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力培训
快速阅读培训
速读训练软件
手机版
提高记忆力
记忆法
最强大脑
快速阅读
阅读答案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增强记忆力
记忆术
记忆大师
全脑速读
电子课本
伤感文学
名人名言
诗词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左右脑开发
注意力
记忆实例
速读教程
单词记忆
智慧人生
故事大全
幼儿教案
小学
词语
组词
造句
教案
试题
记忆力训练
记忆方法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早期教育
潜能开发
作文大全
记忆资讯
右脑记忆方法
右脑开发训练
照相记忆
影像阅读
思维模式
吸引力
潜意识
催眠术
九型人格
教练技术
古诗词名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精品推荐:
逍遥右脑
>
历史网
>
历史朝代
>
春秋战国
>
甘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甘德 战国时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著名天文学家,他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他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他和石申夫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次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位置,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三国时陈卓总结甘德、石申夫和巫咸三家星,得到我国古代经典的283星官1464星的星官系统,其中取用甘氏星官者146座(包括28宿在内),可见甘德对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的工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迹象表明,甘德还曾对若干恒星的位置进行过定量的测量,可惜其结果大多湮没不存。甘德对行星运动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定量的研究。他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他指出“去而复还为勾”,“再勾为巳”,把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到顺行的视运动轨迹十分形象地描述为“巳”字形。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接连两次晨见东方的时间间距)的概念,并且测得木星、金星和水星会合周期值分别为:400日(应为398.9日)、587.25日(应为583.9日)和136日(应为115.9日)。他还给出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见、伏的日数,更给出金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而且指出在不同的会合周期中金星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可能在一定幅度内变化的现象。虽然甘德的这些定量描述还比较粗疏,但它们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法奠定了基石。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等语,有人认为甘德在伽利略之前近两千年就已经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最亮的卫星??木卫二。若虑及甘德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是当时认真观测木星和研究木星的名家,且木卫二在一定的条件下确有可能凭肉眼观测到,则这一推测大约是可信的。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他的天文学贡献同其占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00511.html
相关阅读: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鲁国的传奇寡妇
臧文仲
上一篇: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下一篇:
春秋史上秦为什么要灭齐?秦国灭齐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春秋时期概述
揭秘:战国史上的三家分晋为何变成了七雄逐鹿?
春秋历史上孔子的好友在两次政变中都做了些什么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秋战国人物传6
董狐
宋人所评中国古代百大名将:战国篇之齐国
战国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人死政未废
盘点春秋战国八大刺客
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
推荐阅读
战国历史上魏安?王为何讨厌自己的兄弟信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当时比较杰出的人才,有的甚至是国君的亲……
日本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德川
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触龙与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认为机会来了,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
秦开
秦开,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战国时,北方东胡族在辽河上游迅速崛起,造成对燕国北镜的极大……
张仪:舌头是用来建功立业的
如果说战国末期在诸侯七国中谁领风骚,毫无疑问是做了六国宰相,为合纵大业鞠躬尽瘁的苏秦……
相关阅读
秦收复河西之战
秦攻?之战
被大鼎压死的秦武王 大秦帝国秦武王赢荡
晋国简史
春秋战国轶事:郑灵公之死竟只是因为一碗
穰侯
春秋时期的名人晏婴的武器
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排名 战国四大名将谁最
蔺相如、廉颇、李牧--春秋战国人物传12
史上规模最大的代笔:三千门客写《吕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