样,果断拒绝。他说:“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罢了,何用矜张点缀?”“朕进展以平易之道,图久安长治,不肯烦扰多事,可将朕意传谕九卿、詹事、科道知之。”(《康熙政要》第242页)
  
  一些评论者往往把康熙天子拒受尊号的行为,归之于他的礼让。譬喻《康熙政要》的执笔者在谈及此事时就说:“群臣请上尊号,至于再四,而谦让弥坚,至德益广。”(第803页)《康熙政要》也把这些事迹纳入《论谦让》这一卷的内容之中。这虽然并非没有一点原理。但把全部问题归结为小我私家的德性涵养,好像还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其实,我们假如当真读一读具体记录天子言行的《康熙起居注》这部书,可以发明,康熙帝对付大臣们一些“颂圣”的话,有时显着是言过其实,也经常会欣然接管。所以,他的拒受尊号,更为重要的照旧反应了他作为封建统治者所具有的可贵的宽广政治胸怀,反应了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凡事但求实际,不务虚名”的政治气势气魄。假如把问题提高了来看,可不行以说,正是这种政治胸怀和政治气势气魄,使他在汗青舞台上饰演了“康乾盛世”开辟者的脚色。假如他一味追求虚名,受到损害的将恰恰是他的政治实绩,他在汗青上的职位也许会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李文海,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传授)

  康熙帝曾经说本身“凡事但求实际,不务虚名。”(《清圣祖实录》,卷二六八)这倒不是康熙的自诩之词,而是他在治国理政中时刻遵从的一项准则。他曾经先后八次拒绝群臣们为他上尊号的请求,就从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例证。这八次拒受尊号的时间别离是: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郑克?(shuǎng)归降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平定噶尔丹后;另外尚有五十、六十、七十寿辰(1702、1712、1722)之时共三次;登位五十、六十周年(1711、1721)时共两次。

历史

  在封建时代,给天子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仪式甚大”。(《康熙政要》,第242页)因为对付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职位都已经臻于顶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即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汗青职位的重要办法,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天子拒绝这类勾当,毕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有着什么样的政治思量?我们可以拿第一、二两次的景象作一点分解。
  
  康熙初,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对清朝中央政权阳奉阴违,形同分裂。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下定刻意撤藩,吴三桂及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起兵与清反抗,这就是汗青上所称的“三藩之乱”。三藩军力一度占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及江西、浙江、湖北、陕西、甘肃一部,对清政权的统治组成了极大的威胁。颠末整整八年的费力战争,终于在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两年今后,一直占据台湾奉明朝为正朔的郑克?在清军大兵压境的环境下归降清朝,实现了台湾的统一。这两件事无疑意义重大,正是以此为符号,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著名的“康乾盛世”。所以在这两次重大汗青事件之后,群臣们提出要给康熙帝上尊号,应该说也是适逢其会。我们来看一看其时的详细景象。

历史


  
  平定“三藩之乱”后最早提出要给天子上尊号的是监察御史何嘉佑,他的来由是:“本日下荡平,皆赖皇上一人好事所致”,所以“应加皇上尊号,以彰好事”。(《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787页。以下凡引此书者只注页码)从此,有的人也许出于真诚爱慕,有的人也许出于对权力崇敬,有的人也许出于捧场巴结,有的人也许出于从众心理,总之,大臣们从亲王、内阁大学士、九卿到詹事、科道等官员,每每身份和职位具备向天子进言资格的,无不争先恐后,纷纷上奏,掀起了一场请上尊号的高潮。
  
  有些人反复着何嘉佑提出的来由,强调“三藩之乱”的平定是皇上一人之功。康熙帝明晰否认了这种说法,说:“所奏称天下荡平,皆朕一人好事所致”,“这所奏无益”。(第787页)他多次同大臣们回首了平三藩的决定景象,暗示这一场斗争经验了巨大的进程,如“事有错误,朕亦自任,断不归罪于人”。此刻取得了胜利,乃是“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将士用力,“疲于征调”;黎民困苦,“敝于转运”,连官员也减少俸禄,以供军需。这是上下一心,配及格斗的功效,“若遂侈然觉得好事,崇上尊称,滥邀恩赉(lài,犒赏),实可耻也”。(第79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72962.html

相关阅读:康熙天子为什么叫“玄烨”?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清末高层政斗下的女活佛与白花大蛇秽居案
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爱情传奇:清朝皇帝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