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应试教育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我们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现实存在。在我们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依然存在一些学习数学时的心理障碍。所谓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是指在我们高中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制约和阻碍的心理状态,让我们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能持久有效地学习,不能有效地训练我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我们学生自学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其实是我们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由于对问题产生困惑,出现误解或理解失误等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归结起来,我认为我们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数学学习中存在依赖心理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榜样作用等因素,导致我们学生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学习中希望教师细无巨细地进行讲解,最好是什么都讲透,什么都讲到,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认真钻研,主动创新的精神。一是总是希望教师能够把已经学的,将要学习的系统地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然后分门别类地教给我们,讲述中教给我们重难点,减少自己归纳总结。二是总是希望教师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能够尽可能多地,尽可能详细地进行示范性的解题,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有些地方还比较有市场,数学教师以麻烦为由,课前不安排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上课时也不要求我们学生开展阅读,课程讲解中也没有太多时间留给我们学生思考,课堂任务完成后也没有适时布置合适我们学生复习巩固的习题。而是争分夺秒,珍惜课堂45分钟的每一刻每一秒,一块黑板用到底,一道例题讲到头,无数习题不停做。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调动我们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会让学生的钻研精神受到严重压抑,就会逐渐失去创造才能。
二、数学学习中存在急躁心理
由于年龄、性格等因素,我们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急于求成的思想,一看到题目就立马想完成,思考不多,盲目下笔,非常容易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第一,由于存在急躁心理,学生往往不能认真仔细读题,审题不细致,对于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都不是十分清楚,甚至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都弄得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第二,没有根据题目提出的条件,对比曾经解答过的题目,过于依赖于猜测题目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从而导致解答题目时出现盲目性;第三,容易被题目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迷惑,不能深入表象看本质,不能多层次看待比较抽象性的问题,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第四,由于急躁,考虑时间不多,习惯于片面地看待问题,对解答问题的整体思考不足,对解答问题后的思考欠深入,没有“这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是否正确,是不是最好,有没有什么独到之处,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的数学学习意识。
三、数学学习中存在定势心理
所谓定势心理,就是指人们受日常生活中现象、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存在定向性的思维。我们学生的学习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容易受到教师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的影响,从而形成固化性的思维,解答问题过于程序化、意向化和规律化,解答问题总受思维定势影响,喜欢照搬以往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这种解题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按照既定方法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能够高效率、快速地、顺利地解答问题,得出最终答案,但是,不可否认地,这种解答题目的思维方式会有许多的负面影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会让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发展,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我们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心理是多方面的,对于学习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让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我们学生心理及产生的原因,针对我们学生个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打开我们学生心结,让我们学生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的数学学习中。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320班 石宜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发展导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30613.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