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树元
我省语文试卷坚持“整体保持稳定,局部适当调整,重在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点,弘扬传统文化,联系现实生活”的指导思想。试卷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既具有良好的甄别选拔功能,又对我省的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今年的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注重考查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选材上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考查考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识字与写字能力的考查,试题所选用的语境是“天气预报播送完了”“欢度新春佳节”“这对双胞胎姊妹模样相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尤其是“天气预报播送完了”这句话,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欢度新春佳节”这句话,每年都会看到,可谓太熟悉不过了。这些语境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所考查的“播送”“欢度”“模样”“给予”这四个词语,也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道题不偏不怪,但要完全答对也并非易事,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今年是农历丙申年,按照生肖来说就是猴年。试卷第4题选取了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两幅精美的猴票票样,考查考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欣赏能力。猴年欣赏猴票,选材贴近生活,考生是喜闻乐见的。
议论文阅读《读网,更要读书》选自4月7日《人民日报》。本文篇幅短小、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够引起考生对阅读问题的思考。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今年的语文试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二、课标推荐名著考查得到持续关注
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阅读名著可以提升阅读品位,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高尚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且推荐了《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经典名著作为阅读书目。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我省从2012年起持续关注名著阅读的考查,今年的中考试卷名著阅读再次受到青睐,其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第一章中节选了相对完整的一个片断,设计的四个题目,既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深度阅读能力,又考查了对整部书的阅读情况。这种考查方式紧扣原著文本,考查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可以有效规避“浅阅读”“伪阅读”的倾向。选文中还插入了该书的封面图片,既有提示阅读内容的作用,也有倡导阅读“整本书”的意图,还可以使试卷更加灵动活泼。把名著阅读与记叙文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考查,这种方式无疑是今年这份试卷的一大亮点。
三、文言文阅读课外与课内相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些要求,从去年开始,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从课内完全拓展到课外,这是我省中考试卷的历史性突破。今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仍然选自课外,此文选自南宋费衮撰写的《梁溪漫志》。所选的这篇文章文字不甚艰深,故事性也比较强,背景知识也不复杂,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一般考生是能够大致读懂的。再附上一些注释性的文字,考生读懂文本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就是要把课外与课内相沟通,只要课内文言文学得扎实,解答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的。如第7题所考查的“闻”“怆然”“即”“竟”四个词语,考生在课内都学习过。只要能熟练迁移,就能正确解释其含义。这就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具体体现。再如第11题,要求考生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相关情境。这道题就把课内外有关内容关联起来了。这道题既考查了联想能力,又考查了背诵能力,同时还考查了概括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也是一道亮点试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是建立在学好课内文言文基础之上的,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考查课外文言文阅读,并非把指挥棒指向课外文言文学习,相反,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上。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试卷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因素
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年的语文试卷中多处体现传统文化的因素。
第1题考查对古代诗文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选取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商隐的《无题》、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为命题材料,与去年相比,增加了一道小题,分值也相应增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生肖文化也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至今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4题中的两枚猴票:一枚寓意为“捧桃献瑞”,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另一枚寓意为“合家欢乐”,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古代经典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今年的古诗阅读选取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名篇《蒹葭》。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著追寻的精神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心情,凄婉动人。设计的两道试题,由易到难,重点考查理解、分析和初步鉴赏的能力。
说明文阅读选取的是《姓氏的产生与发展》,这是一篇社科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姓氏的产生与最初的区别,夏、商、周三代姓氏功能的新变化,以及大约秦汉时代姓氏混合为一的情况。阅读此文,可以获得有关姓氏文化的知识。
无论是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欢度春节的情境设置,生肖邮票的赏析,还是古代诗歌的鉴赏,说明文阅读对姓氏文化的介绍,等等,无不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考生答题的过程也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上述这些内容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培养考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作文试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
今年的作文试题采用了传统的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生人人有话可说,没有审题障碍,便于考生迅速入题作文。
今年的作文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便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有创意地进行表达,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试题提供的话题是从反向立意的,与去年我省中考作文的命题思路是一致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宿构套写甚至抄袭现象的发生。
今年的作文试题,没有文体的限制,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写成书信体的文章,这就为擅长不同文体的考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考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更加科学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是一份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是否周全,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到试卷的信度。今年的参考答案充分考虑到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试题的参考答案都是从文本中得出的,或筛选文本中的原句,或用选文中的关键词语加以连缀,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文本,就能从中做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答案五花八门,阅卷者感到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些试题提供了几种答案示例供阅卷者参考,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不仅如此,比较长的答案还用分号划出了层次,便于阅卷者把握。此外,评分标准也作了一些修订,使之更加科学,增加了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今年的河北语文试卷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创新。清晰的命题思路,简约的试卷结构,图文并茂的版面设计,规范科学的题干表述,精彩纷呈的亮点试题,明确的教学导向,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今年的语文试卷可圈可点,是一份质量上乘的试卷。
作者:陈树元
我省语文试卷坚持“整体保持稳定,局部适当调整,重在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点,弘扬传统文化,联系现实生活”的指导思想。试卷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既具有良好的甄别选拔功能,又对我省的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今年的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注重考查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选材上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考查考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识字与写字能力的考查,试题所选用的语境是“天气预报播送完了”“欢度新春佳节”“这对双胞胎姊妹模样相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尤其是“天气预报播送完了”这句话,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欢度新春佳节”这句话,每年都会看到,可谓太熟悉不过了。这些语境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所考查的“播送”“欢度”“模样”“给予”这四个词语,也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道题不偏不怪,但要完全答对也并非易事,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今年是农历丙申年,按照生肖来说就是猴年。试卷第4题选取了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两幅精美的猴票票样,考查考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欣赏能力。猴年欣赏猴票,选材贴近生活,考生是喜闻乐见的。
议论文阅读《读网,更要读书》选自4月7日《人民日报》。本文篇幅短小、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够引起考生对阅读问题的思考。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今年的语文试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二、课标推荐名著考查得到持续关注
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阅读名著可以提升阅读品位,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高尚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且推荐了《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经典名著作为阅读书目。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我省从2012年起持续关注名著阅读的考查,今年的中考试卷名著阅读再次受到青睐,其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第一章中节选了相对完整的一个片断,设计的四个题目,既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深度阅读能力,又考查了对整部书的阅读情况。这种考查方式紧扣原著文本,考查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可以有效规避“浅阅读”“伪阅读”的倾向。选文中还插入了该书的封面图片,既有提示阅读内容的作用,也有倡导阅读“整本书”的意图,还可以使试卷更加灵动活泼。把名著阅读与记叙文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考查,这种方式无疑是今年这份试卷的一大亮点。
三、文言文阅读课外与课内相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些要求,从去年开始,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从课内完全拓展到课外,这是我省中考试卷的历史性突破。今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仍然选自课外,此文选自南宋费衮撰写的《梁溪漫志》。所选的这篇文章文字不甚艰深,故事性也比较强,背景知识也不复杂,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一般考生是能够大致读懂的。再附上一些注释性的文字,考生读懂文本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52598.html
相关阅读: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